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單位):
市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3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6月25日
關于2013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
市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
為貫徹落實省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3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根據市紀委三屆三次全會和市政府廉政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2013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和省紀委十屆二次全會、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標本兼治、糾建并舉,突出重點、整體推進,認真落實中央加強作風建設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和市委市政府十一項規定,著力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大力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切實維護民生民利,為加快建設川渝鄂陜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專項治理
1.強化涉及民生的資金物資項目管理使用情況監督檢查。加大“4.20”蘆山強烈地震捐贈資金物資接收、管理、撥付、配送情況監督檢查力度,突出公開公示,確保操作陽光、管理到位、劃撥配送及時和款物安全。加大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工作監督檢查力度,督促主管部門制定扶貧項目實施指導意見,規范項目實施行為;嚴格執行招標投標、公開公示、竣工驗收、審計檢查和縣級財政報賬等制度;創新監管方式,總結推廣一些地方開展扶貧資金項目信息化監管工作經驗;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充分發揮項目所在地鄉(鎮)紀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群眾監督員的監督作用。督促主管部門加強對新農合、城鎮醫保、救災救濟和教育、涉農等領域政府專項資金及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的監管,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2.強化教育領域亂收費問題專項治理。督促主管部門清理教育收費文件,糾正越權設立收費項目和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問題。以城市為重點集中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問題,嚴格執行公辦普通高中招生“三限”(限人數、限錢數、限分數)政策。堅決制止公辦學校及教師舉辦或參與舉辦升學培訓班、課外輔導班、特長班等各類收費補習班。嚴格執行中小學征訂、使用教輔資料的相關規定,堅決糾正違規征訂、使用教輔資料行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弘揚師德典型、抵制不良風氣;規范幼兒園收費行為,合理確定學前教育收費標準。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教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3.強化醫藥購銷監管和醫德醫風建設。督促主管部門認真履職,推動我市醫改“十二五”規劃和2013年度重點工作落實,加強對醫改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繼續推動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和醫療機構收費票據使用情況專項治理,重點整治醫藥購銷中虛開、假造發票等違法行為及其背后隱藏的商業賄賂問題。完善網上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機制,推動進口藥等六大類藥品降價,推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推動“陽光用藥”電子監察。開展衛生系統行風專項整治工作,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完善醫德醫風考評機制,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嚴肅查處濫檢查、大處方、亂收費、索要和收受紅包、回扣等問題。
4.強化涉農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督促主管部門深化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加強涉農收費管理,落實收費公示制,糾正計劃生育、農民建房、水利灌溉、農機服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方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規范籌資籌勞行為,切實糾正利用“一事一議”等名義變相增加農民負擔問題。維護農民土地權益,糾正在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等環節發生的違背群眾意愿、與民爭利等問題。
5.強化違法違規征地拆遷問題專項治理。督促主管部門規范房屋征收行為,強化信息公開工作,嚴禁采取暴力、威脅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加大對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征用的監管力度,確保征地補償款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堅決糾正和查處違法違規征地、補償不到位、截留挪用征地補償款等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建立健全征地拆遷補償機制,保障被征地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對違法違規強制征地拆遷引發惡性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要嚴肅責任追究。
6.強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專項治理。鞏固集中整治工作成果。采取有力措施,重點糾正“不花錢、不請客、不送禮就不辦事”等問題。督促各專項治理牽頭單位全面履行牽頭責任,建立明規則、打破潛規則,建立健全監督檢查、考核評價、責任追究等制度。強力查處影響發展環境的典型案件,建立完善長效機制。
(二)深化治理其他領域不正之風。在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專項治理的同時,要繼續糾正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不正之風,督促主管部門完善安全監管責任體系,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切實糾正監管不力、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等行為。繼續糾正公務員考錄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中的不正之風,督促主管部門建立考錄和招聘監管工作機制,完善制度規定,規范相關程序,提高透明度,糾正查處“因人設崗”、暗箱操作、弄虛作假等行為。繼續糾正保障性住房建設、配置、管理等環節的不正之風,督促主管部門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監管制度,防止出現“關系戶”、“人情房”等現象。繼續糾正公路收費方面存在的問題,堅決防止“三亂”問題反彈。繼續糾正和查處金融、電信等公共服務行業直接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重點整治商業銀行在貸款過程中強制收費、搭車收費、只收費不服務或少服務以及電信領域違規收費、設置消費陷阱、惡意誤導消費者等行為。糾正政府部門中“公職”人員“占編制、不上班、吃空餉”等問題。
各地各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
(三)扎實推進政風行風建設
1.全面開展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關于“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的要求,對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開展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測評。健全測評體系,強化結果運用,推動政風行風測評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以基層站所和服務窗口為重點,繼續深化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努力解決推諉扯皮、辦事拖拉、效率低下以及“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問題。
2.強力打造《陽光政務》節目品牌。進一步完善電視、網絡、報刊、廣播“四位一體”的政風行風熱線模式,豐富熱線形式,充實熱線內容。規范完善話題收集審查、工作流程、訴求辦理、工作保障、工作考核等制度。強化現場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考核監督,把《陽光政務》打造成黨委和政府信任、人民群眾信賴、社會各界關注的時政熱線品牌節目。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和完善糾風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認真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必須管行風”原則,細化工作任務,明確目標責任,確保工作落實。各級糾風辦要加強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和下級糾風辦認真履行職責。
(二)健全制度,強化考核。要圍繞專項治理、政風行風建設、案件查處等重點工作,以日常檢查、年終考核、專項工作評估為主要內容,大力加強制度建設。督促相關部門建立健全涉及民生重大決策的風險評估機制和決策失誤問責制度,確保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建立健全監察、糾風和業務牽頭部門、協辦部門工作聯動機制,形成監督檢查整體合力。建立健全獎懲機制,把糾風工作落實情況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政府績效管理相結合。
(三)加強監督,從嚴查處。圍繞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工作,認真開展監督檢查,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層,及時發現和逗硬查處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不正之風案件,尤其要注重調查嚴重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和群體性事件背后的腐敗問題,嚴格問責,剎風正紀。對典型案件要公開曝光,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充分發揮警示、教育和震懾作用。通過查辦案件,查找問題,堵塞漏洞,切實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問題發生。
(四)總結調研,推動創新。要及時總結,準確把握工作規律,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和實踐需要。要堅持依法糾風,把握工作重點,突出工作成效。督促有關部門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引發不正之風的深層次問題,加強權力運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通過制度創新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調查研究,把理論研究、政策研究和實地調研相結合,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和有效做法。加強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預測和研究,努力把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