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近幾年,我市消防工作成效明顯,火災形勢相對平穩,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市消防安全基礎脆弱,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嚴重滯后,隨時可能發生重特大火災甚至群死群傷事故,不適應建設和諧社會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要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的高度,把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達州建設作為消防工作的目標,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四川省消防條例》、《四川省公共消防設施條例》等消防法律法規,依法治理、不斷加強消防工作,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到2007年,基本完善消防工作體系,有效改善消防設施欠帳,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長效機制,使城鄉消防安全環境明顯改善,防控火災的能力全面提高,消防安全事業與我市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一、建立完善消防搶險救援體系
加強火災和其他事故災害的生命救助、生命線工程、化學事故、暴力恐怖消防救援、民事救助等6類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完善以消防部隊為主力的消防搶險救援社會聯動體系和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聯動和處置能力。2年內全市要完善“以消防站為基礎、公安消防部隊為主力、城市為主體,充分利用現代交通、通信、信息、裝備、指揮技術等實施裝備人員優勢互補的消防搶險救援體系,建成達州市公安消防搶險救援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通信系統基本達到國家標準,信息系統滿足實戰需要。依托社會資源建設城市消防監控系統。市、縣(市、區)兩級成立政府領導、有關部門組成的消防搶險救援領導小組及有關方面專家、技術人員組成的消防專家委員會提供決策咨詢。整合社會資源,加強重大消防搶險救援物資儲備,健全完善消防搶險救援預案,定期開展演練。
二、建設城鎮消防安全保障體系
加快城鎮消防規劃建設,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同步編制、同步修訂、同步實施。加強消防設施建設,把城鎮公共消防設施和建筑消防設施設備分別納入市政規劃建設和建筑建設項目,同步建設和驗收使用。有市政供水管網的城鎮的建筑密集地段、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耐火等級達不到要求的棚戶區、古建筑較多地區的市政消火栓2006年應達到國家標準。加強消防站建設,全市新建消防站2個,加強消防裝備建設,全市公安、專職消防隊新增消防車4輛,配齊偵檢、救生、洗消、破拆、輸轉、照明、堵漏等特勤器材裝備,空氣呼吸器等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達到每人1套。采取社會招聘、地方政府出資代征等多渠道彌補公安消防部隊警力不足。加強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和管理,出臺政府專職消防隊管理規定,每隊原則上應不少于16人、2臺消防車,城鎮人口2萬人以上的每隊應不少于10人、2臺消防車,器材達到最低配備標準。運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地方、企業和民間組織的作用,重點加強城市社區、企業、鄉鎮政府專職、企業專職、消防保安、民辦消防等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建設。建制鎮應建立多種形式的專職消防隊或志愿消防隊。廣泛發展城鄉義務消防組織。
三、完善消防重點管理體系
把人員集中和易燃易爆場所,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區,重大政治、商貿、文化、體育等大型活動作為社會消防管理重點嚴格監管,落實消防安全措施,確保消防安全。抓好電子信息、水電、機械冶金、醫藥化工、食品飲料、旅游等新的支柱產業的消防安全,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同步搞好消防建設。推進全市旅游景區消防建設。進一步改進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管理,推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管理信息系統”,加強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推進基層消防基礎工作,開展社區消防建設達標活動。推廣“7個安全生產示范鄉鎮”經驗,加強建制鎮消防工作,推進農村消防安全。加強消防安全宣傳培訓教育,推進消防宣傳“四進”(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工作。加大市、縣消防培訓教育力度,提高業主和全民消防安全素質。
四、強化火災防控體系
各級人民政府和基層組織、社會單位都要嚴密消防安全管理,強化火災防控工作。建立完善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機制,堅決把火災隱患消除在火災發生之前。各級人民政府要協調各方面責、權、利關系,建立和完善重大火災隱患政府掛牌督辦、整治、銷案的整治制度、程序和整治協調機制。加大消防行政處罰力度,對危及公共安全和群眾生命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要堅決依法責令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當地人民政府要依法作出決定,必要時政府主要領導要予以協調實施。嚴密防范措施,嚴防滋生火災隱患。不符合城鎮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設項目,規劃部門不得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消防設計未經公安消防部門審核合格,建設部門不得核發施工許可證;竣工未經公安消防部門驗收合格,房地產管理部門不得頒發房屋權屬證書。設立娛樂場所,消防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工商部門不得核發營業執照。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文化部門不得核發文化經營許可證。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和建筑施工等企業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安監、建設部門不發安全生產許可證,運管部門不發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建設、質監、工商、公安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加大對建筑消防設施設計、施工安裝質量和生產、流通、使用領域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堅決整頓和規范消防產品和建筑消防設施施工安裝市場秩序。
五、健全消防工作責任體系
各級人民政府要提高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公共消防管理服務職能。一是認真履行法定職責。把消防工作納入“十一五”規劃,城鎮公共消防設施和建筑消防設施設備的投入納入市政規劃建設和建設項目概算、決算和審計,確保設計和施工安裝到位。消防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接受人大、政協及社會公眾監督。政府各部門要認真執行政府決策部署,抓好本單位消防工作和本行業本系統消防管理,充分發揮社會管理職能,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強化社會消防管理。二是積極培育社會職能,開展公共消防安全服務。建立和完善社會消防安全服務體系,培育發展社會中介組織,開發社會技術、社會教育、社區組織、社會保障、社會資金等社會資源,為政府和社會各領域提供消防安全服務。要把消防監督管理大量的技術行為剝離出去,委托社會消防安全服務體系依法承辦,嚴格有序地開展消防設施檢測、電氣防火檢測、火災痕跡物證鑒定、建筑消防設計咨詢、火災損失評定、重大火災隱患評估、消防保安、城市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監控中心、消防職業培訓、消防產品認證等中介服務。三是改進和加強消防監督管理。業主是消防安全的源頭和第一責任主體,政府為其提供公共消防安全服務的同時要嚴加監督管理,督促依法履行職責,強化內部消防安全管理,預防和懲治其違法侵害他人和公共消防安全的行為。根據多元多成分業主的性質、規模、火災危險性,分類明確和落實消防安全具體措施。教育、工業、文化、旅游、商貿、電力、石油、化工等主管部門要完善行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建立和嚴格履行高效的系統管理職能。要督促各類業主落實法定代表人的第一責任,健全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整改、業主負責”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切實承擔“消防安全自查、火災隱患自除、法律責任自負”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依法嚴格查處各類火災事故,嚴肅追究各種主體、各個層次的責任。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投入不到位導致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的,要堅決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
附:1.2006年達州市消防部隊建設預算表
2.2007年達州市消防部隊建設預算表
二○○六年七月二十日
附件1:
2006年達州市消防部隊建設預算表
單 位 | 建設項目 | 器材裝備名稱 |
達州市政府 | 移動指揮中心建設 | 通信指揮車一臺 |
消防指揮中心含特勤站開工建設 |
| |
消防車輛1臺 | 大型水罐消防車一臺 | |
個人防護裝備 | 搶險救援服50套、空氣呼吸器備用鋼瓶25個、重型防化服2套、空氣呼吸器10具、防靜電內衣50套、電絕緣服10套 | |
專勤器材 | 搶險頭盔30個、開門器1個、消防熱像儀1個、生命探測儀1套、拋繩槍1支、洗消水泵1臺、洗消排污泵1臺、溫控制儀1臺 | |
達縣縣政府 | 消防站建設 | 標準普通消防站1個 |
消防車輛 | 水罐消防車1臺 | |
專勤器材 | 無齒鋸1臺、電剪切鉗1套、搶險救援頭盔19個 | |
個人防護裝備 | 消防員戰斗服50套、空呼器45具、腰帶50條、安全繩20根、重型防化服2套、安全鉤50個、防化服10套 | |
萬源市政府 | 專勤器材 | 無齒鋸1臺、機動鏈鋸1臺 |
大竹縣政府 | 專勤器材 | 液壓救援頂桿1個、液壓開門器1套、液壓萬向剪鉗1套、氣動起重氣墊1套、開門器1套、便攜式萬向多用鉗 |
個人防護裝備 | 防靜電內衣30套、電絕緣手套10雙、電絕緣服10套、消防戰斗服50套、安全鉤50個、安全繩50根、腰斧30把 | |
渠縣政府 | 專勤器材 | 液壓雙級頂桿1個、液壓多功能鉗1套、無齒鋸1臺、機動鏈鋸1臺、氣動起重氣墊1套、開門器1套 |
消防車輛 | 水罐消防車1臺 | |
個人防護裝備 | 防靜電內衣30套、電絕緣手套10雙、電絕緣服10套、避火服2套、防護目鏡2個、戰斗服30套、安全繩30根 | |
宣漢縣政府 | 專勤器材 | 無齒鋸1臺、開門器1套、拋繩槍1支、機動鏈鋸1臺 |
個人防護裝備 | 戰斗服20套、隔熱服4套、防化服4套、手持破碎器 | |
開江縣政府 | 專勤器材 | 無齒鋸1臺、開門器1套、便攜式萬向切割器1臺 |
個人防護裝備 | 戰斗服20套 |
附件2:
2007年達州市消防部隊建設預算表
單 位 | 建設項目 | 器材裝備名稱 |
達州市政府 | 指揮中心 基礎設施建設 |
|
消防車輛1臺 | 泡沫消防車一臺 | |
煙熱化工 訓練設施費 |
| |
個人防護裝備 | 避火服1套、防化服10套、空呼器備用鋼瓶25個、安全繩10根、腰斧20把 | |
專勤器材 | 熱像儀1臺、軍事毒劑偵檢儀1臺、氣動剪割刀、電動剪切鉗1套、起重氣墊1套 | |
達縣縣政府 | 消防車輛 | 泡沫消防車1臺 |
專勤器材 | 拋繩槍1支、開門器1個、機動鏈鋸1臺 | |
個人防護裝備 | 戰斗服30套、隔熱服10套、防靜電內衣30套、電絕緣服4套、備用鋼瓶30個 | |
萬源市政府 | 專勤器材 | 超變壓液壓手動泵1臺、開門器1個、各類警示牌1套、逃生面具7個 |
個人防護裝備 | 戰斗服30套、隔熱服4套、防化服4套 | |
大竹縣政府 | 專勤器材 | 雙輪異向切割器1套、機動鏈鋸1個、救生圈5個、逃生面具5個 |
個人防護裝備 | 防化服8套、隔熱服8套、安全繩20根、安全鉤10個 | |
渠縣政府 | 專勤器材 | 液壓多功能鉗1套、可燃氣體檢測儀1臺 |
個人防護裝備 | 避火服1套、防靜電內衣20套、電絕緣服2套、防蜂服2套 | |
宣漢縣政府 | 專勤器材 | 無齒鋸1臺、有毒氣體檢測儀1臺、手抬機動泵1臺 |
個人防護裝備 | 防靜電內衣20套 | |
開江縣政府 | 消防車輛 | 水罐消防車1臺 |
專勤器材 | 無齒鋸1臺、開門器1個、救生圈5個、逃生面具5個 | |
個人防護裝備 | 隔熱服4套、防化服4套、防靜電內衣20套、安全繩10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