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四川省公民獻血條例》及《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無償獻血工作的通知》(川辦發〔2012〕51號)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市無償獻血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切實增強對無償獻血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無償獻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保障全市臨床用血、確保血液質量安全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疾病的重要舉措,是關系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問題。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級各部門要以促進無償獻血工作和保障血液安全為目標,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認識抓好無償獻血和血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要從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預防控制重大傳染病的高度,切實加強對無償獻血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充分保障無償獻血工作經費,嚴格規范無償獻血專項資金管理,妥善解決無償獻血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依法將無償獻血和血液管理工作納入公共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做到政策措施到位、職責任務到位、目標管理到位。
二、明確目標,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
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無償獻血工作主要目標是:確保全市臨床用血100%來自自愿無償獻血,成分輸血占臨床用血的90%以上;血液質量安全監管覆蓋率達100%;“四個轉移、一個延伸”(由指令性計劃指標獻血向無指標的自愿獻血轉移,一次獻血向多次獻血轉移,一次獻血200毫升向400毫升轉移,臨床用全血向成分輸血、自體輸血轉移;無償獻血工作從城市向農村延伸)比例不斷提高;自愿無償獻血者招募率不斷提高;建立健全從采供血機構到臨床用血機構的全程服務管理網絡;全市公民無償獻血知曉率達90%以上。
各級獻血工作機構要做好無償獻血的總體規劃、時間安排和無償獻血者招募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積極組織公民自愿獻血,達到“一方血源保一方用血”,確保我市血液供需平衡。市級各部門(單位)要組織職工踴躍參加無償獻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職盡責,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全力以赴、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共同推動無償獻血工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三、強化宣傳,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無償獻血意識
各地各部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無償獻血宣傳,大力弘揚“無償獻血、奉獻愛心”的人道主義精神,把向農村地區延伸和面向廣大青年宣傳作為重點,強化獻血知識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的無償獻血觀念,提高全民參與意識。
各地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開展無償獻血公益宣傳,引導包括農村和社區居民在內的廣大群眾自愿參與無償獻血。各地各部門(單位)要積極開展無償獻血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獻血法》,普及獻血的科學知識,激發全社會參與無償獻血的積極性,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各級獻血工作機構要通過專題講座、圖片展覽等形式宣傳無償獻血的意義和相關血液生理知識;衛生部門要積極開展無償獻血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咨詢服務,并為其他部門(單位)開展宣傳活動提供支持;教育部門要不斷提高在校學生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各新聞媒體要在重要版面和黃金時段免費刊登、播放無償獻血公益廣告。
四、健全機制,全面提升無償獻血工作水平
(一)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各地各部門(單位)要建立健全血液供應預警響應體系和血液保障應急預案,在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嚴重自然災害等重大事件而引起的臨床用血量大幅增加、血液庫存量低至最低庫存量以下、急需大量稀有血型血液等情況時,及時啟動血液供應應急響應,積極做好醫療急救用血和備用血的組織協調工作,保障緊急用血需求。同時,對影響采供血工作的各種因素進行科學研判,采取有效方式,減少自然環境、天氣變化、特殊時間段等客觀因素對無償獻血的影響,加強應急獻血儲備隊伍和稀有血型隊伍建設,避免出現血液供應緊張狀況,全力保障臨床血液供應。
(二)積極發展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縣(市、區)政府要努力探索自愿無償獻血者應急招募的激勵機制,努力建立一支無償、健康、穩定、預約的自愿無償獻血者隊伍,基本滿足本地區醫療、急救用血需要,提高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血液保障能力。要將無償獻血宣傳與招募工作有機結合,建立健全招募工作制度,加強對招募工作的培訓,重點做好固定和成分獻血者隊伍的招募工作,培養和發展志愿者積極分子。
(三)建立健全采供血服務網絡體系。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建立和完善采供血服務網絡,建立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模式,加強采供血機構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進一步優化采供血和臨床用血服務流程及血液雙倍費退辦流程,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要繼續做好愛心獻血屋的運行和管理工作,為廣大無償獻血者提供安全、衛生、便利、溫馨的無償獻血環境。市中心血站要進一步加強采供血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獻血服務能力,改善獻血服務環境。通過拓展無償獻血服務模式,加強無償獻血隊伍建設,形成由隨機獻血向預約固定獻血轉變,流動獻血和固定獻血相結合,街頭動員和社區、學校、企業、農村動員相結合的多重工作模式。
五、加強監管,著力提高安全科學合理用血水平
按照“政府主導、齊抓共管”的原則,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獻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條例》和《四川省公民獻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繼續加強和改進執法工作,完善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社會監督、綜合治理的血液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建立有效的監督程序和制度,依法加強采供血管理,定期開展對采供血機構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的督導檢查。對存在的隱患和問題要加強暗訪督查,對可能造成后果的不規范管理問題要及時追蹤,堅決打擊和杜絕違法采供血液行為。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樹立質量管理意識,推進血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從獻血者招募、固定獻血者管理到血液采集、檢測、制備、儲存、運輸、應用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完善質量安全持續改進措施。要嚴格規范采供血工作秩序,狠抓采供血機構執業行為檢查,重點強化血液采集、儲存、供應、使用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加強對一次采供血器材使用后的無害化毀型和有關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的消毒等重點工作的監督檢查,防止傳染病的醫源性傳播。要嚴格規范醫療機構用血行為,堅決杜絕醫療機構非法自采自供血液事件發生。要繼續實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資格驗收準入和應急用血的統一調配管理,對已取得臨床用血準入資格的醫院,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使用血液并不得擅自轉讓血液給其他醫院使用。同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醫療用血單位要嚴格按照《獻血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加強臨床用血管理與監督,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工作規范及合理用血評價機制,廣泛開展臨床科學、合理用血知識培訓,倡導醫療機構積極穩妥開展自身儲血、自體輸血和血液替代治療等技術,提高科學合理用血水平。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血液制品以及采供血器材的生產、準入、銷售的監督管理,杜絕偽劣血液制品和輸血器材流入市場。各級司法、公安部門要加大防范和打擊血液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力度,嚴厲打擊“血頭、血霸”。各級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采供血工作中侵害群眾利益和以權謀私等違法違紀行為,對失職瀆職、監管不力造成重大醫療事故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