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
主管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出版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編輯室
地 址 達州市通川區永興路2號
電 話 0818-3091434
郵 編 635000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2005年全市食品藥品 專項整治工作意見的通知

達市府辦〔2005〕95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2005年全市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五年八月三日


2005年全市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精神,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強化我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5年全國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0520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05年全省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川辦函〔200574號)精神,現對2005年全市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如下。

一、食品專項整治工作

(一)工作目標。按照2005年全國、全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總體部署,繼續深化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推動全市食品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實現以食品安全引領食品產業升級,促進全市食品工業健康持續發展,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食品。

1、城市蔬菜農藥殘留平均超標率下降35個百分點。

2、繼續保持城市畜產品“瘦肉精”檢出率為零。

3、米、面、油、醬油、醋、白酒、嬰幼兒配方乳粉無證生產銷售行為在全市城鎮得到基本遏制。

4、糖果制品等13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得到全面實施;對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飲料生產企業的衛生許可狀況檢查覆蓋率達到95%以上,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全部達到GMP要求,對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企業違法行為的處置率達到95%以上。

5、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建立食品經營主體準入等行政監管制度達到90%以上,工商所實施經濟戶口管理和巡查責任制達到95%以上。

6、“12315”申訴舉報網絡受理的食品案件辦結率達到95%以上,設立“12315”站(點)的各類大中型綜合市場、專業市場、批發企業、商場、超市達到75%以上。

7、各類市場、批發企業等建立企業自律制度達到80%以上,其他食品經營戶建立自律制度達到50%以上。

8、促進縣級以上城市定點屠宰廠實現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屠宰,縣級以上城市定點屠宰率達到90%,鄉鎮定點屠宰率達到85%以上,實現全市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率達100%,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得到有效遏制。

9、全市食品流通環節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實施率達到70%以上,信譽度評級率達40%以上,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衛生許可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實施率達到90%以上。

(二)工作重點。食品專項整治的重點產品:糧、食用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飲料、酒、兒童食品等;重點環節:種植、養殖和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環節;重點區域:廣大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重點場所: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生豬屠宰廠(場)、小加工作坊、小食店、小餐館、農家樂等;重點對象:無證照非法生產、加工、銷售食品的行為,制造、使用虛假食品產品標識的行為,私屠濫宰、制售病害肉的行為,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黑窩點和違法犯罪團伙。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對農產品生產環節的整治。

1)狠抓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深入開展農藥及農藥殘留超標、獸藥及獸藥殘留、畜產品及水產品違禁藥物濫用專項整治工作,加快對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和淘汰進程,實行農藥、獸藥銷售管理制度;突出整頓農藥、飼料、獸藥(漁藥)3個品種;普及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識,指導農民科學用藥。

2)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實施工作。積極圍繞優勢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快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區建設,總結示范區經驗,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基地+農戶+標準的農業產業標準化運行模式;有效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獸藥(漁藥)和無污染添加劑及使用技術,規范種植、養殖行為;突出核心示范區、核心品種及養殖小區建設,重點加快優勢農產品示范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和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的建設,擴大示范區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3)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加強市場質量抽查、強制檢驗和計量監督,依法實行行政許可,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退出機制;加強對地方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并使例行監測工作向基層延伸,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4)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及飼料認證產品。規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及飼料的認證工作,加大對認證產品及標志的監督檢查力度;深化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

2、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

1)突出抓好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的整治。切實解決糧、食用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白酒、飲料和兒童食品等11類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和隱患;突出抓好廣大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等監管薄弱地區,狠抓長期存在食品制假售假活動的區域。把小企業、小作坊、有制假劣跡的企業和質量不穩定的小型企業及“黑窩點”等作為監管和整治重點,嚴格企業生產條件審查和企業標準審查。

2)完善規章制度,強化日常監管。建立食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通過巡查、回訪、年審、監督抽查、強制檢驗等方式強化日常監管;進一步完善預警制度、快速反應機制、獎勵舉報制度、行政轄區打假責任制、制假“黑名單”制度等5項執法打假制度,嚴厲查處生產、銷售無QS認證食品行為;建立假劣食品收回制度;建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資質審核、注冊管理制度。

3)開展食品衛生許可證專項整治。以規范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和飲料生產企業的食品衛生許可證發放和監督為重點,以清理無證和不符合衛生許可條件的企業為工作內容,嚴格按照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要求進行審查和監督,開展食品衛生許可證專項整治。

3、加大對市場流通環節的整治。

1)開展包裝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檢查飲料、酒、奶制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調味品、罐頭、食用油等10個品種。以“六查六看”(即:查食品經營主體資格,看經營者證照是否齊全,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證明等情況;查進貨憑證,看經營者是否履行了進貨檢查驗收責任,經營的食品是否索證索票;查上市食品質量,查驗質量合格證書、檢驗檢疫證明,看是否有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充合格商品;查包裝標志,看商品名稱、廠址、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限是否真實標注;查商標廣告,看是否有商標侵權和違法使用行為,食品廣告是否存在虛假和誤導宣傳的內容;查市場開辦者責任,看食品市場開辦者是否履行了進場經營者資格審查義務,經營場所內部質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為主要監管內容,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影響惡劣的食品假標識、假包裝、假商標案件;加大對包裝食品的質量監測力度,完善包裝食品經營企業的經濟戶口檔案。

2)開展農產品、水產品、畜產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檢查糧食制品、肉制品、蔬菜水果、水產品、干制菌品等5大類品種。大力推行“廠場掛鉤”、“場地掛鉤”制度,監督食品經營主體嚴守質量承諾;開展質量定向監測工作,及時公布監測結果;重點查處銷售病害肉、注水肉、私宰肉、未經檢驗檢疫的各類肉品,非法使用化學物質加工的禽類制品,使用甲醛、工業堿、雙氧水、瑩光增白劑等有毒有害物質浸泡的水產品及水發制品,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和水果,非法使用保鮮劑加工的水果,用劣質大米或陳化糧食加工的糧食制品,以及其他各種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加工的食品。

3)開展重點市場和重點區域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檢查食品批發市場、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集市,堅決取締無照經營行為;在重點市場和重點區域全面推行企業自律制度;加大對不合格食品退市的監管工作力度,依法責令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停止銷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并完善相關處置措施。

4)健全食品流通服務體系,加強企業自檢自控體系建設。選擇食品暢銷品牌向社會推薦,鼓勵質量優、信譽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流通;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冷鏈配送和電子商務,特別是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步伐,提高生鮮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營銷方式中的銷售比重。引導和鼓勵創建綠色市場。加快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積極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農產品經銷企業建立嚴格的進貨檢驗制度,配備必要的有害物殘留檢測設備,形成食品市場有害物超標退出機制;進一步完善委托檢驗制度和食品運輸源頭檢測制度,嚴把衛生質量安全關,未經檢測機構抽測或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不得進入市場流通;建立健全市場衛生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

4、加大對消費環節的整治。進一步擴大學校食堂和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實施范圍并向社會公示進展情況;以控制未炒熟四季豆中毒、發芽馬鈴薯、毒菌等易發食物中毒為重點,定期發布預警信息,降低食物中毒風險;建立學校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并開展聯合監督檢查;加強對建筑工地食堂的監督管理;在大型、連鎖餐飲業推廣先進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對符合條件的開展認證工作,提高餐飲業衛生管理水平。

5、加大兒童食品和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采取綜合整治措施,有效遏制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兒童食品違法行為。質檢部門要堅決打擊無證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等違法行為。工商部門要對兒童食品銷售網點進行一次全面清查。

加大對分散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個體商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館的監管力度;積極探索農村食品流通網、監督網的建設和超市、放心店下鄉工程,分段監管,分片定責,發動群眾,群防群控,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6、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以獲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保健食品及其生產單位為整治重點,整治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不符合《保證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要求卻仍在加工生產保健食品的行為;在流通環節,對保健食品產品說明書、標簽內容宣傳對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宣傳未經批準的特定保健功能,以及添加未經批準的原料、藥物等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整治。

7、加大依法查處大案要案工作力度。依法查處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嚴懲違法犯罪分子;認真梳理案件線索,確定重點重大案件,集中力量偵破;嚴肅查處重大食品案件的后臺和“保護傘”,鏟除違法犯罪網絡;加強部門協作,強化對“立案多,結案少;行政處罰多,移送追究刑事責任少;查封窩點多,處理人員少”現象的監督,繼續保持對涉及食品犯罪的高壓態勢,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開展食品安全綜合整治聯合行動,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第一次(200567月):組織開展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由市工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第二次(2005910月):開展查假冒偽劣食品源頭、端制假售假窩點的聯合執法行動。由市質監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第三次(200510月):開展食品消費重點場所和旅游景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由市衛生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第四次(20051112月):開展生豬屠宰市場的專項整治。由市商務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第五次(元旦、春節期間):開展對大型超市、農貿市場、食品批發市場的集中整治和檢查食品流通環節企業建立食品安全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由市工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二、藥品專項整治工作

針對藥品市場的薄弱環節、薄弱地區、薄弱領域和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繼續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市場專項整治,全面鞏固和深化農村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以下簡稱“兩網”)建設,加強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特殊藥品和醫療機構配制制劑的監管,促進全市藥品市場秩序的進一步好轉,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水平。

(一)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專項整治。

1、繼續開展藥監、公安部門聯合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保持高壓態勢,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還要在“五一”、國慶和年底等重要時段集中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名優產品案件和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的大案要案。

2、加大市場巡查力度,打擊非法回收、非法郵購藥品、非法添加化學藥品等違法行為。藥監、衛生、公安、工商、城管、電信、社保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打擊合力。重點打擊并取締藥販和集聚藥品的“黑窩點”、非法回收藥品“小廣告”,打擊向藥販出售藥品和回收藥品的違法行為。工商部門對違反規定的醫療、藥品廣告要依法認真查處并在公眾媒體上予以曝光。

3、加大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加強對疫苗等生物制品的購進渠道、貯藏、運輸和使用等各種環節的有效監管,特別是一旦發現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知暫停銷售和使用的浙江普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標志為0411070501070501040502010503010503056個批次的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確保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安全。

4、整頓和規范中藥材專業市場。各地要繼續堅持實行封閉式管理,切實加強對行政區域內中藥材專業市場的整治,支持和鼓勵中藥材市場探索先進流通模式及管理方式。整治的主要內容是:國家明令禁止在中藥材專業市場銷售的中西成藥、中藥飲片、毒性中藥材以及瀕危動植物中藥材。藥監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對我市中藥材專業市場進行綜合整治,加強中藥材質量的抽查和監督,逐步健全和完善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

5、開展醫療器械說明書、標簽和包裝標識的專項檢查。主要檢查品種為:天然膠乳橡膠避孕套、血糖儀及血糖試紙、軟性角膜接觸鏡(隱形眼鏡)、助聽器、醫用脫脂棉、醫用脫脂紗布(塊)、導尿管、中頻電療儀、低頻電子脈沖治療儀。檢查的重點為是否使用中文,注冊證和相關標準是否一致,以及是否符合相關法規要求等內容。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產品說明書、標簽和包裝標識。

6、開展對各類藥品、醫療器械展示活動的專項整治。重點對展示藥品、醫療器械的質量和經營行為進行監督檢查。藥監部門要加大與衛生、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的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反相關規定,以產品推廣活動等形式直接面向群眾,將食品、保健品冒充藥品銷售或違規進行療效宣傳的行為,以及街邊流動展示藥品、醫療器械產品行為,嚴格規范藥品、醫療器械展示活動。

(二)加強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將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納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積極探索農村“兩網”建設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有機結合的途徑,建立新型農村藥品配送模式,為推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提供有力保障。

1、鞏固和完善農村藥品監督網絡。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落實工作責任,制定藥品監督網建設目標體系、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實行目標考核,特別要在完善組織構架、充實組成人員和組織活動方式、內容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衛生、計生等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原則,在農村建立行政監督、技術監督、社會監督相結合的藥品監管體系,今年底爭取實現農村藥品監督網覆蓋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

2、因地制宜,搞好農村藥品供應網建設。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引導和市場競爭相結合,積極支持具有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及技術手段的骨干強勢藥品連鎖企業參與農村藥品配送。鼓勵以改制、兼并等形式向農村延伸藥品經營網點;鼓勵連鎖企業吸納加盟門店的同時,通過硬件改造、資金注入、品牌管理等方式將鄉村衛生站、診所的藥房改造成藥品零售門店,積極探索醫藥分開的管理模式,開辟醫藥聯手合作的新途徑。爭取今年年底實現藥品配送到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

(三)加強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管。

1、大力實施藥品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MPGSP)。通過GMPGSP認證的企業加大跟蹤檢查力度,有效防止各種形式的“回潮”現象,鞏固和擴大GMPGSP認證成果,使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藥(商)品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對曾有違反藥品監督管理法律、法規等不良行為的企業和有不合格藥品被國家、省級質量公報通告的企業要加強現場檢查,重點檢查整改情況以及企業是否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標準組織生產經營和有無低限投料現象;對通過GMPGSP認證2年以上的藥品生產企業(劑型)、經營企業進行跟蹤檢查,重點檢查企業在認證后的管理工作是否規范;對未在規定時限通過GMPGSP認證的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應一律停止其生產、經營活動。同時要做好不穩定因素的排查,依法做好未通過GMPGSP認證企業的處理和其他相關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2、組織開展對藥物研究的檢查工作。重點查處研究數據弄虛作假及未經批準擅自進行藥物臨床試驗的行為,從源頭上保證藥品安全有效。藥監、衛生部門要開展對醫療機構配制制劑全過程檢查,重點查處無《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擅自配制制劑和配制制劑上市銷售或變相銷售的行為。要加大對藥品標準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加強對藥品包裝材料生產和使用環節的監督管理。

3、強化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動態監管。各級藥監部門要建立監督檢查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針對當前藥品生產、經營監管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堅持監督關口前移、監督網絡下延,加強對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對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要重點檢查血漿來源、保管及生產全過程的管理情況。嚴厲打擊買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照行為。各地要抓住換發《藥品經營許可證》的契機,加強對《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日常監督管理。開展對藥品倉庫的專項檢查,對違規從事經營活動的,要堅決依法查處。

4、加強對特殊藥品的監管。建立特殊藥品經營權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保障合法用藥需要,嚴防特殊藥品流入非法渠道。各地藥監、公安、衛生等部門要建立特殊藥品監管的聯動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各部門的特殊藥品監管責任制。

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麻醉藥品供應站的監管和特殊藥品銷售的整頓和規范,對市內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及其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等環節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特殊藥品生產、購入、貯存和銷售是否依法進行;會同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對醫療機構使用麻醉藥品情況開展檢查,檢查麻醉藥品“五專”(專人負責、專柜加鎖、專用帳冊、專用處方、專冊登記)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重點檢查專用處方使用情況;檢查醫療機構麻黃素單方制劑的采購、運輸、驗收、儲存、保管、發放、調配、使用等情況;檢查晚癌患者《麻醉藥品專用卡》的使用情況,完善對晚癌患者《麻醉藥品專用卡》的管理,切實防止和查處不法分子利用《麻醉藥品專用卡》騙購麻醉藥品。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依法嚴肅處理,對有特殊藥品流入非法渠道的案件要及時移交公安部門并積極協助查處;對檢查發現的現存有關特殊藥品的老產品(出廠時未規定有效期,但現在已超過該產品新規定的有效期)、過期失效產品以及破損殘體等要及時登記造冊,經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審核批準后,由當地藥品監督管理和公安部門監督銷毀。

公安部門要加強對禁毒繳獲毒品的管理和清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禁毒繳獲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和罌粟殼不得轉為藥用,必須在公安和藥監部門的監督下銷毀;要加強對強制戒毒機構購用戒毒用美沙酮口服液的監管,對全省強制戒毒機械戒毒用美沙酮口服液購、用情況開展專項檢查,保證合法用藥需要,嚴防特殊藥品流入非法渠道。

5、推進藥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堅持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市場化運作、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原則,政府各相關部門互相配合,鼓勵和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在政府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統一規劃指導下建立標準化的藥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評價、信息發布及服務規范,形成法制化、制度化的信用管理體制;推動和促進全社會廣泛參與及合作,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市場化運作的長效運行機制;加強宣傳教育,培養藥品安全信用意識,逐步形成以法律為基礎、以道德為支撐的藥品安全誠信體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各級政府對本地食品藥品安全負總責,要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達州,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出發,統一領導、協調本地區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整治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協調機制,健全監管制度,突出重點問題,狠抓薄弱環節,整合監管資源,下移監管重心,加大工作投入,落實監管責任,提高治理能力。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牽頭單位要充分發揮好政府的“抓手”作用,通過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提高整治水平。

各級政府及監管部門要按照責權一致的原則,建立健全和落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分解工作任務,落實監管責任,建立考核體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綜合監管部門要通過綜合監督和評價,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監督整改,保障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進行,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二)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社會參與。要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精神,充分報道各地區、各部門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宣傳食品藥品法律法規,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揭露、曝光食品藥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跟蹤報道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大力宣傳優質產品、優良名牌、優秀企業,增強群眾的消費信心,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震懾違法分子,教育廣大群眾,擴大整治效果。

(三)加大督查督辦,確保整治實效。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對本轄區、本系統開展專項整治情況的經常性督促檢查,對照專項整治目標及時檢查進展情況。對媒體曝光率較高、群眾反映集中的地區和問題要重點督查督辦,通過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及時主動發現問題,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四)加大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力度。各地、各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強化日常監管和現場監管,注重協作配合,形成監管合力。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紀檢監察與司法監督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加大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力度,依法查處和及時曝光大案要案,狠狠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違法犯罪行為。

為及時掌握全市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信息和迎接省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的檢查,請各縣、市、區和市級相關部門務必及時報送專項整治情況信息,并于20051220日前報送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aaaaaa视频免费看|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午夜小视频免费|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 大学生情侣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白丝袜美女羞羞漫画| 国产真**女人特级毛片|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 国产又黄又刺激又爽视频黄|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免费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视频免欢看关|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拍拍拍又黄又爽无挡视频免费|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香港特级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啊灬啊灬啊灬岳|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日韩一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色www永久免费| 国产福利拍拍拍|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女邻居掀开短裙让我挺进|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