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工作的通知》(川辦函〔2011〕17號)要求,我們及時編制完成了“達州市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現將有關內容報告如下:
一、概述
2010年,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公開、公正、規范、高效、便民”的基本要求,以依法公開、真實公開、規范高效、強化監督為原則,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制度,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做到了以公開增合力,以公開樹形象,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規范推進政府信息公開
1.注重主動公開。全市各級行政機關進一步加大了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力度,全年在政府網站主動公開各類信息21萬余條,其中市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公開58000余條。
2.注重及時公開。各級政府對發生的重特大事件以及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敏感信息,在第一時間及時向廣大市民公開相關信息。在抗擊洪災中,市政府科學預警,及時通過網站、電視、電臺、手機信息等渠道向廣大市民及時發布信息,有效預防和減少了洪災造成的損失,對維護廣大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3.注重定期公開。全市各級各部門對部分時效性較長的階段性工作信息確定了信息公開的時間節點,建立了公開流程,進行定期公開。在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過程中,政府門戶網站在醒目位置定期公開工程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
4.注重依法公開。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政府信息的依申請公開時,均按照《條例》和《辦法》規定,在受理后15個工作日內回復并辦理,做到了依法公開。全年無一件因依申請公開而引起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二)加強決策及落實情況公開
1.加強災后恢復重建信息公開工作。加強了對災后重建項目的監督管理,及時向社會公開了納入國家和省規劃實施的12個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項目的審批、招投標、投資進度和竣工驗收情況。同時公開了恢復重建的相關政策措施。
2.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信息公開工作。公開了《達州市“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方案》、《達州市2010年節能減排目標的意見》;公開了120個市重點項目推進、投資計劃實施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建立了新聞媒體、網站專欄等民生工程信息公開平臺,將九大民生工程相關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切實做到了“六公開”:一是政策公開,二是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公開,三是監督電話號碼公開,四是資金使用情況公開,五是工作進展情況公開,六是補助對象和標準公開。
3.大力推進行政決策過程公開。對全市新上經濟項目、城鄉規劃、土地出讓、工程招投標、國有及集體資產處置、資金分配等的決策程序、過程和結果都及時在相關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大力推進決策過程公開。完善重大決策專家咨詢和評估制度,2010年核準強制性招標的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標方案49個,規模標準以下比選項目審核備案28個,全市有271個項目進入市政務中心開標、評標,并全部在媒體上公開。
(三)積極推進財政信息公開
1.推進財政預算決算信息公開。2010年,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草案提交人大審議通過后,在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向社會進行了公開。2.推進部門預算信息公開。部門預算在提交人大審議通過后,市財政局將不涉密的部分按規定格式和內容向社會進行了公開。3.推進財政專項資金信息公開。對涉及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保、保障性住房等民計民生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公開。特別是對民生工程進展情況通過網絡、電視、報刊進行了公開。4.重視鄉鎮財務信息公開。對種糧農民糧食直補、綜合直補、家電汽車下鄉補貼、新型農機具補貼、救災資金、低保資金發放等做到了以村組為單位,由鄉鎮財政所工作人員規范張貼公示表,公示相關政策、標準和金額,并隨榜公布補助兌現的時間、操作的環節和要求農戶提供的證件,隨榜公布縣鄉直補辦咨詢電話、財政所電話及監督員名單,農戶有異議的可隨時反映,做到了補助政策公開透明,落實到位。
(四)切實加強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
公共企事業單位認真落實《達州市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實施辦法(試行)》,以強化為民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增強辦事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為切入點,努力實現辦事公開,主要從六個方面主動公開:一是公開部門和單位的職責權限、服務范圍和工作人員崗位責任;二是公開重大事項的決策方式、過程和結果;三是公開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相關政策;四是公開服務事項以及辦事依據、條件、材料、程序、時限、收費標準;五是公開辦事承諾、違諾責任及結果反饋;六是公開廉政建設情況。同時,部分公共企事業單位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制作便民服務手冊和相關申請書范本等擺放在窗口等方式,方便辦事單位和群眾查閱咨詢,為公眾提供透明、快捷、方便的服務。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通過政府網站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市政府網站主動公開各類信息21萬余條。其中,概況類1470余條,占0.7%;計劃總結類2730余條,占1.3%;法規公文類6300余條,占3%;工作動態類182700余條,占87%;人事類1680余條,占0.8%;“5·1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類3150余條,占1.5%;其他信息11970余條,占5.7%。各級政府網站重點從政府信息公開、辦事指南、互動交流三個層面增加了公開內容,拓展了服務范圍。規范完善了各級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后臺管理系統和網站服務系統,規范完善了政府信息采集、審核、報送、發布制度。
(二)通過《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實行贈閱制,全年共編輯出版十二期,每期發行2000余冊。刊登“規范性文件”8個、“市政府文件”63個、“市政府辦公室文件”70個、“市長筆談”4篇、“領導講話”3篇、“工作研究”25篇、“基層風采”8篇、“巴山渠水”240條、“巴渠文化”36篇。改進發行方式,擴大發行數量,向全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免費發放,在市內人群集中的場所設置免費發放點,讓群眾及時了解政府的政策、措施,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公報》與全省各市(州)及鄰省友好城市進行刊物交換。
(三)通過新聞發布會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年共召開新聞發布會6次,指導相關部門和單位召開新聞發布會、情況通報會10次,對涉及群眾關注的熱點內容都進行了及時公開、權威發布,正確引導輿論。市政府新聞發布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重新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達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制度的意見》,建立了選題商議制度和報道跟蹤制度。成功組織開展了醫患糾紛、拆遷糾紛、重大交通事故、煤礦安全事故等重大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為依法妥善處置、防止事態激化、建設和諧平安達州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四)通過陽光政務熱線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市、縣兩級開通了熱線節目,共開播327期,“一把手”上線率81%,受理群眾咨詢、訴求和建議2900余條(件),回復率100%,辦結率96.5%,群眾滿意率98%,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陽光政務”熱線節目得到了群眾的關注與認可,公眾參與熱情不斷提高。
(五)通過信息公開查閱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市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開設查閱點8個,全年接待人數1300余人次,查詢信息2200余條;在各級公開信息查閱中心開設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8個,全年接待人數3700余人次,查詢信息4000余條。
三、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全市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43件,其中市本級6件,各縣(市、區)37件。相關部門都及時、準確地提供了信息。其中:四川大學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的付賢禹要求公開2010年度達州市政府預算中教育支出的金額及所占財政支出的比例,達縣趙固法律服務所胡罡要求公開達州市及各縣(市、區)2009年度執行的職工工傷賠付標準和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各行業上年度平均工資等事項。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中心指導和督促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向申請人及時、準確提供了相關信息,得到了申請人的認可和贊譽。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在我市公民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中,相關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只收取了檢索、復制等成本費用,沒有收取其他費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全年沒有出現就政府信息公開提出復議、訴訟的情況。
六、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要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部分部門依法公開、主動公開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的深度有待進一步拓展;三是政府信息公開渠道有待進一步完善。下步工作中,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積極改進。一是進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創新政府信息公開方式方法,以取得實實在在的公開效果。積極拓展和完善公開范圍,有針對性地公開群眾和社會各界反映的突出問題和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二是進一步充實、調整、完善網站欄目和信息,確保政府門戶網站功能的科學性。三是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制度,對各部門辦理情況加大監督和指導力度。四是加強檢查指導,強化考核措施,用制度保證公開工作的經常化,進一步將政府信息公開引向深入,推向全面。
附件:2010年達州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統計報表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
2010年達州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統計報表
填報單位:(蓋章) 填報時間:2011年2月24日
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
本年度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含新增和變更)數量(單位:條) | 181000 | ||
其中 | 概況類信息數量(單位:條) | 1470 | |
計劃總結類信息數量(單位:條) | 2730 | ||
法規公文類信息數量(單位:條) | 6300 | ||
工作動態類信息數量(單位:條) | 182700 | ||
人事類信息數量(單位:條) | 1680 | ||
“5·1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類信息數量(單位:條) | 3150 | ||
其他類信息數量(單位:條) | 155865 | ||
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
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單位:件) | 43 | ||
其中 | 本年度已辦結申請件數量(單位:件) | 43 | |
結轉下年度辦理數量(單位:件) |
| ||
申請方式 | 現場書面申請數量(單位:件) | 9 | |
信函申請數量(單位:件) | 5 | ||
網絡申請數量(單位:件) | 29 | ||
其他形式申請數量(單位:件) |
| ||
申請涉及的主要內容 | 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類信息申請數量(單位:件) | 8 | |
土地征用和房屋拆遷類信息申請數量(單位:件) | 5 | ||
財政資金類信息申請數量(單位:件) | 5 | ||
災后恢復重建類信息申請數量(單位:件) | 4 | ||
行政執法類信息申請數量(單位:件) | 7 | ||
其他信息申請數量(單位:件) | 14 | ||
辦理情況 | 公開信息數量(單位:件) | 34 | |
部分公開信息數量(單位:件) | 43 | ||
不予公開信息數量(單位:件) |
| ||
其中 | 涉密或涉及個人隱私等信息(單位:件) |
| |
信息不存在(單位:件) |
| ||
非本機關信息(單位:件) |
| ||
其他原因(單位:件) |
| ||
全年收費金額(單位:元) | 0 | ||
減免費用金額(單位:元) |
| ||
載體建設情況 | |||
政府網站 | 全市(州)政府網站累計公開政府信息數量(單位:條) | 210000 | |
其中 | 市(州)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數量(單位:條) | 58000 | |
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量數量(單位:條) | 152000 | ||
市級部門網站公開數量 |
| ||
政務服務 中心 | 查閱點數量(單位:個) | 8 | |
全年接待公眾查詢數(單位:人次) | 1300 | ||
檔案館 | 查閱點數量(單位:個) | 8 | |
| 全年接待公眾查詢數(單位:人次) | 3700 | |
圖書館 | 查閱點數量(單位:個) | 8 | |
| 全年接待公眾查詢數(單位:人次) | 680 | |
新聞發布會 | 全年召開新聞發布會數量(單位:次) | 6 | |
其他載體 |
|
| |
行政復議情況 | |||
收到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申請數量(單位:件) | 0 | ||
受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申請數量(單位:件) | 0 | ||
其中 | 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量(單位:件) |
| |
| 糾錯數量(單位:件) |
| |
行政訴訟情況 | |||
收到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狀數量(單位:件) | 0 | ||
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涉及的部門(前五位) |
| ||
受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的數量(單位:件) | 0 | ||
其中 | 行政機關勝訴的數量(單位:件) |
| |
| 行政機關敗訴的數量(單位:件) |
| |
| 其他數量(單位: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