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市交通局《關于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關于開展道路運輸
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方案
為加強道路運輸市場管理,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從業人員、人民群眾安全和合法權益,根據國家六部委《關于開展打擊“黑車”等非法營運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方案》和省交通廳《關于開展打擊“黑車”等非法營運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川交函〔2006〕543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決定從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以下簡稱“專項整治行動”)。為確保集中整治效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上下聯動、部門協作、綜合治理、依法監管”的原則,嚴厲打擊擾亂道路運輸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確保道路運輸安全,促進道路運輸業健康、協調、有序發展。
二、主要任務和目標
工作任務:
(一)以各縣(市、區)政府所在地、主要場鎮、車站、碼頭、機場、國道、省道及其他干線公路為重點,對無證經營的各類車輛、維修攤點、超長客運售票點、貨運代理和信息配載業戶進行清理、整頓。
(二)規范運輸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宰客、甩客、不按站點上下旅客、站外攬客、爭搶旅客、亂漲價、占道修車、超范圍經營、擅自改裝改型車輛、擅自從事危貨運輸等擾亂道路運輸市場秩序的違章經營行為。
(三)以達州至各縣(市、區)干線公路客運和各建筑工地棄土拉運為重點,堅決查處和打擊有組織的“黑車”經營團伙,取締牽頭鬧事、頂風違規的各種“聯營”組織;嚴肅查處利用職權徇私舞弊、私養“黑車”、充當“黑車保護傘”的國家公職人員。
(四)進一步規范出租汽車經營行為,嚴厲打擊出租車異地經營、超范圍(組合拉客)經營行為,提升城市品位,樹好城市形象。
(五)嚴厲打擊無牌無證及其它車輛非法載人,加強汽車客運站周邊秩序的整治。
工作目標:
通過整治,使全市道路運輸市場達到“六個明顯”:非法經營的“黑車”明顯得到遏制,經營行為明顯規范,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經營環境明顯好轉,市場監管能力明顯加強,社會對運輸經營行為的投訴明顯下降,道路運輸經營者守法、誠信、規范經營意識明顯提高。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實效,成立以市委常委、秘書長李志成任組長,市政府副市長高梅生任副組長,交通、公安、紀檢監察(糾風)、工商、城管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局,具體負責全市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成立機構,明確職責,加強協調,形成合力。要按全市的統一部署,制定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步驟和措施,認真組織實施。
四、實施步驟
全市集中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6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為宣傳發動階段。在建立機構,制定方案的基礎上,落實措施,調動各方積極性,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目的意義及方法步驟,開展有針對性地摸底調查,為集中專項整治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第二階段(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5月15日)為全面整治階段。按照集中整治的主要任務和目標,舉各方之力,重拳整治道路運輸市場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規范的運輸市場秩序。
第三階段(2007年5月16日至6月10日)為檢查驗收階段。按照集中專項整治工作目標,由市整頓領導小組組織檢查驗收。對整治工作不徹底,驗收不合格的,將下達書面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將予以通報批評,并追究領導責任。
第四階段(2007年6月11日至6月30日)為鞏固成果階段。根據整治情況和工作效果,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效管理機制。
各縣(市、區)須每月一簡報,每階段一小結,報告本地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的進展情況。
五、部門分工與職責
交通部門:負責牽頭組織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負責審核辦理相關經營證照;負責對道路運輸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公安機關:負責兩、三輪摩托車、農用車、貨車非法載人的整治和打擊;負責無牌無證車輛非法載人的清理取締,打擊非法營運黑惡勢力,維護規范有序的交通秩序,對阻礙執法、暴力抗法的相關人員,依法予以處罰。
紀檢監察(糾風)部門:負責查處國家公務人員徇私舞弊、私養“黑車”、謀取私利、充當非法營運 “保護傘”等違紀違法行為;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規的經營行為,依法取締無照經營。
城管部門:負責建城區兩、三輪摩托車非法營運行為的整治工作,徹底清理影響城市形象的違規經營行為。
六、工作方法和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性,切實增強開展專項整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專項行動的部署和要求上來,把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維護從業人員和人民群眾的安全及合法權益,確保道路運輸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舉措,下大力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依法監管,聯合執法。各地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四川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對道路運輸市場的各類違紀違規行為進行打擊,并依法監管市場。要把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重要工作,建立健全專項整治行動的工作機制。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交通、公安、工商、城管、交警等部門要抽調執法人員組成聯合執法隊,統一行動,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協調一致的工作機制。要總結、汲取本地在開展清理整頓道路運輸市場行動中的經驗和教訓,對違規經營行為要嚴格規范處理程序,適當提高處理權限的層次,對重大違章案件要由案審組集體做出處理決定,必要時可以采取集中銷毀方式。要規范機動車牌照、行駛證、營運證、許可證、頂燈等證件和營運標志的審核、辦理的行政管理行為,杜絕不符合載客條件的車輛運行。
(三)加強宣傳,正面引導。各地要公布舉報電話,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開展道路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意義,宣傳有關的法規政策,講清政策界限,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和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自覺抵制各類違法違章經營行為,做到守法經營。對查處的車輛,要查處一輛,曝光一輛。警示一批,教育一片。
(四)鞏固成果,長效管理。通過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積極探索專項整治工作的長效措施,切實提高開展道路運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長效監管能力。
附:
達州市開展道路運輸市場
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李志成 達州市委常委、秘書長
副組長:高梅生 達州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鄒惠明 達州市監察局局長
魏常平 達州市公安局局長
馬先奎 達州市交通局局長
黃建民 達州市工商局局長
王澤平 達州市城管委主任
馮昌平 達州市交通局調研員
汪守榮 達州市運管處處長
劉先明 達州市交警支隊支隊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局,由馬先奎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馮昌平、譚懷富、劉本和、程世銀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聯系人:董忠兵,聯系電話:2372440,投訴電話:9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