?
生產性服務業是服務業體系中對國民經濟最重要的部分,它直接推動經濟增長效率、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同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于支撐制造業創新、升級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達州全面實施“三大總體戰略工程”目標的重要支撐,對于擴大全市經濟總量,發揮資源優勢,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改善民生民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達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達州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點,服務業規模不斷壯大,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對服務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支撐和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1、總量不斷提升,貢獻程度持續提高。近幾年來,達州經濟規??傮w呈現平穩擴大趨勢。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9.2億元,其中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14.62億元;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5.41億元,其中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17.06億元。達州經濟和服務業的較快發展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67.66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08.39億元。2013年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5.2%,比2010年提高8.8個百分點;對第三產業貢獻率為61%,比2010年提高33個百分點,拉動服務業增長6.3個百分點。
2、增速不斷加快。2011—2013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0.2%、12.5%和19.8%,三年平均增速14.1%,比GDP和服務業平均增速分別快1.1和3.7個百分點。特別是2013年達州GDP增速放緩至10.2%,生產性服務業增速卻逆勢提速、脫穎而出,比GDP和服務業增速分別快9.6和9.4個百分點。這說明達州生產性服務業如魚得水,逆勢增長發力上行。
3、占比先降后升。總體來看,2010年到2013年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先降后升,在2012年,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初步止滑回升,從2011年的31.3%回升到2012年的31.8%,到2013年達到34.2%。
4、結構不斷優化。2010-2013年,生產性服務業的各個行業均實現較快發展,其中金融業尤其搶眼。2013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5.55億元,三年年均增長33.4%,比GDP年均增速高20.4個百分點,占第三產業比重為11.2%,占生產性服務業的比重也從2010年的20.8%提升到2013年的32.8%。
5、投資快速增長。達州生產性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遙遙領先其他行業,從2010年的90.49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87.2億元,三年平均增長27.4%。其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投資增速更是令人咋舌,年均增長199.3%。
二、生產性服務業與其它行業關聯測度和經濟效應
(一)生產性服務業與其它行業關聯測度
生產性服務業拉動經濟發展,應該依靠與之關聯度高的優勢產業。根據測度產業優勢的區位商以及灰色關聯度,測定在達州經濟發展中具備優勢的行業,并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高度相關,這些產業會聯合對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形成強大支撐。
第一、具有區位優勢的行業。區位商值大于1,具有區位優勢。根據區位商方法測算各行業增加值的區位商,達州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行業依次為:住宿和餐飲業(區位商值1.19)、工業 (區位商值1.08)。
另外,具有區位優勢發展潛能的行業有:房地產業(區位商值0.9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區位商值0.81)。
第二、具有高關聯的行業。關聯度接近1,關聯程度高。利用灰色關聯分析,計算各行業增加值的關聯度,得到與生產性服務業高關聯的行業分別為:批發和零售業(關聯度0.887)、建筑業(關聯度0.87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關聯度0.86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關聯度0.865)、住宿和餐飲業(關聯度0.86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關聯度0.861)。
綜上得到達州對經濟影響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的行業和與生產性服務業高度相關的優勢行業為:工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
(二)達州生產性服務業的經濟效應
達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應以工業拉動為主,做強工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建筑業為補充,帶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以生活消費帶動生產服務,改造提升商貿流通業、住宿餐飲業,形成相互拉動、互為助力的發展鏈條,打造行業聯合帶動經濟效應,增強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帶動力。
本文利用2000年以來達州市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統計資料,采用計量經濟回歸分析方法,建立了達州市生產性服務業與優勢產業及國民經濟發展的關系模型。結果顯示,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工業是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潛在能力,建筑業是協同帶動力,批發和零售業是助力,住宿和餐飲是紐帶作用力,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帶動效應呈現較強支撐格局。同時,這五個產業之間高度相關,相關系數均在0.92以上,各產業相互交織、相互依存,形成對經濟的有力支撐。
1.生產性服務業帶動效應強,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模型一:ygdp=-1445466+13.4?xsc+ε(r2=0.969)
測算結果表明,達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每增加1億元,通過產業關聯乘數放大效應可以帶動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4億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具有較強的帶動效果,應強力推進。
2. 工業產業優勢顯著,具有支撐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潛力
模型二:ysc=239730.6+0.13?xgy+ε(r2=0.931)
工業占國民經濟的份額已近50%,同全省相比,區位商為1.08,具有比較優勢,并與生產性服務業高度相關,對促進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較快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工業平均實現1億元增加值可使生產性服務業實現0.13億元增加值,工業對達州經濟發展有較強支撐,繼續做大做強工業仍是我市工業化進程中的必然選擇,因此,以工業拉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是有效途徑。
3.建筑業關聯度較高,具有支撐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協同帶動力
模型三:ysc=91728+1.28?xjz+ε(r2=0.978)
結果表明,建筑業增加值每增加1億元可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28億元,帶動作用較為明顯。建筑業以占國民經濟7%的份額,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是支撐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有益補充。
4.批發和零售業支撐效應較大,助力生產性服務業經濟效應的發揮
模型四:ysc=-88101+1.99?xpl+ε(r2=0.981)
可以看出,批發和零售業與生產性服務業關聯度較高,當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每增加1億元時,可使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加1.99億元。同時應看到,批發和零售業的區位商為0.79,小于1,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經濟效應最大程度地發揮,因此,批發和零售業應進一步擴大,與其他行業共同推進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5.住宿和餐飲業帶動作用較大,具備生活服務帶動生產服務發展的紐帶作用力
模型五:ysc=196597+2.1?xzc+ε(r2=0.925)
模型顯示,住宿和餐飲業對生產性服務業支撐效應較強,每增加1億元增加值可使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加2.1億元??梢钥吹剑m然住宿和餐飲業的區位商大于1,與生產性服務業關聯度高,但占國民經濟比重僅為3%,要充分發揮生活服務帶動生產服務業的紐帶作用,尚需加快發展。
計量經濟模型結果綜合顯示,如果達州生產性服務業保持2013年的近20%的增長速度,那么到2017年生產性服務業能實現增加值約200億元,屆時生產性服務業將帶動工業實現增加值約900億元,服務業實現增加值約55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將逾1900億元。
三、加快達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建議
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可接續第二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任,擔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當前,達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雖已具備一定基礎,形成了一定規模,但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還有很大差距。達州仍處在工業化進程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無疑是促進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最關鍵的切入點。如果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過低,全市經濟社會難以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全省各市州經濟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今天,誰能夠搶抓到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機遇,誰的經濟發展就會走到前面。因此,達州應進一步統一和提高對生產性服務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思想認識,高度關注和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將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上升到戰略高度,進一步加快發展為制造業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增強達州制造業的競爭力,推動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第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消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由于體制和政策的原因,生產性服務業的大多數領域,如銀行、保險、通訊等行業,市場準入門檻較高,管制多、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突出。對此,一要深化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推進服務業企、事業單位改革,深化壟斷性行業改革,推進服務業社會化改革,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二要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準入制度,引入競爭機制,鼓勵民營經濟進入生產性服務領域,健全服務業標準體系,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第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體系。一要貫徹落實市政府辦發出的《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把生產性服務業作為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能夠有效推動制造業發展、能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優質產業來抓。二要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重點企業和項目,在用地、用水、用電、稅收等方面享受優惠支持,特別是對具備一定規模的技術研發服務、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要給予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三是拓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投融資渠道,幫助解決中小生產性服務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支持符合條件的生產性服務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等。
第三,加強產業間的關聯,構建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發展機制。支持生產性服務企業以制造業需求為導向,針對企業的共性需求,提供社會化、專業化的公共服務。鼓勵引導工業企業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經營模式,整合和重組服務流程,重點抓核心競爭力,推動工業上下游服務環節外包,提高生產性服務的市場化程度。大力實施服務型制造戰略,提高核心科技的自主研發水平,支持企業向中間產品、關鍵零部件產品的生產及銷售等中端環節延伸,并適時向產業鏈條的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延展,推動價值鏈逐步從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從以生產為中心向以關鍵核心服務環節為中心轉變。
第四,突出發展重點,推動達州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