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
主管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出版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編輯室
地 址 達州市通川區永興路2號
電 話 0818-3091434
郵 編 635000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達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14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達市府辦〔2014〕39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達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安排》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710

達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安排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川辦發〔201439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2014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安排如下:

一、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一)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認真組織實施《達州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全市16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并對綜合改革情況進行督導評估。(衛生局、財政局、市委編辦、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排在第一位的部門為牽頭部門,分別負責為各部門分別牽頭,下同)

(二)優化公立醫院規劃布局。編制《達州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5—2020年)》,完善衛生資源配置標準,優化結構布局,將區域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統一納入規劃,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位數達到5張的,原則上不再擴大公立醫院規模。(衛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負責)

(三)建立科學補償機制。完善、督促落實政府對縣級公立醫院符合規劃的投入政策和取消藥品加成后的補償政策。充分發揮醫療保險補償作用,醫保基金通過購買服務對醫院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予以及時補償。(衛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負責)

(四)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推進分級醫療制度,綜合運用醫療、醫保、價格等手段引導患者在基層就醫,推動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秩序。通過技術合作、人才流動、管理支持等多種方式推動建立基層衛生機構、縣級醫院和城市大醫院之間分工協作機制。完善醫保差別化支付政策,合理確定各級醫療機構的起付線和報銷比例。繼續推進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改革試點。社區(鄉村)醫生與居民契約服務試點地區簽約率達20%以上。(衛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負責)

(五)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綜合考慮取消藥品加成、醫保支付能力、群眾就醫負擔以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提高護理、手術、床位、診療和中醫服務等項目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降低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推進價格調整政策與醫保支付政策相銜接。(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負責)

(六)完善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采購機制。縣級公立醫院使用的藥品(不含中藥飲片)要依托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集中招標采購,同時允許縣級公立醫院根據實際進行不同形式的探索,進一步增強醫療機構在藥品招標采購中的參與度。推進高值醫用耗材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網上陽光采購和醫療器械采購網上監管。(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七)建立和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制定并落實院長任職資格、選拔任用、考核評價和問責獎懲等管理制度。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權力運行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獨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經營管理權。明確公立醫院舉辦主體,探索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決策監督機構。建立院長負責制,院長履行醫院日常運行管理職責。實行院長任期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完善院長收入分配激勵和約束機制。嚴格執行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到2014年底,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衛生局、市委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負責)

(八)建立適應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探索、建立適應醫療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嚴禁向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嚴禁將醫務人員獎金、工資等收入與藥品、醫學檢查等業務收入掛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九)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完善鼓勵中醫藥服務提供和使用的政策,加強縣中醫院和縣醫院中醫科能力建設。繼續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落實對中醫的投入傾斜政策。大力推進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積極開展中醫藥強市專項行動。(衛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二、以擴增醫療衛生資源為抓手,積極推動社會辦醫

(十)調整準入政策。拓展社會辦醫空間,實行非禁即入。減少審批環節,公開審批程序和條件,提高審批效率。推進政府辦醫院改制試點和國有企業醫院改制試點,著力在調整存量、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取得突破。推動境外國外符合資質的醫師來達州執業。(衛生局、發展改革委、商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十一)優化社會辦醫政策環境。落實社會辦醫促進工程實施意見,積極推動社會辦醫在土地、投融資、財稅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并向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投向醫療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傾斜。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社會保險定點、重點專科建設、職稱評定等平等政策,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放寬對營利性醫院的數量、規模、布局以及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的限制,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做大做強。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十二)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進一步簡化程序,推動醫務人員保障社會化管理,消除阻礙醫師有序流動的不合理規定,完善鼓勵多點執業的政策措施。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衛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負責)

三、以提升醫療保障水平為重點,扎實推進全民醫保體系建設

(十三)繼續做好擴面提標工作。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三項基本醫保參保(合)率穩定在98%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320元;個人繳費同步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3%75%以上,嚴格控制自費和昂貴藥品、醫用耗材使用,進一步縮小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之間的差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財政局分別負責)

(十四)提高醫保管理服務水平。按照國家、省上統一部署推進城鄉醫保制度整合。加快推進支付方式改革。積極推動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商的談判機制和購買服務的付費機制。年底前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市委編辦分別負責)

(十五)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加強城鄉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工作。醫療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醫療費用救助比例達到60%。做好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和醫療救助等制度間的銜接,發揮好各項制度的整體合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民政局分別負責,財政局參與)

(十六)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推進商業保險機構參與經辦各類醫保服務。加快發展醫療責任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提供醫療意外保險、兒童保險等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局負責)

四、以打基礎、強基層、建機制為導向,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

(十七)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繼續擴大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覆蓋面,提高二、三級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加強基本藥物配送和回款管理,嚴格落實市場清退制度,保障基層用藥需求。加強基本藥物使用督導。(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十八)建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對臨床必需但用量小、藥效好、市場供應短缺的藥物,采取多種方式確保供應。完善短缺藥品儲備制度,重點做好傳染病預防、治療藥品和急救藥品類基本藥物供應保障。(食品藥品監管局、衛生局負責)

(十九)進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法人主體地位。全面落實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競爭性用人機制。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辦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強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鼓勵引入第三方考核,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總量、財政補助、醫保支付等掛鉤。在平穩實施績效工資的基礎上,適當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合理拉開收入差距,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二十)加強基層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基層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力爭全市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率分別達到90%85%85%以上。招錄52名國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開展縣鄉聯動和鄉村一體化改革試點,擴大3+X模式。充分發揮基層衛生計生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公民健康素養中的積極作用。(衛生局、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人口計生委分別負責)

(二十一)穩定鄉村醫生隊伍。40%左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村衛生室承擔,考核合格后撥付相應服務經費,不得擠占、截留和挪用。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定點并實施一般診療費政策。落實鄉村醫生養老政策,采取多種方式,妥善解決好老年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和生活困難問題,同步建立鄉村醫生退出機制。(衛生局、發展改革委、市委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負責)

五、以專項整治為牽引,進一步規范藥品流通秩序

(二十二)規范提升藥品流通服務水平。采取多種形式推進醫藥分開,增強基層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和保障能力。開展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專項檢查,保障流通領域基本藥物質量。開展藥品購銷領域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醫藥代表非法銷售藥品行為,有效遏制藥品流通領域的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實施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規定。(衛生局、發展改革委、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二十三)加強藥品價格管理。健全藥品價格信息監測制度,加強藥品價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改革藥品價格管理方式,完善進口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管理。(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六、以強化監管為手段,統籌推進相關改革工作

(二十四)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制度。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35元,落實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加強績效考核和日常管理。重點做好流動人口以及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推進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進一步強化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人數分別達到40萬和16萬以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達到70%以上。0—3歲兒童、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30%。(衛生局、人口計生委、財政局、發展改革委負責)

(二十五)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處方點評和單病種控費,引導醫療機構規范診療行為和主動控制成本,制止開大處方、重復檢查、濫用藥品等行為。加強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價格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醫療機構亂收費行為。(衛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二十六)加強衛生信息、科技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面向基層、偏遠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制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計劃。研究實施縣級公立醫院設立專科特崗計劃。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衛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二十七)加強監督考核。落實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嚴肅查處收受“紅包”、回扣、過度醫療等行為。完善和加強面向社會的行風測評,建立信息公開、社會多方參與的監管制度。研究制訂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指導文件。加快發展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衛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

七、加強組織領導,營造推進醫改的良好氛圍

(二十八)加強對醫改工作的領導。目前,醫改工作正處于關鍵時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充分發揮醫改領導小組的作用,研究制定常態化的醫改工作機制,做到機構不能拆,人員不能減,工作不能散。醫改成員部門要明確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做到工作有人分管,具體事情有人做。各縣(市、區)進一步加強醫改工作隊伍建設,保證工作經費,確保醫改工作順利推進。

(二十九)加強輿論宣傳。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做好醫改政策解讀。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及時向社會通報醫改進展成效,深入宣傳典型經驗和先進人物,調動各方特別是醫務人員參與醫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十)加強統籌協調。醫改領導小組成員部門要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各縣(市、區)要層層細化分解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要發揮醫改辦統籌協調作用,提高推進改革的協調力和執行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www|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美国人与动性xxx播放| 91丨九色丨蝌蚪3p| 久久亚洲综合色|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无敌影视手机在线观看高清|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污污的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国产人妖ts视频在线观看| 99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三级电电影在线看|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香港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欧美性生恔XXXXXDDDD|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 国产在AJ精品|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美女的胸www又黄的网站|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中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精品你懂得| sao货水真多好浪好紧视频|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真实调教奇优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黄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