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相關部門:
為加快推進全市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效益,確保春季農業生產用水需求,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明確目標任務
全市修復水毀水利工程1450處,灌區渠道(含排灌渠)清淤排障1250公里,工程蓄水45000萬立方米。
二、突出工作重點
(一)水毀修復工程。對暴雨洪災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水毀水利工程,各地要認真編制修復方案,抓緊組織實施,確保2016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工作。
(二)咽喉疏通工程。堅持把灌區渠道“卡脖子”疏通和“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設作為當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點,有效整合涉水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確保2016年4月底前灌區渠道疏通率達到100%、灌區“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設進度達到90%,最大程度增加有效灌溉面積。
(三)渠道清淤工程。堅持政府牽頭、分級負責、任務到鄉(村)、責任到人,組織灌區受益農戶大規模開展渠道清淤工作,確保2016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渠道清淤任務。
(四)蓄水保水工程。及時制定工程蓄水具體措施和辦法,抓住降水過程,及時引水入庫、入塘、入堰、入池,增加工程蓄水量;科學管好現有水源,春灌期間嚴禁棄水發電、空庫捕魚等非灌溉用水活動,為今年大春生產備足水源。
三、強化工作保障
(一)精心組織實施。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認真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統籌安排相關工作。各地水務部門要強化工作責任意識,加強技術指導,強化質量監管。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多方籌集年度農田水利歲修資金,切實增加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保障水利工程水毀修復、渠道清淤排障資金需求。要有效整合涉水項目資金,對重點項目進行傾斜,切實發揮項目資金聚合效應。
(三)加強工程管護。要加快推進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逐處明晰產權和落實管護責任,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系。要積極引導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用水協會、合作組織、受益農戶等多方參與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群眾主體地位。
(四)強化督促檢查。市政府督查室要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對全市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進行專項督查,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附件:達州市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任務分解表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2月26日
附件
達州市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及渠道清淤排障工作任務分解表
縣(市、區) | 水利水毀工程修復(處) | 灌區渠道清淤 (公里) | 水利工程蓄水 (萬立方米) |
通川區 | 120 | 100 | 2200 |
達川區 | 260 | 250 | 9000 |
萬源市 | 180 | 90 | 700 |
宣漢縣 | 240 | 200 | 6600 |
大竹縣 | 240 | 250 | 11800 |
渠 縣 | 250 | 200 | 7100 |
開江縣 | 150 | 140 | 7400 |
達州經開區 | 10 | 20 | 200 |
合 計 | 1450 | 1250 | 4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