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發展農村沼氣是建設生態家園和循環經濟,構建節約型社會,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為加快我市農村沼氣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5〕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重要意義
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有利于長久解決農村的能源和發展問題,變廢為寶,節約資源;有利于解決農村臟、亂、差現象,改變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有利于鞏固生態環境建設成果,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村能源建設,農村沼氣發展迅速。目前,全市建成使用沼氣12萬余口,有六個縣(市、區)為了國家和省農村沼氣建設項目,為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2005年省政府把農村沼氣建設列為了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之一,市委、市政府也完善了工作機構,明確了目標責任,加大了經費投入。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站在加快農村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重要意義,統一指揮,科學實施,加快建設,努力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為推進我市農村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明確我市農村沼氣建設的思路、目標和建設重點
我市農村沼氣建設總的思路是:以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為主線,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標”和“三大任務”,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合理布局,綜合利用,連片發展,體現效益,努力把我市農村建成生態家園的典范。
我市農村沼氣建設目標任務是:每年新建戶用沼氣2.2萬口,力爭“十一五”末新建沼氣池達到23.29萬口,使用沼氣能源的農戶達到適宜總農戶數的21.23%,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到2020年農戶沼氣池使用面力爭達到40%。
我市農村沼氣建設的重點是:一是結合生態家園、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戶辦工程,大力推進兩建(建沼氣池和生態庭院)三改(改廚、改廁、改圈),發展農村戶用沼氣池。二是鼓勵排放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酒廠、肉聯廠等企業和養殖場、屠宰場建設污水凈化沼氣工程。三是結合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在污水處理管網不能覆蓋的區域修建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四是結合風景名勝區環境綜合治理,大力推進景區公廁沼氣化。
三、落實農村沼氣建設工作措施
各地各部門要正確引導,科學指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確保全市沼氣建設順利推進。
(一)深入發動群眾。群眾積極參與是搞好農村沼氣建設的關鍵。各地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介的傳播作用,采取印發資料和科技趕場等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加強對農村沼氣建設的宣傳工作,激發群眾建設沼氣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營造政府重視、社會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實行政策激勵。各地要結合實際,認真編制“十一五”農村沼氣發展規劃,制定鼓勵支持農戶和業主興建沼氣池等農村能源建設的優惠政策和措施。按照國家和省制定的有關政策,對修建沼氣池的農戶劃給一定面積的建池用地(嚴禁占用基本農田),并減免費用。興建農村戶用沼氣池用地標準:平壩、丘陵每戶15平方米,山區20平方米。對自籌資金修建沼氣池的農戶,當地財政要給予適當補助。對農民沼氣工修建沼氣池的務工收入減免個人所得稅。
(三)加大資金投入。農村能源建設工作經費和農村沼氣建設配套資金,市、縣(市、區)財政要按國家要求比例納入預算。每建一口沼氣池配套資金不低于100元,其中市級配套40%,縣(市、區)配套60%,配套補助從2005年項目開始執行,以后可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適當增加。凡工作經費和配套經費不落實的縣(市、區),市上不予安排沼氣建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扶貧新村等項目要安排部分資金投入農村沼氣建設。承擔國債沼氣建設和省小型公益設施戶用沼氣池項目的縣(市、區),要把沼氣項目建設作為和諧新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以政府投入為引導,鼓勵發動農民自己投資興建沼氣池。
(四)強化技術服務。加快建立穩定的沼氣建設管理隊伍和技術隊伍,切實加大對沼氣技術的培訓力度,為沼氣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技術支撐。要認真普及沼氣安全使用知識,確保農民生命財產安全。要加強技術創新,增加科技含量,大力推廣新材料、新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要建立健全農村沼氣物業化管理體系,加強物業化管理工作,為建池農戶提供便捷及時的服務,保證沼氣永續利用。要加快推廣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把沼氣建設同發展生態農業、畜牧產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等結合起來,開展沼氣保鮮、沼液浸種、治蟲防蟲、養豬、養魚、養雞、養鴨、沼渣作無公害肥料等方面的推廣應用,推動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的發展。
(五)堅持規范管理。市、縣兩級農村能源管理部門是農村沼氣和城鎮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建設的主管部門,負責對沼氣建設的監督管理。要嚴格資金管理,承擔國債、省小型公益設施戶用沼氣池建設項目的縣(市、區),要加強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嚴禁截留、挪用。要搞好項目公示,建好戶卡。嚴格按照國家沼氣建設驗收標準和驗收辦法,逐縣(市、區)、逐鄉(鎮)、逐村、逐戶檢查驗收。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實行職業準入制,沼氣生產工必須取得國家沼氣生產工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修建,沼氣生產工須同農戶簽訂《沼氣建設專用合同》。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63號令第十二條規定,今后在污水處理管網不能覆蓋的區域修建城鎮污水凈化沼氣池時,建設單位要先出具污水凈化沼氣池建設設計圖紙,經農村能源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后,環保部門方可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建設主管部門方可核發項目建設施工許可證。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的設計單位必須具備相關資質,在建筑工程招投標中單列,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施工隊進行單獨施工和預決算,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必須持有國家沼氣生產工職業資格證書。工程竣工后,經農村能源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核發工程質量合格證書。持有國家沼氣生產工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由市農村能源管理辦公室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業績考核,對考核不合格者注銷其資格證書,禁止從事沼氣池建設。
四、加強對農村沼氣建設的組織領導
農村沼氣建設的政策性強,任務重,事關農民切身利益。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協調部門共同抓。各縣(市、區)每年要重點抓好3—5個沼氣建設示范村,通過示范帶動,促進面上沼氣建設。農業部門要充分發揮牽頭作用,科學規劃、嚴格實施、指導督查。計劃部門要加強項目申報和實施監督工作;城建和環保部門要堅持“三同時”制度,嚴格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的建設。要實行沼氣項目目標管理。對工作開展得好的縣(市、區)優先申報國、省項目,并進行表彰獎勵。對驗收不合格的縣,取消項目申報資格。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