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單位):
《達州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達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1月7日
達州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民用航空器在達州民用機場凈空區域內的運行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民用機場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四川省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達州民用機場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轄區內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
第三條機場管理機構是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巡查責任主體,發現妨礙機場安全環境的,應當及時排除或者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
各級安全監管、住房城鄉建設、規劃、無線電管理、城管執法、環保、公安、氣象、文體廣新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履行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義務,對破壞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的違法行為,有權進行勸阻、制止,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章機場凈空保護
第五條本規定所稱機場凈空保護區,是指為保障航空器起飛、降落安全,根據《四川省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條例》、《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CCAR—140)、《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MH5001—2006)等相關法規、規章、標準,并結合本市民用機場實際劃定的凈空保護范圍。即以機場跑道中心線為基準,兩側各10公里,跑道兩端外各20公里組成的空間區域。
第六條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劃設凈空保護核心區域,其范圍為機場障礙物限制面中過渡面、內水平面、錐形面、進近面和起飛爬升面覆蓋的區域。
第七條民用機場凈空護區,應當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并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民用機場管理機構依照國家法律規定和民航相關技術標準編制機場總體規劃及凈空障礙物限制圖,報民航西南管理局及民航四川安全監督管理局審批后,應抄送市住房城鄉建設、規劃、無線電管理、公安、氣象、環保等主管部門備案。
第九條機場凈空保護區發生變更,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民用機場凈空保護區內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嚴格按照更新凈空技術要求對地塊控制指標進行編制。
第十條位于機場凈空障礙物限制面外,凈空保護區內的建設項目,高出原地面30米且高出機場標高150米以上的建筑物,由建設項目業主委托具有航行服務分析資質的單位組織開展航行服務分析工作。
第十一條民用機場管理機構發現在凈空區內正在建設可能影響飛行安全的建(構)筑物、燈光或其他障礙設施和物體,應及時向該機場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報告。
機場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按照機場提供的凈空技術要求規范組織拆降。拆降結果應報市政府并告知機場管理機構。
未經批準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建設的違章超高建(構)筑物,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責令拆除,由此造成的損失由建(構)筑物業主承擔。
第十二條經過航行評估可能影響飛行安全的高大建(構)筑物,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知其產權所有者按照國家規定設置障礙燈或者標志,并使其保持正常顯示狀態。
第十三條禁止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從事下列活動:
(一)修建可能向空中排放煙霧、粉塵、廢氣、火焰而影響飛行安全的建(構)筑物或者設施(包括靶場、爆炸物倉庫);
(二)焚燒稻草、桔梗、工業廢料、生活垃圾等物質而影響能見度的行為;
(三)設置影響目視助航設施使用的燈光、標志以及其他設施;
(四)種植影響機場飛行安全或者影響機場助航設施使用的植物;
(五)飼養、放飛影響飛行安全的鳥類動物和其他物體;
(六)向空中施放大型禮炮、煙花、焰火、信號彈、孔明燈、自由氣球、飛艇、熱氣球、滑翔機、滑翔傘等活動;
(七)設置吸引鳥類及其他動物的露天垃圾堆放場、填埋場、屠宰場和養殖場。
第十四條禁止在機場跑道兩端延長線各15公里、寬度為6公里的范圍內施放系留氣球和風箏。
在前款禁止區域外的機場凈空保護區內需施放系留氣球、風箏的,施放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7日前向當地機場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機場管理機構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就施放時間、地點和高度做出規定,并給予書面答復。
第十五條經批準施放系留升空物體的,應當有可靠的固定設施,并有專人負責;系留升空物體飛失的,應當立即向機場管理機構報告。
第三章電磁環境保護
第十六條本規定所稱機場電磁環境保護區,包括下列兩部分:
(一)機場無線電導航臺(站)電磁環境保護區,是指長度從跑道中線的中點分別到跑道兩端的距離,再各加500米,寬度為1000米的矩形范圍。
(二)機場飛行區電磁環境保護區,是指以跑道兩端入口為圓心10千米為半徑的弧和與兩條弧相切的跑道的平行線圍成的區域。
第十七條電磁環境保護區域納入城市規劃,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規劃嚴格管理。機場無線電臺(站)受到其他非民用航空無線電臺(站)或者不明干擾源的干擾時,機場管理機構應當及時報告當地無線電管理機構,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迅速查明干擾源,采取措施,排除干擾,保證機場無線電臺(站)正常工作。
第十八條住房城鄉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涉及電磁環境保護區域內修建的建筑物、電氣化鐵路、高速公路,架設高壓輸電線路及通信線纜、設置產生電磁輻射的設備、設施,對可能影響民航通信安全的,應當書面征求民航四川安全監督管理局和機場管理機構的意見。
第十九條機場無線電導航臺(站)電磁環境保護區域內,不得修建影響民用航空電磁環境的建筑物或者設施;確需建設的,其選址定點應當由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無線電管理機構、機場管理機構共同商定。
在以機場無線電臺(站)天線為中心,半徑1000米的范圍內和距機場跑道兩側各500米的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設置、存放金屬堆積物和種植樹木的,應事先征求當地機場的書面意見。機場管理機構在收到征求意見之日起15日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提出書面意見。
第二十條在機場電磁環境保護區域內,實施建設或進行可能影響電磁環境的任何活動,應當滿足相關規定和標準,不得妨礙機場無線電專用頻率的正常使用,嚴禁擅自變更其技術參數。禁止在民用機場無線電臺(站)天線中心范圍內從事下列活動:
(一)半徑6000米以內設置1KW以上的調頻廣播電臺;
(二)半徑1000米以內設置調頻廣播電臺;
(三)半徑800米以內設置能產生有源干擾的電子、電器設施;
(四)半徑450米以內設置金屬建筑物、密集居民樓、架空高壓輸電線等高大障礙物;
(五)半徑360米內架設架空金屬線纜,360米外架設超過天線頂部為準0.5度垂直張角高度的金屬線纜;
(六)半徑300米內修建二級以上公路;
(七)半徑150米內修建鐵路、電力排灌站、金屬柵欄和存放金屬堆積物;
(八)半徑100米以內設置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
第二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的無線電臺(站)和其他儀器、裝置,不得妨礙民用機場無線電專用頻率的正常使用。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并依照《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四川省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條例》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未作規定的有關民用機場凈空及電磁環境保護的技術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標準執行。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期滿自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