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安排》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3月21日
達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安排
2019年達州市法治政府建設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標,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達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為實現同步全面小康、建成幸福美麗達州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1.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決策部署,實現政務服務業務辦理系統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建立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按照規定適時調整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涉企收費清單、公共服務清單和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并向社會公布。持續減權限權,依法確權確責,繼續做好權責清單名稱、類別和依據的統一規范工作,全面清理廢除行政審批環節中不合法、不合理的各種證明,形成證明事項清單,并向社會公布。〔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編辦、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證照分離”改革,繼續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堅決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和廢止阻礙企業參與公平競爭的各項規定。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流程覆蓋。〔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市場監管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4.推進科學民主依法立法。推動地方政府立法工作,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科學編制2019年政府規章制定計劃,突出地方立法特色,提高政府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完善立法起草、論證、審議、協調機制,建立健全項目征集、評估聽證、群眾參與制度,政府規章草案要通過網絡或報紙等媒體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健全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定2019年度規范性文件制定計劃,嚴格落實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印發制度,確保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加強規范性文件信息化管理,規范性文件報備率、審查率達100%。優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程序,探索審查流程和審查意見書的標準化管理。推進規范性文件政策解讀工作,提升規范性文件操作性和實施效果。〔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全面提升行政決策水平
6.規范行政決策行為。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等制度體系,降低行政決策風險。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決策和合同。強化備案監督,堅決糾正違法不當的規范性文件。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實施效果后評估,動態檢驗行政決策效果。〔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深化決策咨詢服務。嚴格落實法律顧問“大顧問、大服務”工作體制,發揮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組織開展法律顧問工作績效評價,進一步規范行政機關法律顧問使用、管理,切實解決法律顧問“顧而不問”的問題。建立健全市政府法律人才儲備庫運行機制,整合優質資源,完善政府法律人才庫,構建多類專家組成的新型智庫。〔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8.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綜合執法體制機制改革,在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五個領域推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進鄉鎮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工作,綜合設置基層審批服務機構和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貫徹落實《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委編辦、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體旅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9.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和行政執法輔助人員管理,加大執法能力培訓力度,組織開展通用法律知識輪訓和專業知識培訓,切實提升行政執法人員能力。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明確審核范圍、標準與程序。推進執法全過程記錄,規范執法臺賬管理。落實執法公示制度,做好行政執法主體、人員、案件信息公開工作。落實“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完成移送罪名目錄、證據移送標準全覆蓋工作。繼續推進集中模式案卷評查,提升執法案卷質量和行政執法水平。〔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檢察院,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嚴格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10.完善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機制。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與民主監督,依法接受司法機關監督,積極配合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和檢察機關的監督活動,依法規范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強化審計監督,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完善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機制,落實群眾投訴舉報登記制度,及時核查投訴舉報和信訪事項,依法處理違法行政行為。〔責任單位: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1.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強化透明政府建設,全面加強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完善政府新聞發言人、突發事件信息發布、政策解讀等制度,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需求。〔責任單位:市政府信息公開中心,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12.健全依法化解糾紛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加強對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預警監測,引導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表達訴求、維護權益、化解糾紛。進一步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積極推動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信訪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3.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完善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機制,提高行政復議辦案質量。加大行政復議工作層級監督、檢查、指導力度,繼續推行行政應訴定期通報制度。加強行政應訴能力建設,切實履行行政應訴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貫徹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深入推進行政調解工作,進一步明確行政調解范圍,完善行政調解機制,規范行政調解程序。進一步健全政府與法院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疑難類案件溝通交流制度和司法建議辦理反饋制度,有效預防、及時化解行政爭議。〔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七、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4.增強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落實政府集體學法、部門領導班子會議學法制度,全年學法活動4次以上。加強對全市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培訓,會同司法部門每年至少舉辦1期法治專題培訓。縣級以上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全年至少舉辦1期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培訓或專題研討班。〔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5.加大示范創建和宣傳引導力度。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發揮示范單位的示范引領作用。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深化“法律七進”。大力宣傳法治政府建設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法治政府建設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市文體旅游局,其他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強化法治政府建設保障
16.落實工作責任。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制度,認真謀劃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任務,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年度重點工作,并主動向同級黨委報告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嚴格執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將建設法治政府擺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在年度述職中報告法治政府建設履職情況。〔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7.強化考核評價和督促檢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分值,完善第三方評估、群眾滿意度調查、日常考核、現場抽查等相結合的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進展情況的督促檢查,結合法治政府建設年度重點工作,每年開展一次定期檢查和專項督查,督查結果作為績效考核依據,對工作落實不力的,進行約談、責令整改、通報批評。〔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