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06〕36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的通知》(川府函〔2007〕147號)文件精神,為切實做好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開展污染源普查的重大意義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國情調查。開展污染源普查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掌握我國環境狀況的重要手段,是加強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督等一系列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基礎。做好我市污染源普查,準確了解全市污染物的排放情況,有利于我們正確判斷環境形勢,科學制定環境保護政策和規劃;有利于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切實改善環境質量;有利于提高環境監管和執法水平,保障國家環境安全;有利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這次污染普查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盡快作出安排部署,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確污染源普查的任務
按照國務院提出的要求,這次污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普查對象是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城鎮生活污染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其中工業源主要包括重點工業污染源和一般工作污染源,農業源主要指第一產業中的農業、畜牧業和漁業,生活源主要指第三產業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單位和城鎮居民生活污染。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包括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場)和危險廢物處置廠等。
普查時間安排:2006年四委度到2007年12月為準備階段,開展普查的前期準備工作;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全面普查,下半年基本完成普查數據的匯總分析,在年底前提供主要數據,作為科學制定環境保護政策和下一個五年規劃的依據。2009年上半年完成普查的總結驗收。
三、切實抓好2007年的主要工作
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的總體安排,結合我市實際,2007年主要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宣傳。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媒體,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廣泛宣傳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義和有關要求,為普查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二是加強培訓。污染源普查量大面寬,專業性強。各級有關部門一定要早計劃、早安排,認真抓好普查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市級主要負責組織市級調查員和縣(市、區)普查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三是要認真抓好全市國控和省控重點工業污染源、生活源、農業源普查工作。各級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精心組織,確保污染源普查任務圓滿完成。四是要精心編制《達州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保障普查工作順利進行。
四、認真落實污染源普查工作經費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污染源普查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并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抓緊落實經費,按時撥付,確保到位,保障普查工作順利開展。今后各年度的普查工作經費,由各級財政根據工作需要納入相應年度預算。同時,要加強經費管理,專款專用,防止截留挪用。
五、切實加強對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
我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面廣、參與部門多、普查任務重、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全市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認真做好相關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成立相應的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認真組織實施本轄區的污染源普查工作。落實工作責任制,積極部署,狠抓落實,確保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按照國務院和四川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的要求,成立達州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附件),主要負責全市污染源普查的組織和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并從市環保局、市經委、市工商局、市統計局抽調人員作為辦公室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擬定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和各階段工作方案,組織普查人員的培訓,開展業務指導、督促檢查、數據統計分析和檢查驗收等工作。辦公室下面專設定農業組,農業組設在市農業局,負責對全市農業污染源的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各單位參與編制和審議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和各階段工作方案,并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協調落實相關事宜,推動本系統參與污染源普查工作。
宣傳部門負責組織污染源普查的新聞宣傳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休,大力做好有關宣傳活動。
環保部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負責工作和生活污染源的監測,負責工業源、三產業污染源和危險廢物處置廠的普查。
農業部門牽頭會同畜牧部門、水利部門、糧食部門等、負責農業污染源的普查。
醫療衛生部門負責醫療衛生系統污染源的普查。
建設部門負責城鎮居民生活源、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場)的普查。
財政部門負責普查經費預算、審核、安排和撥付,并監督經費的使用情況。
工商、稅務部門負責提供污染源企業的基本登記信息。
統計部門負責審定污染源普查表,參與普查總體方案設計,協同環保部門做好數據統計、分析工作。
公安部門配合做好機動車排氣污染的普查及相關普查成果的分析、應用。
發展改革部門、經貿部門、國資部門配合做好工業源的普查及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應用。
司法部門配合做好本系統污染源和環保設施的普查。
軍區后勤部門負責所屬單位污染源和環保設施的普查。
附件:達州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二○○七年九月十二日
附件:
達州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黃平林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汪樹軍市政府副秘書長
羅 健市環保局局長
鄧一明市統計局局長
成 員:余隆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外宣辦主任
王江春市發改委機關黨委書記
曾小波市經委副主任
梁 浩市國資委副主任
馮春勇市公安局副局長
羅先成 市司法局副局長
黃茂華市財政局副局長
蔣 平市規劃和建設局副局長
楊成榮市水利局副局長
葉 春市農業局副局長
唐啟烈市衛生局副局長
劉建平市工商局副局長
趙渝明市地稅局副局長
楊躍華市環保局副局長
李友強市糧食局副局長
王恩義市畜牧食品局副局長
萬仕君達州軍分區后勤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