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近期,全省道路交通和煤礦領域接連發生多起事故,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竣。繼廣安市高速公路“8.2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攀枝花市“8.29”特別重大煤礦瓦斯爆炸事故之后,9月9日我市萬源市青花鎮永盛煤礦發生一起較大安全事故,暴露了全市安全生產存在的監管漏洞和薄弱環節,為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川府發〔2012〕29號)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切實抓好當前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現將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
一、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切實增強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當前,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首要政治任務。各地各部門務必保持清醒認識和高度警覺,從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正確審視形勢,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充分認識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舉一反三,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強化責任落實,以鐵的手腕和措施狠抓安全生產監管,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切實防止較大事故,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二、立即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針對近期事故暴露出的突出問題,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立即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重點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班組安全建設,規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嚴格執行企業領導干部現場帶班等制度,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對存在的事故隱患進行全面自查自糾,確保全面自查不留死角、強化整改不留隱患。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層層組織對本地、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進行全面檢查,對事故易發、多發的行業領域進行重點檢查,確保不漏一家企業、不漏一處隱患。對重大安全隱患,實行分級掛牌督辦,確保整改到位;對無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該停產整頓的堅決停產整頓,該取締關閉的堅決取締關閉。要進一步明確安全檢查的內容和方式,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明確檢查人員責任,建立健全檢查人員問責制度。
三、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
各地各部門要嚴格按照職責分工,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強化制度、規范運行,切實抓好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特種設備、民爆物品、消防、冶金、旅游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工作。
煤礦方面:扎實推動煤礦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調整優化煤炭產業結構,對災害嚴重、安全基礎差、產能落后、不具備改造條件的企業,堅決實施關閉。對現有資源整合煤礦重新進行審查,對不具備資源整合條件的煤礦提出明確的處理意見。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落實安全措施,落實采掘頭面審批和公示制度。審批部門必須嚴格安全準入條件限制。大力推進安全、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礦山建設,實現生產規?;?、采掘機械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安全信息化、生活設施人性化,徹底改變臟亂差的形象。
交通方面: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30號)和8月28日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采取強力措施,堅決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公安部門要深入持續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動,加強路面巡查執法,嚴把客運車輛、旅游包車、危險品運輸車出站、出城、上高速、過境“四關”,嚴查“三超一疲勞”、酒后駕駛、非法載客等嚴重違法行為。交通運輸部門要對運輸企業和營運車輛及駕駛人開展一次全面清理整頓,停業一批安全管理混亂的運輸企業,停運一批安全性能低下的運輸車輛,停駛一批達不到安全營運標準的運輸線路,停止一批法制意識淡薄駕駛人從業資格。各級海事部門和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渡口、碼頭的安全檢查,認真落實簽單發航制度,堅決取締非法渡口、非法渡運、無證經營、非客船載客等行為。
全面落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特種設備、民爆物品、消防、冶金、旅游等行業領域安全措施,切實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深層次問題,從源頭上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四、扎實推進“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各地各部門要對“打非治違”前期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梳理,認真查找不足和薄弱環節,繼續把煤礦企業假借技改整合進行非法違法生產建設、危險化學品企業未經“三同時”審查驗收合格擅自進行非法違法生產建設和擅自延長試生產時限、煙花爆竹企業未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擅自進行非法違法生產等行為作為打擊的重中之重,始終保持“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要嚴防已經取締的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單位“死灰復燃”,徹底消除隱患,不留后患。集中、公開嚴懲一批無視法律、無視監管、無視生命安全,特別是習慣性、頑固性和屢整屢犯、反復發生的嚴重非法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嚴肅追究責任,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堅決維護法律尊嚴。充分利用電視、互聯網、報紙、廣播等媒體,運用典型事故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發揮新聞媒體和輿論監督,堅決曝光各類非法違法行為。
五、認真落實“市包縣”、“縣包礦”責任制
認真落實各級政府煤礦安全監管責任,監督駐礦安全監管員履行監管職責,督促煤礦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整改各類安全隱患。督促各級政府嚴格執行“四個一律”關閉要求,不定期查訪,嚴防已關閉煤礦死灰復燃。包縣包礦領導要切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采取明查與暗訪、以暗訪為主的方式開展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要督促整改到位,督促相關部門和人員認真履職。對工作不到位、不履職、不盡職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問責。發生事故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六、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
按照“四不放過”和“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依法依紀嚴肅查處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及時公告事故調查結果,強化社會警示作用。凡因失職、瀆職和監管、檢查走過場造成生產安全事故或惡劣影響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并深挖細查事故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凡是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工作不盡職、不落實、不到位的,阻撓、干擾和影響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經查實,一律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事故多發、頻發地區的有關領導及企業負責人要加強約談;對事故發生單位一律實行停產,全面排查隱患,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能恢復生產。
市政府督查室、市安委會辦公室要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定期通報情況,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201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