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單位):
《達州市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3月26日
達州市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
資源化利用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7〕99號)精神,大力推進全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保供給與保環境并重,堅持就地消納、能量循環、綜合利用的原則,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方針,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徑,以畜牧大縣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農用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主要利用方向,健全制度體系,強化責任落實,完善扶持政策,加強科技支撐,扎實有序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推動我市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強市跨越。
(二)基本原則。
政策引導,統籌兼顧。積極采取財政、金融、稅收等措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鼓勵發展畜牧業環保社會化服務組織。以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為突破口,突出抓好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穩定主要畜產品市場供給,實現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畜牧業生產發展雙贏。
科技支撐,產業驅動。加快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圍繞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加強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主體、新業態、新產業,創新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
機制創新,循環發展。積極發展生態循環畜牧業,科學合理布局畜禽規模養殖場,鼓勵糞肥還田利用,推進種養循環發展。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機制,形成多路徑、多形式、多層次推進畜禽養殖種養結合的新格局。
(三)工作目標。到2020年,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機制。全市創建1個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每年創建部省級標準化示范場10個,爭取每年有1個縣(市、區)開展省級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縣項目整縣推進試點。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提前1年達到100%,畜禽糞污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全面實現集中收集、統一無害化處理。畜牧大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縣、現代農業畜牧業重點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率先實現上述目標。
二、工作措施
(四)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評制度。畜禽規模養殖相關規劃及建設項目應依法依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畜禽養殖項目應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類管理目錄》分類開展項目環評工作。設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規模養殖場應依法申請排污許可證。對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畜禽規模養殖場,環保部門予以處罰。(市環保局、市農業局牽頭)
(五)強化畜禽養殖污染監管。加強畜禽養殖信息化管理,完善監管體系,建立畜禽規模養殖場直聯直報信息系統。建立畜禽規模養殖場廢棄物減排核算制度,制定畜禽養殖糞污土地承載能力測算方法,改革完善畜禽糞污產生、排放統計核算方法,對畜禽糞污全部還田利用的畜禽規模養殖場,將無害化還田利用量作為統計污染物削減量的重要依據。對畜禽養殖中產生的廢棄物種類、數量、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理以及向環境直接排放的情況實行定期登記備案。(市農業局、市環保局牽頭,市財政局參與)
(六)推進種養循環發展。科學編制種養循環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種養循環農業,推廣農牧結合生態治理模式,精準引導畜牧業和種植業發展。按照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原則,重點支持在種養配套工程、糞污高效處理、有機肥高效利用、生物飼料和有機微量元素等方面開展研發與推廣應用,建立種養循環技術支撐體系。鼓勵養殖場(小區)通過自身流轉承包周邊農田林地方式,采取“養殖場(小區)→種植基地(農戶)”模式,實現畜禽糞污就近還田利用。對不能就近還田消納的,養殖場(小區)應通過與第三方簽訂協議的方式,采取“養殖場(小區)→第三方主體→種植基地(農戶)”模式,實現畜禽養殖糞污的異地還田利用。鼓勵建立受益者付費機制,保障第三方主體合理收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縣要探索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機制,建立健全畜禽糞污等農業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體系,形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路線圖,初步建立畜禽糞污“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追溯機制。(市農業局、市環保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參與)
(七)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深入推進畜禽糞污沼氣轉化利用,科學規劃、布局建設各類沼氣工程,推進畜禽養殖沼氣工程建設,不斷提高養殖場(小區)沼氣工程配套率。積極推進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建設,綜合考慮沼氣工程沼渣、沼液產量和種植業基地消納能力,做到生產消納平衡,沼渣、沼液高質利用。積極推進新農村綜合體和新村聚居點的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建設,解決農戶清潔能源使用問題,為種植基地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深入推進沼氣高值高效深度開發利用,因地制宜推進沼氣發電上網,探索開展規模化生物天然氣項目試點示范。(市農業局、市科技知識產權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參與)
深入推進固體糞便肥料化利用,大力推廣工廠化堆肥處理和商品化有機肥生產技術,根據畜禽飼養量和固體糞便產生量,科學布局、建設配套有機肥加工廠和堆肥場。支持發展以畜禽糞便為原料的商品有機肥產業,鼓勵現有有機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畜禽糞污深度加工和利用水平。加強畜禽干糞加工、有機肥生產管理,從源頭保證商品有機肥質量。加強商品有機肥生產證后監管,進一步規范有機肥生產和經營行為。(市農業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參與)
(八)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負總責,要結合本地實際,依法明確部門職責,細化任務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健全工作機制,指導督促其行政區域內全面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建立完善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落實“菜籃子”縣長負責制,統籌兼顧畜禽產品供給和畜禽污染治理之間的關系,推進農牧結合、資源化利用,因勢利導推動解決畜牧業養殖污染問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于2018年4月底前制定并公布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細化分年度的重點任務和工作清單,并抄送市農業局備案。(市農業局牽頭,市環保局參與)
(九)強化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督促畜禽規模養殖場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按要求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并保持正常運行,或者委托第三方進行糞污處理。新建或改(擴)建畜禽規模養殖場,必須配套與養殖規模和處理工藝相適應的糞污消納用地,配備廢棄物收集、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已經委托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代為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可不再自行建設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市農業局、市環保局牽頭)
(十)強化績效考核。以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有機肥還田利用、沼氣和生物天然氣使用等指標為重點,建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評價考核體系。根據農業廳、環保廳聯合制定的考核辦法,市農業局、市環保局要聯合制定達州市具體考核辦法,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展考核。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開展考核,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考核結果應用,把履行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職責情況作為重要參考,納入干部工作調研、領導班子綜合研判、干部考察的重要內容。(市農業局、市環保局牽頭,市委組織部參與)
三、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大養殖廢棄物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抓緊制定和完善具體政策措施。市農業局要會同市級有關部門對本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定期督查和跟蹤評估,并向市政府報告。(市農業局牽頭)
(十二)加強財稅政策支持。鼓勵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利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實行敞開補貼。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財稅〔2015〕78號)規定,納稅人利用畜禽糞便生產的沼氣,以及利用畜禽糞便發酵產生的沼氣生產的電力,可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100%的優惠政策。支持規模養殖場、第三方處理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糞污處理設施,積極推廣使用有機肥。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投資基金,創新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模式。(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國稅局等負責)
(十三)加強用電用地政策支持。落實規模養殖場內養殖相關活動農業用電政策,對規模養殖場內為獲得各種畜禽產品而從事的動物飼養活動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四川省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實施細則》,督促電網公司對生物質發電實行全額保障性收購。降低單機發電功率門檻,沼氣發電項目實行屬地備案管理,接收符合入網技術標準的生物天然氣入網城市燃氣管網。將符合要求的規模化養殖設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和有機肥生產積造設施納入設施農用地管理,將以畜禽養殖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大型沼氣工程、有機肥廠、集中處理中心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積極保障合理用地要求。(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國網達州供電公司等負責)
(十四)強化科技支撐。開展各類規模養殖糞便、沼液處理利用模式研究,規范養殖企業的糞便處理行為。開展包括對水果、經濟作物、蔬菜及牧草等的有機肥使用和施肥方法研究。健全畜禽糞污還田利用和檢測標準體系,制定有機肥使用技術指南,科學利用和促進有機肥產業發展,推進飼料中有機礦物元素替代無機礦物元素。結合農業部發布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因地制宜確定本地主推模式,細化工藝技術并加以創新推廣。深入開展畜禽糞污處理工藝、安全利用途徑研究以及糞污處理模式技術經濟效果評價,建立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創新示范基地,形成具有達州特色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式。(市農業局牽頭、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參與)
(十五)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畜牧產業結構特色化水平。大力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縣項目整縣推進,做好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促進畜牧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市農業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參與)
附件:達州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附件
達州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序號 | 主要任務 | 牽頭 部門 | 參與 部門 | 責任 單位 | 完成年限 |
主要目標:到2020年,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機制。全市創建1個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每年創建部省級標準化示范場10個,爭取每年選擇1個縣(市、區)開展省級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縣項目整縣推進試點。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提前1年達到100%,畜禽糞污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全面實現集中收集、統一無害化處理。畜牧大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縣、現代農業畜牧業重點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率先實現上述目標。 | |||||
1 | 2018年4月底前制定并公布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細化分年度重點任務和工作清單,并抄送市農業局備案。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
|
| 2018年 |
2 | 基本摸清本區域內的養殖廢棄物資源量和利用現狀,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編制種養循環發展規劃,完善畜牧業發展規劃。 | 市農業局 | 市環保局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 2017年 |
3 | 畜禽規模養殖相關規劃及建設項目應依法依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畜禽養殖項目應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類管理目錄》分類開展項目環評工作。設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規模養殖場應依法申請排污許可證。對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畜禽規模養殖場,環保部門予以處罰。 | 市環保局、市農業局 |
| 2018— 2020年 | |
4 | 加強畜禽養殖信息化管理,完善監管體系,建立畜禽規模養殖場直聯直報信息系統。建立畜禽規模養殖場廢棄物減排核算制度,制定畜禽養殖糞污土地承載能力測算方法,改革完善畜禽糞污產生、排放統計核算方法,對畜禽糞污全部還田利用的畜禽規模養殖場,將無害化還田利用量作為統計污染物削減量的重要依據。對畜禽養殖中產生的廢棄物種類、數量、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理以及向環境直接排放的情況實行定期登記備案。 | 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 市財政局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 2018— 2020年 |
5 | 科學編制種養循環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種養循環農業,推廣農牧結合生態治理模式,精準引導畜牧業和種植業發展。按照“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原則,重點支持在種養配套工程、糞污高效處理、有機肥高效利用、生物飼料和有機微量元素等方面開展研發與推廣應用,建立種養循環技術支撐體系。鼓勵養殖場(小區)通過自身流轉承包周邊農田林地方式,采取“養殖場(小區)→種植基地(農戶)”模式,實現畜禽糞污就近還田利用。對不能就近還田消納的,養殖場(小區)應通過與第三方簽訂協議的方式,采取“養殖場(小區)→第三方主體→種植基地(農戶)”模式,實現畜禽養殖糞污的異地還田利用。鼓勵建立受益者付費機制,保障第三方主體合理收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縣要探索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機制,建立健全畜禽糞污等農業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體系,形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路線圖,初步建立畜禽糞污“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追溯機制。 | 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 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 2018— 2020年 | |
6 | 深入推進畜禽糞污沼氣轉化利用,科學規劃、布局建設各類沼氣工程,推進畜禽養殖沼氣工程建設,不斷提高養殖場(小區)沼氣工程配套率。積極推進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建設,綜合考慮沼氣工程沼渣沼液產量和種植業基地消納能力,做到生產消納平衡,沼渣沼液高質利用。積極推進新農村綜合體和新村聚居點的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建設,解決農戶清潔能源使用問題,為種植基地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深入推進沼氣高值高效深度開發利用,因地制宜推進沼氣發電上網,探索開展規模化生物天然氣項目試點示范。 | 市農業局、市科技知識產權局 | 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 2018— 2020年 |
7 | 深入推進固體糞便肥料化利用,大力推廣工廠化堆肥處理和商品化有機肥生產技術,根據畜禽飼養量和固體糞便產生量,科學布局、建設配套有機肥加工廠和堆肥場。支持發展以畜禽糞便為原料的商品有機肥產業,鼓勵現有有機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畜禽糞污深度加工和利用水平。加強畜禽干糞加工、有機肥生產管理,從源頭保證商品有機肥質量。加強商品有機肥生產證后監管,進一步規范有機肥生產和經營行為。 | 市農業局 |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 | 2018— 2020年 | |
8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負總責,要結合本地實際,依法明確部門職責,細化任務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健全工作機制,指導督促其行政區域內全面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建立完善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落實“菜籃子”縣長負責制,統籌兼顧畜禽產品供給和畜禽污染治理之間的關系,推進農牧結合、資源化利用,因勢利導推動解決畜牧業養殖污染問題。 | 市農業局 | 市環保局 | 2018— 2020年 | |
9 | 督促畜禽規模養殖場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按要求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并保持正常運行,或者委托第三方進行糞污處理。新建或改(擴)建畜禽規模養殖場,必須配套與養殖規模和處理工藝相適應的糞污消納用地,配備廢棄物收集、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已經委托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代為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可不再自行建設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 | 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 2018— 2020年 |
10 | 以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有機肥還田利用、沼氣和生物天然氣使用等指標為重點,建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評價考核體系。根據農業廳、環保廳聯合制定的考核辦法,農業局、環保局要聯合制定達州市具體考核辦法,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展考核。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開展考核,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考核結果應用,把履行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職責情況作為重要參考,納入干部工作調研、領導班子綜合研判、干部考察的重要內容。 | 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 市委 組織部 | 2018— 2020年 | |
11 |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大養殖廢棄物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抓緊制定和完善具體政策措施。農業局要會同市直有關部門對本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定期督查和跟蹤評估,并向市政府報告。 | 市農業局 |
| 2018— 2020年 | |
12 | 鼓勵地方政府利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實行敞開補貼。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財稅〔2015〕78號)規定,納稅人利用畜禽糞便生產的沼氣,以及利用畜禽糞便發酵產生的沼氣生產的電力,可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100%的優惠政策。支持規模養殖場、第三方處理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糞污處理設施,積極推廣使用有機肥。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投資基金,創新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模式。 |
| 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國稅局等負責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 2018— 2020年 |
13 | 落實規模養殖場內養殖相關活動農業用電政策,對規模養殖場內為獲得各種畜禽產品而從事的動物飼養活動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四川省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實施細則》,督促電網公司對生物質發電實行全額保障性收購。降低單機發電功率門檻,沼氣發電項目實行屬地備案管理,接收符合入網技術標準的生物天然氣入網城市燃氣管網。將符合要求的規模化養殖設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和有機肥生產積造設施納入設施農用地管理,將以畜禽養殖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大型沼氣工程、有機肥廠、集中處理中心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積極保障合理用地要求。 |
| 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國網達州供電公司等負責 | 2018— 2020年 | |
14 | 開展各類規模養殖糞便、沼液處理利用模式研究,規范養殖企業的糞便處理行為。開展包括對水果、經濟作物、蔬菜及牧草等的有機肥使用和施肥方法研究。健全畜禽糞污還田利用和檢測標準體系,制定有機肥使用技術指南,科學利用和促進有機肥產業發展,推進飼料中有機礦物元素替代無機礦物元素。結合農業部發布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因地制宜確定本地主推模式,細化工藝技術并加以創新推廣。深入開展畜禽糞污處理工藝、安全利用途徑研究以及糞污處理模式技術經濟效果評價,建立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創新示范基地,形成具有達州特色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式。 | 市農業局 | 市科技知識產權局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 2018— 2020年 |
15 |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畜牧產業結構特色化水平。大力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縣項目整縣推進,做好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促進畜牧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 市農業局 | 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 2018— 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