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根據2007年2月8日全國、全省加強食品藥品整治和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針對我市當前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經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見,請遵照執行。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不斷提高食品藥品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抓緊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凡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一是政府要加強領導。各縣、市、區要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各級政府目標管理,層層簽訂責任書,完善考核機制,嚴格考核、獎懲;要定期評估分析本地的食品藥品安全狀況,找準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制訂相應監控措施,狠抓落實并加強監督檢查,促進當地食品藥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要支持監管部門正確履行職責,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決不能讓監管部門承擔經濟發展指標和行業發展任務;要做好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和案件查處工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及時發布信息,引導輿論,消除事件影響。
二是各部門要相互協調。各監管部門間必須密切配合,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監管鏈,實現無縫監管。為了提高監管水平和效能,各監管部門必須加強相關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部門間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對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一旦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各有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迅速介入,同時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把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是促使企業真正成為食品藥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各地方政府要加強監管,規范企業生產經營,依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屢禁不止的,要依法逐出市場。要引導企業守法經營,強化自律意識,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堅決杜絕不合格原料進廠進店、不合格產品出廠出店。支持誠信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健全質量保障體系。要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對生產經營偽劣食品藥品的,要列入“黑名單”,向社會公布,讓他們無所遁形;對守法經營的企業要列入“紅名單”,給予各種便利。
二、明確重點、真抓實干,扎實推進食品藥品監管工作
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把今年食品藥品安全抓出聲勢,抓出實效。
(一)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推出新舉措。今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監管工作的重點,一是在種植養殖環節,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大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力度,深入開展產地環境安全評價和監控,加強對農藥、獸藥殘留以及“瘦肉精”、氯霉素污染的監測。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試點,強化溯源管理。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行為,嚴防藥物殘留超標的農產品流入市場。二是在生產加工環節,堅決打擊黑窩點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為,集中整治小企業、小作坊,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加工企業。要制訂時間表和積極穩妥的實施方案,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取締農村和城鄉接合部的非法小作坊,全面消除乳制品、飲料等食品的無證生產行為。同時,進一步完善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三是在流通環節,認真組織開展“農村食品市場整頓年”活動,狠抓旅游景區景點、車站、碼頭等重點場所的整治,加大對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小食雜店、小攤點的監管力度,下大力氣解決無證無照、超范圍經營食品,經銷過期霉變、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問題。四是在消費環節,推進對餐飲企業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在餐飲企業和集體食堂推行原料進貨溯源制度,改進對學校、社區、建筑工地、農家樂旅游點餐飲和小餐館的衛生監管,加強對各種宴會群體用餐的監管,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發生。加強生豬、牛羊定點屠宰管理,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肉。繼續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要加強監督網絡建設,要針對農村食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二)全面整頓藥品市場秩序
為進一步規范藥品市場秩序,最大限度減少藥害事件的發生,市政府決定把全市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延長到今年年底。各地要將專項行動的各項具體任務和工作目標逐級、逐項分解落實、考核。結合我市藥品市場的實際情況,要著重在以下幾方面加大整治力度:
一是嚴格對藥品生產的動態監管,加強對GMP執行情況的檢查,加大對藥品生產和配制制劑的原輔料、產品的監督抽驗力度。
二是繼續深入開展對全市所有醫用制氧機產生的氧氣進行的抽驗和安全評估工作。
三是加強對特殊藥品、危險品和生物制品的監管,杜絕安全隱患。
四是加大對藥品經營企業GSP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堅決取締無證或掛靠經營藥品、醫療器械行為。
五是加快農村藥品供應網和監督網建設。引導批發企業面向農村配送藥品、零售企業向農村延伸網點,加強農村藥房規范化建設,并積極探索服務“新農合”的有效途徑。
六是加大春節和“兩會”期間的藥品市場日常巡查力度,確保春節和“兩會”期間的藥品安全。
七是加大對違法廣告的整治力度。依法加強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審查,嚴厲查處以消費者、患者、公眾人物、專家名義作證明等違法廣告。對違法廣告嚴重的業主和廣告商實施重點監管,逐步建立違法廣告公告、市場退出、信用監管以及責任追究等制度。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食品藥品監管技術要求高,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投入財力,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監管能力。要下決心盡快解決標準缺失,標準交叉和標準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加快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提高技術裝備水平,逐步實現檢測成果互認共享和檢驗檢測機構社會化。抓緊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監測和評價、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等技術支撐體系,提高基層的監管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覆蓋全國的食品藥品監管計算機網絡系統,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基礎,搭建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共享平臺,不斷提高食品藥品安全監測分析、信息通報和公共服務水平。各地要切實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川辦函〔2006〕63號)的相關要求,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列入重要工作議程,納入發展規劃,給予政策扶持,落實配套資金并積極協調有關工作。
(四)完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
各地各部門都建立了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要搞好培訓演練,讓相關人員都熟悉應急處置的響應和運行程序,形成實戰能力。加強宣傳教育,培養危機意識,形成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應急預案要進社區、進企業、進基層,特別要進農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逐步形成全社會的食品藥品安全快速預警與反應體系。一旦發生事故,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處置,消除危害。對群眾舉報或媒體反映的安全事故和隱患,要及時核查處理。要繼續完善信息發布制度。
(五)徹底查辦大案要案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增進區域間、部門間的聯系配合,強化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司法查處的有機銜接,加大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力度,強化對專項整治的督查督辦力度,對于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對發案率高、重大案件久拖不結的地區和單位,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堅決打掉各類“保護傘”。要加強教育和執法監督,糾正監管不到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罰代管等行為。要做到“四不放過”:案情沒有查清的不放過,責任人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內外勾結的機關工作人員沒有追究責任的不放過,防范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過。
二○○七年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