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相關部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2〕58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的意見》(川辦發〔2014〕21號)精神,為切實加強我市林木種苗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種苗生產基地建設
各地要切實加強種苗生產基地建設和苗圃分類指導,以生產城鎮綠化大苗和觀賞苗木、花卉為主的苗圃要積極推向市場,對以生產生態苗木和經濟林良種苗木為主,保障生態環境建設和民生林業發展苗木需求的苗圃,要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要把一些基礎條件好、技術力量強的苗圃建設成為保障性苗圃,充分發揮保障性苗圃在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啟動開展標準化苗圃建設工作,命名并掛牌一批標準化苗圃。全市力爭到2020年建成市級保障性苗圃1個,縣級保障性苗圃5個,基本實現生態林木種苗供給保障不出本市。
二、強化林木種質資源保護
各地要結合當地林木資源實際,制定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與保存利用中長期規劃,并于今年12月底前組織開展一次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對主要造林樹種、特有鄉土樹種以及珍稀瀕危樹種的林木種質資源加強收集保存,摸清本區域林木種質資源基本情況,制定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名錄,建立林木種質資源數據信息平臺和動態監測體系。同時,要強化現有良種基地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依托全市現有森林公園、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和苗圃,著手建立市級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庫。
三、加快林木良種選育進程
堅持常規育種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開展多方向、多目標的林木良種選育研究,加大木本糧油、生物質能源及珍貴樹種選育力度,培育一批高產、質優、高抗的新品種。加強林木遺傳測定,加快香椿、核桃、油茶等良種換代步伐,重點建設高生產力種子園、采穗圃,加快楠木、香樟、紅豆杉等林木良種基地建設,不斷提高良種品質,全市力爭到2020年建立3—5個林木良種基地,逐步構建起市及區縣林木良種生產供應體系。積極引導和鼓勵林木良種推廣使用,國家造林項目以及國有林業單位造林應當使用林木良種,鼓勵社會造林使用林木良種,全市林木良種使用率達75%以上。
四、加強林木種苗市場監管
要嚴格執行林木種苗生產許可、檢驗檢疫、檔案等管理制度,加強苗木質量監管,及時開展林木種苗質量抽查。要強化林木種苗管理機構行政執法職責,建立林木種苗行政執法制度,將林木種苗行政執法工作常態化,嚴厲打擊侵犯植物新品種種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種苗行為,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種苗市場秩序,促進公平、有序競爭,確保全市造林種苗合格率達95%以上。要建立林木種苗質量案件上報跟蹤制度,及時向市級種苗管理單位上報案件查處情況,并進行跟蹤檢查,定期向社會公布。
五、健全林木種苗社會化服務體系
要加強林木種苗生產供應預測預報和余缺調劑,推動種苗生產有序進行。要加強林木良種采收、加工、檢驗、貯藏管理,建立由市級林木種苗管理機構統一調劑的供應機制。要切實加快林木種苗信息平臺建設,加強種苗信息服務,引導種苗生產有序進行,防止種苗市場大起大落。同時,鼓勵發展林木種苗協會、林木種苗專業合作社等機構,加強行業組織服務與自律,充分發揮其協調、服務、維權、自律作用。
六、強化種苗工作措施保障
各地要切實加強對林木種苗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林木種苗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共同做好林木種苗管理與發展工作。要加快種苗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尚未成立林木種苗管理機構的縣(市、區)要盡快建立種苗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要依法將林木種子管理和執法監督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要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開展組織培養攻關,積極推廣無性系育苗、容器育苗、托盤育苗等實用技術。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林木良種補貼制度,并根據實際制定良種補貼政策。每成功選育一個優良品種,獲得省級以上認定的,有條件的縣(市、區)要建立林木良種補貼制度。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