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2007年全市旅游工作的要點》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二月五日
2007年全市旅游工作的要點
達州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
(二○○七年一月十一日)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旅游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政府主導戰略、旅游精品戰略、市場開拓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成功舉辦了“一會一賽兩節”,實現了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旅游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旅游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旅游經濟持續增長。全年全市接待游客達787萬人次,同比增長50%;實現旅游總收入達21.58億元,同比增長55%。
2007年是“十一五”計劃的重要一年,也是強力推進我市旅游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旅游工作,從構建和諧社會出發,加速打造秦巴旅游產業鏈,強力推進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工作思路是:全市旅游行業按照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旅游工作的部署,堅持“依托秦巴、融入重慶、銜接三峽、聯手周邊”的發展思路,遵循“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行業自律”的原則,實施政府主導戰略、旅游精品戰略、市場開拓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旅游項目建設為重點,大力構建“一個中心”(即城市中心旅游區),辦好“三個節慶”(即元九登高節、中國和諧城鄉游達州啟動儀式暨達州市第二屆鄉村旅游節、達州市第二屆百里峽漂流節),推進旅游產業邁上新的臺階。經濟目標是: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5億元。
針對我市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三個滯后”(規劃編制滯后,交通建設滯后,資源開發滯后)和“三個不夠”(宣傳促銷不夠,項目包裝不夠,文化與旅游結合不夠),要實現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三個原則”,即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原則。著力抓好“三個注重”,即注重文化特色,注重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注重旅游產業發展方式和手段的創新。
一、大力構建城市中心旅游區,為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按照《達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十一五”內要把達州建設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今年,通川區、達縣和市級有關部門要在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盡快編制城市中心旅游區規劃,依托中心城區良好的交通、區位、資源等綜合條件,大力構建以達城為中心,半小時車程為半徑的城市中心旅游區,發展觀光及休閑娛樂、商務會展旅游。
(一)加快城市中心旅游區主要景區景點建設。通川區和市級有關部門重點要結合元九登高節,突出“名人、名山、名節”,加快鳳凰山王家山景區和元稹紀念館、元稹紀念廣場、梅園等景點建設,完善游步道、旅游公廁、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等基礎及服務設施,規范整治農家樂,初步建成生態文化城市公園;擴建蓮花湖游船碼頭,綠化湖周山體,規范整治農家樂,初步建成休閑度假及商務會議旅游目的地;完善龍爪塔基礎及服務設施建設,整治周邊環境,建成達州城市旅游形象標志;通川區、達縣要加快州河兩岸光彩工程建設,搞好兩岸綠化和環境保護,完善仙鶴路休閑廣場和大中壩水上運動中心配套設施,初步建成州河沿岸休閑娛樂開發旅游區。
(二)樹立城市中心旅游區新形象。通川區、達縣和市級有關部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旅游標識系統,在河市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和仙鶴休閑廣場、城市中心廣場、塔沱廣場設置大型導游牌,標識全市所有旅游景區景點,樹立“新達州新風貌”的城市旅游形象。
(三)完善城市旅游功能。通川區、達縣要擴大和提升三圣宮美食文化街、好吃街的規模和檔次,塑造獨特的川東餐飲文化品牌;在城市中心旅游區的各景區開設一定規模的旅游商品購物場地,擴大對我市旅游食品和旅游工藝品、紀念品的宣傳和銷售,促進旅游商品系列化開發。
二、認真實施旅游發展總規,提高旅游景區質量等級
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全市旅游發展總規,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正確處理旅游資源保護和開發的關系,在規劃指導下,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加快重要旅游景區景點建設,力爭申創1個國家AAAA級旅游區,2個國家AAA級旅游區,1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
(一)加快旅游規劃編制力度。達縣編制完成旅游發展總規,宣漢縣要編制完成巴人文化旅游區規劃,渠縣要編制完成旅游發展總規和新的龍潭-漢闕風景名勝區總規及詳規,萬源市要編制完成八臺山-龍潭河省級風景名勝區詳規,大竹縣要編制完成五峰山、清河古鎮和云霧山旅游開發建設詳規,開江縣要完成金山寺森林公園控制性詳規。
(二)加快重要旅游景區建設。神劍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完成神劍園的規劃調整、批復和項目申報、立項工作,并啟動一期工程建設;通川區和市級有關部門要建設好鳳凰山和王家山景區。達縣要完成真佛山前山配套建設,啟動后山羅公堂恢復工程,年內創建成國家AAA級旅游區;啟動鐵山旅游風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完善賓館等配套設施建設;啟動石橋古鎮二期工程。宣漢縣要保護好巴人文化原生遺址;啟動百里峽峽谷兩岸景點建設,開展冬季漂流旅游項目;啟動巴山紅軍公園建設;完善觀音山森林公園配套設施,年內創建成AA級旅游區。大竹縣要啟動五峰山二期建設,完成善景區配套接待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景區的游樂、服務功能,年內力爭申創AAAA級景區。渠縣要啟動龍潭風景區二期工程,年內創建成國家AAA級旅游區;啟動漢闕博物館項目爭取工作。萬源市要開工建設萬源市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啟動龍潭河二期開發工程,年內創建成國家AAA級旅游區。開江縣要重點建設溫泉景區,加快景區配套設施建設。
三、加快基礎和服務設施建設,增強旅游發展可進入性
各地、各部門要遵循旅游發展規律,從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兩個方面入手,打好基礎,進一步增強旅游發展的可進入性,完善和提高旅游服務接待能力和條件。
(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交通建設,特別是要加快通往城市中心旅游區各景區景點的道路建設,完善鳳凰山、王家山道路網絡建設。開工建設八臺山旅游公路,同時完成金山寺上山公路建設,完善境內旅游交通。
(二)加快服務設施建設。重點加快星級飯店建設,抓好中心城區申創四星級飯店和萬源、宣漢申創三星級飯店的工作,渠縣、開江縣要在年內開工星級飯店建設項目,提高我市旅游服務接待能力和檔次;“按照城區控制發展,各縣市區加快發展”的原則,抓好各縣市區旅行社的發展,同時推進旅行社改革,走建設旅游集團之路,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推進旅游區整體招商,以大項目帶動旅游產業大發展
各地、各部門按照“政府出資源、企業出資金、市場化運作、規范化管理”的開發機制和模式,以大型旅游項目為支撐,精心包裝以城市中心旅游區開發項目為重點的骨干旅游項目,主動招商,促進我市旅游跨越式發展。
(一)精心包裝重點旅游項目。按照規劃,樹立“包裝一個旅游開發區,形成一個旅游產業鏈,促進一次旅游質的飛躍”的整體旅游區招商理念,重點包裝城市中心旅游區開發項目,走景區開發所有權、經營權與管理權適當分離的改革之路,加大政府導向投入,完成前期可研和規劃編制工作,配套基礎設施及服務設施建設,出臺優惠政策和扶持辦法,增強項目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二)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力度。將城市中心旅游區開發項目作為重點,通過招商引資、投資洽談會等平臺,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積極推介,力求引進有實力、有意向的大公司大集團來投資開發。
五、重點辦好“三個節慶”,提升活力、開放、和諧達州形象
各地、各部門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旅游宣傳促銷機制,堅持“借節造勢、以會促旅”的工作方針,面向重慶、成都、廣州和我市周邊客源市場,重點辦好“三節”,既營造發展旅游的良好氛圍,提高達州旅游的知名度,又助推舉辦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活力、開放、和諧達州的對外形象。
(一)辦好“三節”活動。春節期間舉辦元九登高節,將元九登高與元稹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品牌節慶;在“五一”黃金周前,在通川區舉辦中國和諧城鄉游達州啟動儀式暨第二屆鄉村旅游節,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旅游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全市鄉村旅游全面發展;7月或8月,在宣漢縣舉辦達州市第二屆(宣漢縣第四屆)百里峽漂流節,將百里峽漂流與土家民俗風情有機結合起來,以此加快百里峽開發建設,大力開發我市獨具特色的休閑避暑游等旅游產品。
(二)啟動第二屆達州旅游發展大會申辦工作。為將旅發會辦成品牌盛會,全力籌辦好第二屆旅發會,目前要提早啟動申辦工作,便于承辦地有充裕時間籌備,市級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確保旅發會效果一屆比一屆更好。
(三)加快達州整體旅游形象宣傳。市電視臺要盡快制作一部反映達州旅游整體形象的高水平的特色專題片。市旅游局要編輯出版綜合反映達州旅游的宣傳畫冊,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促銷力度;要加強與重慶、成都、廣州和我市周邊客源市場的旅行社、主流媒體的合作,進一步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利用好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等旅游活動搭建的平臺,做好我市旅游形象展示和宣傳工作;升級改版達州旅游網,將其建成為集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綜合型網站,擴大影響力。
六、加大行業管理力度,促進旅游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各地、各部門要貫徹《四川省旅游條例》,依法治旅,以“一手抓市場整治,一手抓城信建設”為重點,加強旅游市場監管,維護旅游經營者和游客合法權益。
(一)推進旅游規范化建設。根據《四川省旅游條例》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旅游市場的管理,擬訂《達州市旅游管理辦法》;借鑒其他城市管理農家樂的成功經驗,利用標準認證和等級評定加強對全市農家樂的規范管理,提高其服務質量。
(二)加大市場整治力度。進一步完善旅游市場綜合治理機制,加強對旅行社、星級飯店和旅游景區的管理,凈化旅游市場,重點抓好春節、五一、十一這三個黃金周假日旅游市場整治,規范旅游市場秩序。
(三)推進旅游城信建設。引導旅行社、旅游景區、星級飯店和旅游客運公司規范管理、誠信經營,建立健全旅游企業信譽等級評估和違規記錄公示制度,通過我市主要新聞媒體和達州旅游網公告,增加透明度;發揮旅游服務質量監督員作用,推進行風建設,指導監督旅游城信建設,切實規范旅游企業行為。
(四)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健全旅游安全體系,落實旅游安全責任制,重點加強三個黃金周的旅游安全檢查,防止各類旅游安全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五)組建達州市旅游協會。進一步轉變旅游部門職能,組建達州市旅游協會,下設旅行社分會和星級飯店分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旅游企業加強自律,積極開展人才培訓和技能比武等工作,促進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七、強化旅游從業人員培訓,為實現旅游發展提供保證
各地、各部門要實施“人才興旅”戰略,開展旅游人才普查,堅持“培訓先行,實踐為重”的原則,抓好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為實現旅游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一)抓好管理人員培訓。通過與本地大專院校聯合開辦管理人才培訓班和選送旅行社、星級飯店和旅游景區管理人員參加省旅游局和省旅游協會開辦的培訓班等方式,培養我市旅游高級管理人才,為促進我市旅游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抓好導游講解人員培訓。利用導游人員的資格認證、年審和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加強培訓,進一步提高導游服務質量,同時利用講解人員資格認證,培養我市主要景區的講解人員,提高講解能力和水平。
(三)抓好賓館服務人員培訓。按照星級飯店評定要求,對創星升級賓館飯店的服務人員,從形體禮儀、服務技能到綜合素質,抓好培訓,提高其服務水平。
八、加強對旅游工作的領導,合力推進旅游業快速發展
市政府把旅游工作納入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有關部門的目標管理。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工作要求,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形成強大合力,把旅游工作抓好,抓出成效,切實促進達州旅游跨越式發展。
(一)各地抓好旅游發展。各地要加大財政對旅游發展的資金投入,確保重點旅游項目的實施,要認真加強督促檢查,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旅游管理部門強化參謀協調。旅游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履行職責,加強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宣傳促銷和人才培訓等工作,同時加強統籌,進一步做好參謀協調工作,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確保旅游工作順利開展。
(三)各部門大力支持配合。各部門要主動配合旅游管理部門,積極支持和參與旅游產業發展,多為旅游經濟增長做好事,辦實事,扎實推進旅游產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