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類別 | 事項名稱 | 公開內容 | 公開依據 | 公開主體 | 公開時限 | 公開渠道 | 公開形式 | 公開對象 | 咨詢及監督電話 |
機構 信息 | 機構概況 | 機構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辦公電話、傳真、郵政編碼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三定方案 | 人事科教科、辦公室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全文發布 □脫密(脫敏)公開 □政策解讀 □現場宣講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機構職能 | 依據三定方案確定的本部門法定職能 | ||||||||
領導分工 | 領導姓名、職務、主管或分管工作、主要活動和重要講話等 | ||||||||
內設機構 | 機關內設機構名稱、職能 | ||||||||
下屬事業單位概況 | 下屬事業單位名稱、職能 | ||||||||
政策 文件 | 法律、法規 | 國家、省、市有關土地、礦產、城鄉規劃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法規(信訪)科、相關科室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其他政策文件 |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制定或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制定的政策性文件 |
|
| ||||||
政務 動態 | 通知公告、工作動態、機關黨建、專題等 |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知公告、工作動態、機關黨建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各科室、直屬單位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依申請公開和公開年報 |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范圍、時限等;依申請公開受理機構、申請方式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辦公室、相關科室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
政府信息公開報告 | 局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次年1月31日前 | |||||||
依申請公開 |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服務指南;在線受理申請表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
訪談直播及視頻展示 | 訪談直播、重要活動 | 主題、時間、詳細內容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辦公室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
重點領域信息 | 重大建設項目 | 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各科室、直屬單位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民生工程 | 地災治理和避讓搬遷工程等執行情況 | 地災防治科、地環站 | |||||||
脫貧攻堅 | 脫貧攻堅項目批準實施情況和工作推進情況 | 耕保生態修復科、黨建辦 | |||||||
行政 許可 | (共24項)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核發;探礦權新立、變更、延續、保留和注銷登記;采礦權新立、延續、變更登記發證與注銷登記;采礦權轉讓審批;開采礦產資源劃定礦區范圍批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審查;政府投資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竣工驗收;建設用地改變用途審核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及附著物所有權轉讓出租審核;鄉(鎮)村企業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審批;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審批;臨時用地審批;土地復墾驗收確認;土地開墾區內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從事生產審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劃撥批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后土地使用權分割轉讓批準;礦山閉坑地質報告審批;建設占用耕地補充審核;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協議出讓審核;建設用地(含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核發;地圖審核;利用國家秘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審批;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核心保護范圍內拆除歷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歷史建筑實施原址保護或者其外部修繕裝飾、添加設施以及改變歷史建筑的結構或者使用性質審批; | 事項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辦理流程、辦理地點、受理時間、辦理結果、聯系電話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用途管制科、地災防治科、礦管科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處罰 | (共102項)對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處罰;對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當事人拒不交出土地、臨時使用土地期滿拒不歸還土地的,或者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國有土地的行政處罰;對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處罰;對違反規定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的處罰;對違反規定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處罰;對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的處罰;對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臨時占用耕地,逾期不恢復種植條件的處罰;對違反規定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的處罰;對違反規定使用虛假文件騙取土地登記或者涂改、偽造土地登記憑證的處罰;對未取得勘查許可證擅自進行勘查工作、超越批準的勘查區塊范圍進行勘查工作的處罰;對未經批準擅自進行滾動勘探開發、邊探邊采或者試采的處罰;對擅自印制或者偽造、冒用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處罰;對違反規定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已經領取勘查許可證的勘查項目滿6個月未開始施工或者施工后無故停止勘查工作滿6個月的處罰;對探礦權人不按規定備案、報告有關情況、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處罰;對違反規定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處罰;對違反規定不辦理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變更、延續或注銷登記手續的處罰;對違反規定不按期繳納《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規定費用的處罰;對違反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的處罰;對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處罰;對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礦產資源的處罰;對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的處罰;對采礦權人在規定期限內未足額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處罰(暫停);對破壞或者擅自移動礦區范圍界樁或者地面標志的處罰;對礦山企業未達到經依法審查確定的開采回采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礦山水循環利用率和土地復墾等指標的處罰;對違反規定侵占、損毀地質環境保護工程設施、設備的處罰;對違反規定未進行地質環境影響評價的處罰;對應當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而未編制的,或者擴大開采規模、變更礦區范圍或者開采方式,未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并經原審批機關批準的處罰;對未按照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治理的,或者在礦山被批準關閉、閉坑前未完成治理恢復的處罰;對未按期計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處罰;對探礦權人未采取治理恢復措施的處罰;對擾亂、阻礙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侵占、損壞、損毀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設施或者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設施的處罰;對采礦權人采取偽報礦種,隱匿產量、銷售數量,或者偽報銷售價格、實際開采回采率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處罰(暫停);對采礦權人在繳納補償費時未按規定報送有關資料的處罰(暫停); | 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設立依據、責任主體、責任事項、追責情形、追責程序、監督電話以及本行政機關認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行政處罰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執法監察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處罰 | 對拒絕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行使檢查權,或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拒報或謊報地質環境勘查、監測和評價資料的,未按時提交或拒不提交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年度報告的處罰;對未按照規定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建設工程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配套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處罰;對違反規定對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不予治理的處罰;對違反規定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爆破、削坡、進行工程建設以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活動的處罰;對違反規定在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弄虛作假或者故意隱瞞地質災害真實情況,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以及監理活動中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的處罰;對違反規定侵占、損毀、損壞地質災害監測設施或者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施的處罰;對未依照規定的期限匯交地質資料的處罰;對偽造地質資料或者在地質資料匯交中弄虛作假的處罰;對采礦權人不依照規定提交年度報告、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處罰;對違反規定轉讓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使用權)的處罰;對不按規定測繪礦山(井)采礦工程平面圖或井上井下采礦工程對照圖的處罰;對違反規定無資質證書或者超越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承攬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及監理業務的處罰;對違反規定以其他單位的名義或者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攬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業務的處罰;對違反規定未經古生物化石專家評審擅自采掘古生物化石,未將采掘報告提交備案,未提交采掘的古生物化石清單或者提交虛假清單,將采掘的古生物化石用于經營活動,故意損毀、破壞重點保護的古生物化石、產地以及采掘現場的處罰;對未經批準發掘古生物化石、未按照批準的發掘方案發掘古生物化石的處罰;對單位或者個人在生產、建設活動中發現古生物化石不報告的處罰;對單位或者個人違反規定,收藏違法獲得或者不能證明合法來源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處罰;對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不符合收藏條件收藏古生物化石的處罰;對國有收藏單位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違法轉讓、交換、贈與給非國有收藏單位或者個人的處罰;對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之間未經批準轉讓、交換、贈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處罰;對單位或者個人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轉讓、交換、贈與、質押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處罰;對不及時辦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資質證書變更、注銷手續的處罰;對地質災害評估、治理、監理資質單位不按規定進行備案的處罰;對農村村民因遷建住宅等原因,對原有宅基地逾期不復墾,或者拒不交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排使用的處罰;對在臨時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的處罰; | 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設立依據、責任主體、責任事項、追責情形、追責程序、監督電話以及本行政機關認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行政處罰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執法監察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處罰 | 對違反規定占用基本農田建窯、建房、建墳、挖砂、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從事其他活動破壞基本農田,毀壞種植條件的處罰;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國有古生物化石非法占為己有的處罰;對偽造、變造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或者買賣、使用偽造、變造的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的處罰;對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定前已建的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的建筑物、構筑物重建、擴建的處罰;對礦山企業造成資源破壞損失的處罰;對違反《土地調查條例》及《土地調查條例實施辦法》相關規定的處罰;對《土地復墾條例》實施前已經辦理建設用地手續或者領取采礦許可證,本條例施行后繼續從事生產建設活動造成土地損毀的土地復墾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補充編制土地復墾方案的處罰;對土地復墾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將土地復墾費用列入生產成本或者建設項目總投資;土地復墾義務人未按照《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規定預存土地復墾費用的處罰;對土地復墾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對擬損毀的耕地、林地、牧草地進行表土剝離的處罰;對土地復墾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報告土地損毀情況、土地復墾費用使用情況或者土地復墾工程實施情況;土地復墾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備案土地復墾方案、土地復墾規劃設計;土地復墾義務人未按照規定開展土地復墾質量控制和采取管護措施的處罰;對土地復墾義務人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而不繳納的處罰;對土地復墾義務人拒絕、阻礙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處罰;對未經批準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處罰;對收購、運輸違法采礦產品的處罰;對因勘查、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山地質環境破壞或地質災害的處罰;對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開發、利用土地的處罰;對土地評估機構和評估專業人員等違法行為的處罰;衛星導般基準站建設未備案,或建設運維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處罰;對未經批準擅自建立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采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的處罰;對擅自發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處罰;對無測繪資質證書或測繪執業資格、以欺騙手段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從事測繪活動的處罰; | 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設立依據、責任主體、責任事項、追責情形、追責程序、監督電話以及本行政機關認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行政處罰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執法監察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
行政 處罰 | 對未按規定獲取、持有、提供、利用屬于國家秘密的地理信息和未按規定對屬于國家秘密的地理信息的獲取、持有、提供、利用情況進行登記并長期保存的處罰;對超赿資質范圍,以其他單位名義或者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名義從事測繪活動的處罰;對發包單位將測繪項目發包給不具有相應等級的測繪單位,迫使測繪單位以低于測繪成本中標的處罰;對轉讓、違法分包測繪項目的處罰;對測繪成果質量不合格的處罰;對不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處罰;對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擅自從事測繪活動的處罰;對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處罰;對未按規定送審地圖、未標注審圖號、騙取或偽造、冒用地圖審核批準文件和審圖號、未按照審核要求進行修改、地圖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處罰;對使用未經依法審核批準的地圖提供互聯網服務,未對互聯網地圖新增內容進行核查校對,對上傳標注了含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地圖上不得表示的內容的處罰;對地圖產品刊載廣告不符合規定、擅自改變已獲得審核批準的地圖內容、提供境外互聯網地圖服務鏈接的處罰;對未按規定保管、生產、加工、處理和利用屬于國家秘密測繪成果的處罰;對擅自轉讓匯交的測繪成果資料、未依法提供測繪成果資料的處罰;對使用未經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處罰;對擅自復制、轉借、轉讓、銷毀秘密測繪成果和造成國家秘密測繪成果損毀、丟失、泄密不及時上報的處罰;對擅自向境外組織、個人提供未公開測繪成果的處罰;對篡改或者偽造測繪成果和擅自開發、使用、轉讓或者向第三方提供測繪成果的處罰;對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監理單位及其監理人員與承包單位或者個人串通,弄虛作假的處罰;對侵占、損毀、拆除或者擅自移動相關基礎測繪設施,或者從事危害基礎測繪設施安全和使用效能活動的處罰;對無償使用測繪成果的單位將測繪成果用于營利活動的處罰;對未定期對互聯網地圖服務網站進行安全檢測的互聯網地圖服務單位的處罰;對不使用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或者不執行國家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實施基礎測繪項目的處罰; | 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設立依據、責任主體、責任事項、追責情形、追責程序、監督電話以及本行政機關認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行政處罰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執法監察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征收 | 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暫停);耕地開墾費征收;土地復墾費征收; | 每一項行政征收的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行使層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強制 | 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 | 每一項行政強制的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行使層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執法監察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政務微博 □政務微信 □移動客戶端 □微視 □手機短信推送 □電視 □廣播 □報刊 □信息公告 □電子信息屏 □政務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點(室) □圖書館 □檔案館 | □預公開 ■全文發布 □脫密(脫敏)公開 □政策解讀 □現場宣講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確認 | 不動產登記;基本農田劃定區驗收確認;地質災害治理責任認定;測繪資質單位名稱、法人、地址變更登記與資質注銷 | 每一項行政確認的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行使層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調查登記科、耕保生態修復科、地災防治科、測繪地理信息科、不動產登記中心、地環站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政務微博 □政務微信 □移動客戶端 □微視 □手機短信推送 □電視 □廣播 □報刊 □信息公告 □電子信息屏 □政務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點(室) □圖書館 □檔案館 | □預公開 ■全文發布 □脫密(脫敏)公開 □政策解讀 □現場宣講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裁決 | 勘查作業區范圍和礦區范圍爭議裁決;土地權屬爭議裁決 | 每一項行政確認的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行使層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法規(信訪)科、執法監察科、礦管科、調查登記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政務微博 □政務微信 □移動客戶端 □微視 □手機短信推送 □電視 □廣播 □報刊 □信息公告 □電子信息屏 □政務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點(室) □圖書館 □檔案館 | □預公開 ■全文發布 □脫密(脫敏)公開 □政策解讀 □現場宣講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檢查 | 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監督檢查;對基本農田保護的監督檢查;對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監督檢查;對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監督檢查;對地熱、礦泉水水源地的監督檢查;對地質災害防治相關資質單位的監督檢查;對測繪資質、測繪成果質量、地理信息安全進行檢查; | 每一項行政檢查的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行使層級、檢查結果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執法監察科、權益利用科、耕保生態修復科、礦管科、地災防治科、測繪地理信息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政務微博 □政務微信 □移動客戶端 □微視 □手機短信推送 □電視 □廣播 □報刊 □信息公告 □電子信息屏 □政務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點(室) □圖書館 □檔案館 | □預公開 ■全文發布 □脫密(脫敏)公開 □政策解讀 □現場宣講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行政 獎勵 | 對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和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獎勵;對勘查、開發、保護礦產資源和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獎勵;對地質災害防治的獎勵;對基本農田保護的獎勵;對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獎勵; | 每一項行政獎勵的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行使層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權益利用科、礦管科、地災防治科、耕保生態修復科、地環站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其他行政權力 | 對阻撓國家建設征收土地的處理;閑置土地處置;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對被征地當事人依法補償、安置后拒不搬遷的處理; 對無權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收土地的處理;企業改制土地資產處置;建設項目驗線規劃管理;建設項目規劃條件變更;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條件核實;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匯交;互聯網地圖新增內容審核備案;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銷毀審核;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備案登記;測繪資質單位分支機構登記; | 每一項其他行政權力的權力類型、權力名稱、行使層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執法監察科、用途管制科、工程規劃科、測繪地理信息科、征地事務中心、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公共服務事項 | 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土地估價報告備案;擬建項目所在地區的礦產資源規劃、礦產資源分布和礦業權設置情況查詢;地質資料咨詢查詢;采礦權抵押備案; | 每一項公共服務事項的名稱、設立依據、服務對象、行使層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行政審批科、權益利用科、礦管科、地災防治科、不動產登記中心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規劃 管理 | 國土空間規劃
| 通過審議、審批的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含土地整治、生態修復專項規劃)等;規劃審查審批相關技術規定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空間規劃科、工程規劃科、耕保生態修復科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規劃 計劃 | 地質礦產類規劃 | 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等規劃的文本信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礦管科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地質環境類規劃 |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規劃的文本信息 | 地災防治科 | |||||||
土地供應計劃 | 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公示及執行情況等信息 | 權益利用科 | |||||||
土地 管理 | 征地信息 | 經省政府批準的用地批復文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用途管制科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土地變更調查 | 年度土地變更調查主要數據 | 調查登記科 | |||||||
土地出讓 | 招拍掛公告及成交結果公示 | 權益利用科、執法監察支隊 | |||||||
基準地價 | 當年度基準地價結果 | ||||||||
閑置土地 | 尚未處置的閑置土地、進入處置程序的閑置土地結果公示 | ||||||||
耕地保護 | 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 | 耕保生態修復科 | |||||||
礦產資源管理 | 探礦權、采礦權出讓轉讓 | 公告及結果公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礦管科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礦業權評估 | 公告及結果公示 | ||||||||
礦產資源儲量 | 儲量評審備案公示,包括礦業權人、評審機構、礦種、勘查單位等 | ||||||||
| 礦產勘查登記情況公示 | 項目名稱、探礦權人、勘查單位、勘查面積等 |
|
|
|
|
|
| |
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成果 | 年度信息、異常名錄等 | ||||||||
地質環境管理 | 地質災害防治 | 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地災防治科、地環站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地質環境管理 |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等 | ||||||||
執法 監察 | 土地、礦產違法案件行政處罰 | 查處主要依據、程序、結果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執法監察科、執法監察支隊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人事 教育 | 人事任免 | 人事任免公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人事科教科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人員考錄 | 招考、錄用公示等 | ||||||||
教育培訓 | 年度培訓計劃和培訓信息 | ||||||||
財務 管理 | 預決算 | 年度預算和決算、專項資金預算,以及“三公”經費使用情況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財務科 | 經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決算和報表,應當在批復后20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政府采購 | 采購、招標公告、中標公告等 | 各科室、直屬單位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
依法收費 | 自然資源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等行政收費信息的情況 | 財務科 | |||||||
互動 交流 | 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 | 有關自然資源問題的人大建議及政協提案回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 | 辦公室、相關科室 | 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 | ■政府網站 □政府公報 | □預公開 | 社會 | 咨詢電話:08182372054 監督舉報電話:08182380322 |
群眾信訪 | 接訪地址和接訪時間等;督查地方信訪事項情況等 | 法規(信訪)科 | |||||||
| 局長信箱 | 局長信箱公開回復類信息 |
| 相關科室、信息中心 |
| 屏 |
|
|
|
網上調查 | 在線調查自然資源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和意見建議征集等 | 相關科室、信息中心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信息公開入口 達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蜀ICP備05031156號 川公網安備 51170202000231號主管: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