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2013年6月28日第4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7月8日
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
工作方案
2013年,我市被列為全省第二批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試點城市。為加快推進我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培育和提高中小企業信用意識,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發揮信用信息服務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中的重要作用,加大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力度,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按照中央、省有關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要求,遵循科學發展觀和“政府引導、人行牽頭、各方參與”的原則,以“培養企業信用意識、健全企業財務制度、構建良好銀企關系、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為目的,通過建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服務政府、輔助銀行、助推企業”的作用,逐步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懲戒”的信用激勵與約束機制,不斷優化全市金融生態環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推進解決全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二)工作目標:2013年建成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數據庫、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服務網、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網絡平臺,并上線使用,實現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功能,構建適合我市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和優秀中小企業篩選推薦機制。通過持續引導扶持,激勵金融機構創新中小企業授信工作,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利用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試點。廣泛開展信用知識宣傳,引導中小企業規范經營管理,提高信用意識,建立信用激勵與懲戒制度,有效改善中小企業信用環境。力爭到2015年,新培育誠實守信中小企業1000戶,幫助誠實守信中小企業實現多渠道融資。通過發行企業債、區域集優債和企業上市,實現直接融資。
二、重點工作
以建立“一庫二網”、“四項機制”為主要工作,切實抓好我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打造良好的信用生態環境。
(一)建立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數據庫。在人民銀行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基礎上,集中采集、收錄全市中小企業基礎信息、經營信息、金融信息和稅務、司法、水電氣等重要信息,及時更新、清洗、歸納、整理,形成數據詳實、更新便捷、統計權威、評級準確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數據庫。
(二)建立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服務網。依托政府黨政網,建設開通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服務網,設置工作動態、政策法規、金融守信紅名單企業與重點培育企業名錄、經驗交流、數據上報和下載等核心模塊,實現市級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定期網上報送信息資料,更新全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通過信息的監測、分析,形成我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分析成果,并在服務網上予以公布,幫助社會各界科學運用分析結果,促進工作開展,規避相應風險。
(三)搭建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網絡平臺。按照“政府引導、人行牽頭、多方參與”的原則,充分利用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平臺作用、登記公示系統的權屬保障作用,創設應收賬款權利憑證,搭建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網絡溝通平臺。運用動產融資登記公示系統,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發展動產融資業務,擴大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和融資覆蓋面,不斷改進和提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四)抓好“四項機制”建設
1.建立健全信用信息采集與更新機制。市政府金融辦、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負責研發中小企業信用信息輔助管理系統,將分散在各部門的企業信息進行采集整合,建立信息批量采集與定期更新的工作機制。在充分考慮各部門要求、金融機構業務需求以及支撐信用評價所需信息的基礎上,將中小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內容確定為金融數據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涉案企業判決與執行信息、企事業單位基本信息和財務報表四個方面。人民銀行、外管局、銀監分局負責相關金融數據的審核報送;市科技局、公安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環保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住房公積金中心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各自職能范圍內的行政管理信息的報送;法院負責涉案企業判決與執行信息的報送;市經信委、商務局、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農業局、交通運輸局、文廣影視局、旅游局、教育局、衛生局、國資委、郵政局等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行業主管范圍內的企事業單位基本信息和財務報表的報送。上述信息經市級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審核后,通過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服務網定時上報,由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負責匯總、整理、審核,并加載至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數據庫。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負責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數據庫的管理維護,提升數據庫的信息服務功能。
2.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服務與使用機制。一是實現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共享。科學、高效地整合利用所征集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不斷完善“一庫二網”,實現單個和批量企業查詢、按條件批量篩選企業等功能,以滿足各部門及金融機構的各類需求。二是建立信用評價體系。結合轄區內金融機構業務實際,依托“一庫二網”,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整合信息,考慮行業風險敏感性,從行業政策、企業經營狀況、獲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等多角度、多維度監測分析,建立一套適合我市實際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三是開展誠信企業培育優選。建立中小企業培育扶持庫,定期將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情況和相關信息反饋給相關行業部門、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實現行業主管部門對優選出的誠實守信、成長性好企業的動態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的利用,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提高信貸決策效率;推動企業優化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提高發展能力。
3.建立健全信用結果運用和激勵機制。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先安排誠信企業參加銀企對接,引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抵押方式,優化信貸業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鼓勵各銀行金融機構抓好金融創新試點與中小企業融資扶持計劃的銜接,通過各種途徑加大對于納入中小企業融資扶持庫企業的支持力度,切實解決其融資難問題。對誠信企業靈活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供應鏈稅款返還擔保、股票股權質押、保單質押等多種金融服務,并在貸款門檻、貸款額度、貸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傾斜。二是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通過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財政貼息機制,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發揮財政杠桿對貸款投放的撬動作用,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和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構建有利于誠信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三是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綜合運用資本注入、風險補償和獎勵補助等多種形式,提高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鼓勵企業、信用中介、行業協會等多方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增級服務,進一步豐富“信用組合”手段。引導中小企業利用應收賬款、不動產、股權質押、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擴展可擔保物范圍。四是加強對中小企業公司治理、財務管理、技術咨詢等培訓和輔導力度,提升企業經營和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信用宣傳與培育機制。一是建立信用宣傳長效機制。各有關部門要開展行之有效的信用教育和宣傳工作,廣泛利用媒體、教育、文藝活動等多種形式,聯合開展誠實守信教育,普及現代市場經濟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識,加大輿論宣傳和監督力度,建立長期有效的信用宣傳機制。二是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對于失信企業,通過行政性懲戒、司法性懲戒、市場性懲戒及信用信息的廣泛傳播形成社會性懲戒,形成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被動”的失信聯防機制。三是健全守信受益機制。對于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在市場監管、政府采購、稅費繳納等方面給予政策性鼓勵,金融、商業和社會服務機構可在授信額度、市場準入等金融服務和有關社會服務方面給予優惠或便利。四是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對于信用記錄出現瑕疵的企業,允許其通過實施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等措施,恢復企業信用,通過規定的考核和評價后,獲準提前解除失信行為公示和市場禁入等限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研究制定創建工作總體方案,擬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推進試驗區建設工作中的問題,指導、督促、檢查有關政策措施的落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負責試驗區建設的日常工作,各相關部門確定一名聯絡人員為辦公室成員。
(二)明確職能職責。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負責匯總、整理、審核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負責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一庫二網”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積極構建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信用信息的分析利用及共享服務,為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持。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工商局等職能部門要根據實際,優化中小企業成長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中小企業成長扶持具體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協調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公司和小貸公司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通過搭建多渠道、多形式、可持續性的政銀企融資推薦對接平臺,共同開展中小企業融資培育計劃。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充分依托企業征信系統和輔助系統,開展適合我市實際和中小企業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提高中小企業信貸營銷和決策效率。
(三)落實工作責任。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是市政府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各成員單位要依據本工作方案,明晰工作責任,抓好工作落實,提高試驗區相關工作落實的質量和效率,合力構建高效、務實的協調聯動機制,保障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的有序、順利推進。堅持“誰報送、誰負責”的原則,各信息報送責任單位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報送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按時按質完成好信息報送工作。信息報送責任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信息報送的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信息報送的第二責任人,信息報送員為信息報送的具體責任人;報送信息需由各報送單位分管負責人簽發,并加蓋本單位公章,以確保報送信息的真實、完整。
四、工作安排
(一)工作啟動階段(2013年1月1日——6月30日)。建立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工作方案,開展相關宣傳和業務培訓,印發系統信息采集更新、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制定利用系統開展金融監測工作的相關制度。
(二)工作推進階段(2013年7月1日——10月30日)。采集、審核、清洗、整合轄區內中小企業信息,開展數據清洗和整合工作。搭建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服務網,實現信息共享、數據報送等功能。搭建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網絡溝通平臺,運用動產融資登記公示系統,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發展動產融資業務。
(三)工作深化階段(2013年11月1日——2014年2月28日)。利用系統監測分析功能,初步實現生成各類固定和自定義報表,提供各類監測分析結果,定期向成員單位通報金融支持中小企業及實體經濟發展情況。篩選2013年度金融培育企業名單,啟動金融培育工作,整合金融和地方資金、政策資源,采取多種措施,構建有吸引力的信用激勵機制。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政銀企融資推介活動,進一步宣傳和擴大試驗區社會影響。
(四)鞏固完善階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12月30日)。建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的長效機制,確保“一庫二網”順利、高效運行。查漏補缺,鞏固工作成果,分類整理檔案,撰寫工作總結。
附件: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達州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
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胡 杰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李 龍 市政府副秘書長
肖啟義 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行長
汪志德 市政府金融辦主任
成 員:李 鈞 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李 華 市發展改革委稽查辦主任
王齊華 市教育局紀委書記
劉貴權 市科技局副局長
王 可 市經信委副主任
吳蜀駿 市公安局副局長
熊 波 市財政局副局長
陳 健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楊躍華 市環保局副局長
劉 智 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紀委書記
王樂剛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王良平 市農業局副局長
曹 益 市商務局副局長
曾 軍 市文廣影視局副局長
王國慶 市衛生局副局長
梁 浩 市國資委副主任
甘渠良 市國稅局副局長
謝 慶 市地稅局副局長
吳 波 市工商局副局長
陳 林 達州質監局副局長
韋德安 市旅游局副局長
張英東 市郵政局副局長
常中全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何愛云 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紀委書記
戴仲成 達州銀監分局副局長
張正位 農業發展銀行達州分行行長
張俊國 工商銀行達州分行行長
刁 陽 農業銀行達州分行行長
段曉輝 中國銀行達州分行行長
趙登山 建設銀行達州分行行長
朱光瓊 達州市商業銀行董事長
王德平 達州市農村信用聯社理事長
鄧明武 郵儲銀行達州分行行長
張桂興 恒豐銀行達州分行行長
楊 山 成都農商行達州分行行長
龔 琳 南充市商業銀行達州分行(籌)負責人
吳國建 宣漢誠民村鎮銀行行長
賈 穎 大竹渝農商村鎮銀行行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負責處理日常工作,何愛云兼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