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達州市2013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意見》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2月26日
達州市2013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和重要指示,采取有力措施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較大事故,降低事故總量,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現就2013年度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國發〔2011〕40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2〕35號),大力推進實施《達州市安全生產“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九個強化”和“九個著力”為工作重點,繼續降低事故總量,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較大事故,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總體目標
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確保不突破省政府下達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具體考核指標待省政府下達我市后,再另文分解下達);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有所下降,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三、責任目標
(一)2013年,全市杜絕重大和特別重大安全事故。
(二)遏制較大事故,全市較大安全事故控制在省下達控制指標內。
(三)最大限度減少各類生產傷亡事故,全年各類生產傷亡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指標之內。
(四)依法查處各類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和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事故在規定時間內結案率達100%。
(五)認真排查事故隱患,按期完成省、市政府公告下達的重大安全隱患和其他重大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六)完成省下達的安全社區建設目標任務。
四、工作重點
(一)強化十八大精神的學習貫徹,著力推進制度建設和責任落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領會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強化公共安全體系和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目標任務,按照《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國發〔2011〕40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2〕35號)相關要求,嚴格執行各級政府安全生產“一把手負責制”、“一崗雙責”和“一票否決制”,以及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負責制。制定《達州市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管理考核辦法》,健全全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和考核評價體系。探索安全生產工作獎懲機制,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管,全面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的專業監管、行業管理和指導職責。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二)強化“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著力維護良好的安全生產秩序。把“打非治違”作為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重要手段,作為解決安全生產根本問題的重中之重,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格按照“四個一律”要求,加大對企業生產、經營、建設中非法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將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相結合,與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相結合,與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相結合,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應急救援和安全文化建設相結合,統籌兼顧全面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強化宣傳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以安全文化建設為引導,強化全民安全意識。繼續抓好以“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競賽、“青年安全示范崗”建設等為載體的群眾性安全生產宣傳活動,創新宣傳方式,豐富活動內容,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大力開展企業全員安全培訓,重點強化高危行業和中小企業一線員工安全培訓。加強對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各級政府安全生產分管領導干部的安全培訓,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大力推動安全文化建設,大力宣傳、普及安全生產法律和安全知識,倡導以人為本安全理念,積極開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加強與主流媒體、重要網站的聯系溝通,拓展宣傳陣地,加強正面宣傳,在全社會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
(四)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著力提高安全監管效能。緊緊圍繞以道路、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為重點的交通運輸領域,以煤礦、非煤礦山為重點的礦山領域,以危險化學品為重點的工業領域,以公路、橋梁、鐵路市政工程和住房建設項目為重點的建筑領域,煙花爆竹和火工產品領域,以重大危險源、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部門和單位為主戰場,對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部位、危險場所、危險設施、危險環節進行全面排查和專項整治。
煤礦方面: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快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達市安辦〔2012〕65號),開展煤礦“六大系統”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組織開展對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礦井抽查驗收。組織對2012年未進行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的礦井進行鑒定,并組織專家審查后批復。抓好渠縣和通川區瓦斯治理示范縣及示范礦井的建設工作。
非煤礦山方面:強力推進金屬非金屬礦山礦產資源整合和整頓關閉工作,依法取締和關閉無證開采、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等各類礦山尤其是小礦山,推動整頓關閉工作向縱深推進,促進全市礦山開采安全有序健康發展。大力推進非煤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和地下礦山“六大系統”建設,大力提升非煤礦山的本質安全水平。
危化品(煙花爆竹)方面:扎實抓好危險化學品“兩重點、一重大”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大力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及儲存企業的技術改造工作,嚴格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做好高溫季節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停產相關工作,檢查停產措施落實情況。推進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和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標準化建設工作。督促企業進行達標改造,提高企業的基本安全條件。扎實做好危險化學品行業重大危險源備案及危險化學品登記工作。
(五)強化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著力解決安全生產突出問題。推進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繼續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突出重點企業、重點崗位和重點環節,進一步加大對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等行業(領域)的隱患排查治理。按照分級管理、分級督辦的原則,進一步完善隱患治理分級掛牌督辦制度。對各類整治難度大、危險性高、容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的重大事故隱患進行全面梳理建檔,分級進行掛牌公布,嚴格落實責任,集中攻堅整改,解決一批“老大難”問題。對于不按要求整改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取締關閉。強化職業危害申報工作,督促用人單位按規定申報職業危害項目。強化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建立完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制度及職業衛生責任制。
(六)強化職業危害安全監管,著力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嚴格執行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認真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深入落實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切實抓好煤(矽)塵、熱害、高毒物質等職業危害防范治理。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嚴格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未提交預評價報告或預評價報告未經審核同意的,一律不得批準建設;對職業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整改,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予以關閉。
(七)強化科技興安,著力夯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強化政府投資對安全生產投入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督導企業確保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完善落實工傷保險制度,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加快國家規定的各項安全系統和裝備建設,提高生產安全防護水平;積極推廣應用安全性能可靠、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加大高危行業企業重組力度,進一步整合浪費資源、安全保障低的落后產能,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標準、職業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加強安全人才和監管監察隊伍建設,加強在崗人員業務培訓,進一步充實基層監管力量,改善監管監察裝備和條件,創新安全監管監察機制,提高安全監管監察能力。
(八)強化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建設,著力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快推進市礦山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加大重點行業領域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力度,完善應急救援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預報預警聯合處置機制,加強部門的協調配合,嚴防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建設,強化應急物資和緊急運輸能力儲備,提高應急處置效率。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落實市、縣、企業三級安全生產預案報備制度,加強企業預案與政府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切實提高事故救援實戰能力。企業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在遇到險情時,要按照預案規定,立即組織停產撤人。
(九)強化安全生產行政問責,著力從紀律上保障安全發展。加強安全生產考核控制指標執行情況、較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的監督考核,加大各級領導干部政績業績考核中安全生產的權重和考核力度。年度內發生1起重特大安全事故或者發生3起較大安全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年度內安全生產事故總死亡人數突破年度控制考核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年度內煤礦死亡人數突破年度控制考核指標的,在年終綜合目標考核時降等排位。年度內發生2起及以上較大安全責任事故的,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到市政府述職并向市政府作出書面檢查。認真落實事故查處分級掛牌督辦、跟蹤督辦、警示通報、誡勉約談和現場分析制度,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查找安全漏洞,完善相關管理措施,切實改進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