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
主管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出版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編輯室
地 址 達州市通川區永興路2號
電 話 0818-3091434
郵 編 635000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達州市2017年“互聯網+” 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達市府辦〔2017〕44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單位):

《達州市2017互聯網+”重點工作方案》已經達州市第四屆人民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623


達州市2017互聯網+”重點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互聯網+”工作,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培育壯大新興業態、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創新公共服務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2017年,我市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創新驅動、融合發展的思路,圍繞制造、農業、能源等13個重點領域,著力強化規劃導向、政策扶持、基礎配套、市場監管等方面職能,全面優化互聯網+”發展環境;著力調動企業和社會發展互聯網+”的創造性,發揮市場在平臺搭建、模式創新、深化應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著力推進一批適宜開展互聯網+”的重點產業、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鼓勵和引導互聯網+”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著力吸引互聯網+”龍頭企業、知名企業落戶達州,深入推進互聯網與相關產業和社會事業融合發展。

二、重點工作

(一)互聯網+”制造。(牽頭單位:市經信委)

1.加快達州市云計算中心建設。按照云計算中心租用服務第一包、第二包合同,加快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管,建成云計算中心,建立互聯網+”應用、互聯網+”制造核心支撐平臺。(責任單位:市經信委)

2.實施《中國制造2025達州行動計劃》。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和關鍵崗位機器換人改造計劃,推動100戶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藏熑螁挝唬焊骺h(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

3.實施互聯網+”達州制造示范引領行動。圍繞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療、農產品加工六大產業,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實施生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改造。發揮財政性資金引領作用,重點培育20戶轉型升級示范企業。(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

4.積極鼓勵企業建立信息化生產體系。實行領導掛包,積極開展企業兩化融合培育,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培育兩化融合示范企業10戶。積極組織申報兩化融合貫標企業。〔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

(二)互聯網+”農業。(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5.加快市級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市級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平臺。將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農業投入品、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農產品收儲運企業質量安全納入網上追溯,逐步實現信息可查詢、去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監管目標。(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6.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息平臺建設。完成對各縣(市、區)土地流轉市場的考察、調研,擬定市級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擬定市級農村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建設技術方案和評估方案,力爭2017年完成對平臺建設的招標工作。(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7.加快現代農業物聯網推廣應用。加快推進種植業溫室和養殖業圈舍環境監控、植物生長管理、智能設施控制等信息技術,實現種養業設施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物聯網基地,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現代農業物聯網推廣應用?!藏熑螁挝唬焊骺h(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農業局〕

8.加快農技推廣服務信息云平臺建設。通過運用農技推廣信息云平臺和數據庫分析,實現生產日志上傳、農戶溝通、專家咨詢和經驗分享,及時發布農事安排、自然災害、天氣預報和惠農政策,促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全面融合,進一步擴大農業科技培訓和推廣覆蓋面。(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9.加強農產品品牌打造和宣傳。集中打造農產品區域品牌,做好農產品的網絡推廣和品牌營銷工作,選擇有比較優勢、競爭優勢的農產品進行宣傳打造,努力形成一縣一品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格局。全年力爭打造2-3個特色農產品知名品牌?!藏熑螁挝唬焊骺h(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農委〕

10.推進農業信息服務建設工作。加快達州農業信息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和推廣,及時更新工作動態、政務信息,準確發布價格監測、供求信息,提供市場分析、生產指導等信息服務。完善和健全鄉(鎮)、村信息服務站(點),村級信息服務站(點)覆蓋率不少于45%,以信息服務站(點)作為農業信息化的村級中心,提高農村信息化程度。(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三)互聯網+”能源。(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11.加強能源企業和用戶信息對接。支持能源企業運用互聯網平臺為用戶提供服務,推進能源消費生產智能化。鼓勵能源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設備狀態、電能負載等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與預測,開展精準調度、故障判斷和預測性維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穩定運行水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12.推進智能電網建設。鼓勵新開工35千伏以上電網項目采用智能化電網建設標準。以地方電網增量配電業務試點為突破口,積極推進電力體制改革,鼓勵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支持各類售電公司開展售購電業務。發展儲能和電動汽車應用新模式,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服務網絡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13.積極參與四川省能源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推進與國家、省能源規劃、能源信息的有效銜接和共享,積極參與綠色能源市場交易。(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四)互聯網+”金融。(牽頭單位: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14.加快信用達州網升級改造。加快信用達州網互聯網融資對接平臺升級改造,優化用戶體驗。加大對信用達州網的宣傳,引導企業主動注冊,全年實現企業注冊增長20%以上。(責任單位: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金融辦)

15.推廣運用信用達州網。引導和督促轄內銀行機構積極運用信用達州網融資對接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責任單位: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五)互聯網+”民生服務。(牽頭單位:市教育局、市衛生計生委、市城管執法局)

16.加快市縣教育城域專網建設。以農村學校為重點,加快中小學校寬帶網絡的全面覆蓋,提升學校出口帶寬,推進無線校園建設,提高班級教學終端普及率,構建網絡條件下的教學環境?!藏熑螁挝唬焊骺h(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教育局〕

17.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推進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各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提升教學、實訓、科研、管理、服務等信息化應用水平;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化,從服務課堂學習拓展為支撐網絡化的泛在學習;加快達州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網絡平臺建設,加強繼續教育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探索高水平開放教育模式,促進終身學習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18.建設市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統籌建設全員人口數據庫、健康檔案數據庫、電子病歷數據庫,以及涵蓋衛生計生各項業務領域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六大重點業務應用系統為支撐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技術等新技術,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統一共享、互聯互通建設。(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

19.推進居民健康卡建設與應用。以居民健康卡為聯結介質,大力推廣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有效共享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信息。堅持居民健康卡的專屬、通用、交互和開放功能,實現居民身份識別、基本健康信息存儲、跨區域跨機構就醫和費用結算,促進居民個人電子健康信息動態實時更新,強化個人健康與疾病監測的管理,構建優化、規范、共享、互信的診療流程,方便居民享受連續、高效、便捷的衛生計生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

20.開展網絡醫療服務試點。按照《四川省網絡醫療服務管理辦法》,搭建醫療衛生合作平臺,完善網絡醫療服務管理體系,在省級網絡醫療服務管理中心體系下,設立達州市網絡醫療服務管理分中心;在管理體系內設立網絡診斷技術服務中心,承擔行政區域內網絡醫療服務管理、指導和集中診斷等工作。通過健康四川門戶,選擇市中心醫院開展網絡醫療服務試點,打造智慧醫院,為群眾提供網絡醫療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

21.推動數字城管建設。完善視頻監管系統,推動數字城管工作聯動協調機制,新建微信政務公務子系統,提升城市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

(六)互聯網+”商貿流通。(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22.推動傳統商貿服務業深度融合。積極推動商貿服務業發揮線下優勢,對實體店進行信息化改造升級,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建材家居、衛生醫療、鞋類服飾、農特食品、鄉村旅游等行業轉變經營方式,通過開拓線上消費市場,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完成傳統商貿服務業的升級改造。(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旅游局)

23.加強農村電商產業發展。以萬源市、宣漢縣、渠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和達川區創建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范項目為契機,加快縣級電商運營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設,鼓勵萬村千鄉企業、郵政供銷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等網點向鄉村點提供網購和商品配送服務,推動建立覆蓋縣、鄉(鎮)、村的農村電商運營網絡。(責任單位:達川區人民政府、萬源市人民政府、宣漢縣人民政府、渠縣人民政府,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政府金融辦、市物流辦、市郵政管理局)

24.夯實載體集聚發展。推動眾創空間服務平臺建設,為企業個人提供創新創業載體。圍繞達川區楊柳商貿物流園、通川區復興現代商貿物流區、大竹縣電商集聚區、達州經開區電商產業園等園區,推進我市電子商務集聚發展。鼓勵各縣(市、區)、達州經開區規劃打造電子商務體驗街、綜合樓和產業園,引導一批電商關聯配套企業入駐,形成電子商務產業的集聚帶動效應。〔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等〕

25.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發揮秦巴在線擴大區域開放合作的積極性,推進與天府網交會”“天虎云商等省內主流電商平臺的互聯互通銜接。支持市電商協會加快組建電子商務專家庫,積極開展電商普及應用推廣活動。推進與省電子商務大數據中心的簽約合作,加快構建我市電子商務統計評價指標體系,做大做強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等〕

(七)互聯網+”物流。(牽頭單位:市物流辦)

26.打造物流信息共享流通平臺,強化物流運行模式。全力推進秦巴物流公共信息總平臺、優搭速配城鄉配送監管智能平臺;支持企業專業平臺建設,整合社會物流信息,統籌優化社會物流資源配置,優化信息流程,完善物流信息交換開放,促進物流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提高物流效率。〔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政府金融辦、市物流辦〕

27.推進秦巴地區物流行業龍頭建設,提升物流組織模式。全力推進加快物流行業龍頭建設,帶動達州物流向規范化、自律化、專業化發展;支持物流企業之間加速融合、聯盟發展;加快物流組織模式盡快向供應鏈轉型升級?!藏熑螁挝唬焊骺h(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物流辦〕

28.加快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升級物流功能模式。支持物流企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不斷提升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整合物流資源,綜合分析數據信息,為物流需求方提供采購、生產、銷售等相關決策建議,加快物流企業從傳統的物流執行者向供應鏈管理者轉變。〔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物流辦〕

29.優化配送系統,完善物流商業模式。加快推進貨運車聯網與物流園區、倉儲設施、配送網點等信息互聯互通,促進人員、貨源、車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貨車空駛率,提高配送效率。鼓勵發展社區自提柜、冷鏈儲藏柜、代收服務點等新型社區化配送模式,構建物流信息互聯互通網絡。(責任單位:市物流辦)

30.全力推廣企業智能技術應用?;谶_州物流業一核、三層、三極一核:以達州主城區為中心的全市物流業戰略發展核心區;三層:園(綜合物流園、一級節點)——心(專業物流中心、二級節點)——站(物流服務站、三級節點)三層物流節點體系;三極:以渠縣和大竹縣為中心的南部發展極,以萬源市為中心的北部發展極和以開江、宣漢為中心的東部發展極的節點空間布局,鼓勵物流園區和電子商務集聚區廣泛應用二維碼、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全球定位系統等現代技術,提升倉儲、運輸、分揀、包裝作業效率,提高復雜訂單出貨處理能力?!藏熑螁挝唬焊骺h(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物流辦、市商務局〕

31.推進四方融合發展。推進物流業通過互聯網技術加快與金融、法律事務、保險、科研等四方機構的融合發展,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便利、專業的配套服務。〔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物流辦、市政府金融辦、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市保險協會〕

(八)互聯網+”交通。(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32.推進交通運行監測系統建設。建設國、省、縣道視頻監測終端50套,超限超載檢車站視頻監測終端點位22套,渡口、碼頭視頻監測終端28套,淺險航段視頻監測終端20套,三級以上客運站視頻監測終端52套,可變情報板8套,移動視頻監測終端81套,實現全市重要國、省、縣道,重要通航段和客運站點運行狀況實時在線監測。〔責任單位: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交通運輸局〕

33.加快交通運輸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新建市級指揮中心,集成市、縣兩級交通運行實時監測和應急指揮功能,實現全市國省干道、重要縣道卡口、重要入城口、客運車輛及車站碼頭運行狀況在線視頻監控、交通量自動觀測及預警?!藏熑螁挝唬河嘘P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交通運輸局〕

34.推進城市公交一卡通建設。新建或改建公交應用清算、結算管理系統,建立消費終端體系、消費數據采集體系和數據通信網絡體系,實現跨區域互聯互通,滿足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逐步實現城市公交一卡通。(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九)互聯網+”文化。(牽頭單位:市文體廣新局)

35.公共平臺建設行動。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共建共享,推動已有文化公共平臺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充分發揮公共平臺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責任單位:市文體廣新局)

36.優勢企業培育行動。優先扶持適應互聯網+”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具有產業鏈整合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骨干文化企業,支持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促進文化領域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鼓勵文化企業和知名互聯網企業開展技術、業務、資本等多種形式合作,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品牌和投資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責任單位:市文體廣新局)

37.文化電商培育行動。積極發展文化電子商務平臺,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開展文化產品(服務)信息發布、在線預訂和交易支付。鼓勵文化企業運用電子商務完善營銷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發展O2O(線上營銷、線下成交,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等新型電商模式。(責任單位:市文體廣新局)

38.媒體融合發展行動。加快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改造提升內容生產、發行、傳播方式,促進報網融合,加快發展新聞網站、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手機報等新應用新業態,提高媒體互聯網+”產業模式創新能力,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培育現代傳媒產業體系。(責任單位:市文體廣新局)

(十)互聯網+”旅游。(牽頭單位:市旅游局)

39.加快智慧旅游建設。完善達州智慧旅游共享平臺建設和達州旅游政務網的改版升級工作,完成達州智慧旅游導覽圖制作,引導游客深入了解達州旅游資訊、實時活動信息、產品及食宿服務,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導航、導覽、導游、導購,增強市場競爭力。(責任單位:市旅游局)

40.提升和優化智慧旅游基礎工作。引導各旅游景區實現網絡商業活動,積極推進各旅游景區加強網站建設和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調動旅行社通過旅游線上平臺組織和接待游客的積極性。(責任單位:市旅游局)

(十一)互聯網+”創新創業。(牽頭單位:市科技知識產權局)

41.加強互聯網+”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建設。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基地、星創天地等孵化載體建設,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能力。新建創新創業孵化機構2家以上,入住互聯網+企業200家,進一步完善創豐匯——眾創空間、達州經開區投資公司等現有孵化機構的服務功能,提升孵化能力。〔責任單位: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42.深化青年創新創業“1+2+7+N”工作格局。充分利用1個市級青年創新創業園區、2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7個縣級青年創新創業園區、N個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平臺陣地,加大對互聯網+”項目的孵化和扶持。(責任單位:團市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

43.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舉辦第四屆創青春達州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組織互聯網+”項目參賽,并進行指導和扶持;舉辦創業沙龍、項目投融資對接會等交流活動,幫助互聯網+”項目發展壯大。(責任單位:團市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

44.支持互聯網+”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四川青年創業促進計劃(SYE)在達州實施,向符合條件的互聯網+”申報項目發放為期3年的3-10萬元免息、免擔保、無抵押的創業扶持貸款,提供一對一創業導師陪伴式輔導。(責任單位: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團市委)

(十二)互聯網+”政務。(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

45.加快建設市級政務云平臺。在市級云計算中心的基礎上加快政務云平臺建設,做好與省級政務系統信息基礎設施的對接,按照《達州市市本級政府性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要求,逐步開展市級部門(單位)信息應用子系統向政務云平臺遷移工作。(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財政局)

46.加快推進行業間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市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建立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推進全市工商、稅務、工程建設、食品藥品監管、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醫療衛生、電子商務、教育科研等行業間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和政務信用信息的交換共享,著力構建上聯國家、省,覆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的信用信息交換共享體系。(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十三)夯實互聯網+”產業發展基礎。(牽頭單位:市經信委、市規劃局)

47.全面落實光纖到戶國家標準。貫徹《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實施工程設計規范》(GB50846—2012)及《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實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847—2012),落實《達州市城鄉規劃局等4部門關于全面貫徹落實住宅小區和住宅樓光纖到戶規范標準的通知》(達市規發〔201617號),定期開展工作會商和督促檢查,嚴格執行三同時(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責任單位:市規劃局、市經信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達州市通信發展辦公室)

48.全力推進貧困村通信網絡覆蓋。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任務,強化施工組織,扎實做好全程協調服務;嚴格督促檢查和考核驗收;全面完成308個貧困村通信網絡覆蓋任務?!藏熑螁挝唬焊骺h(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達州市通信發展辦公室〕

49.加快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創建。加強組織協調,嚴格檢查考核,深入貫徹落實《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達州市創建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實施方案的通知》(達市府辦函〔201662號)各項舉措,全面完成年度家庭固定寬帶用戶、高速無線網絡傳輸多媒體內容長期演進項目(3G/LTE)用戶發展任務。(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達州市通信發展辦公室)

50.持續推進寬帶鄉村工程實施。加強協調指導,嚴格標準要求,持續深入推進《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達州市寬帶鄉村工程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達市府辦〔201511號)各項舉措落實到位,全面完成年度多運營商網絡覆蓋任務。(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達州市通信發展辦公室)

51.深入開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加強督促指導,嚴格實施標準,分期分批大力推進試點項目建設,全面完成272個未通村、266個升級村電信普遍服務目標任務。〔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達州市通信發展辦公室〕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互聯網+”工作領導小組月調度、季會商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收集匯總一次工作推進情況,領導小組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協調會,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細化工作方案,對重點工作進行責任分解和時間安排,逐項抓細抓實。

(二)加強對接爭取。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與國家、省級有關部門的溝通對接,全力爭取各級對互聯網+”工作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尤其要在云計算中心、能源信息管理系統、網絡醫療服務試點、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寬帶鄉村工程等重點工作方面,爭取國家和省的傾斜支持力度。

(三)加強培訓宣傳。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互聯網+”工作的教育培訓力度,把互聯網+”戰略意義、互聯網+”發展路徑、互聯網+”重點領域等作為培訓重點,不斷提升干部群眾的互聯網思維和技能。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移動互聯網平臺,加大對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的宣傳報道,提高互聯網+”工作的社會認知度。

(四)加強督查督辦。圍繞互聯網+”工作提出的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明確實施責任,建立考評制度。市政府督查室、市發展改革委要強化督查督辦,定期通報工作推進情況,確保互聯網+”工作各項重大舉措、重點項目落實落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xxx|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挡|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国产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和僧侣的交行之夜樱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九九全国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18观看免费永久视频| 青娱乐在线播放| 爆乳美女脱内衣18禁裸露网站|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 日本最新免费网站| 天天想你电视剧|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免费少妇a级毛片人成网|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97在线公开视频| 艹逼视频免费看| 欧美高清在线视频在线99精品|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污视频| 国产一区韩国女主播|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2020|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男女乱婬真视频|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免精品费网站 | 极品丰满美女国模冰莲大尺度|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免费视频二|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视频网站在线www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