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達州市第三方物流體系建設2011年度工作計劃》已經市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達州市第三方物流體系建設2011年度工作計劃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第三方物流體系建設規劃(2009—2012年)的通知》(川辦發〔2009〕52號)和《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達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08-2020)的通知(達市府辦(2008)52號)》精神,加快推進全市第三方物流體系建設,特制定2011年度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力爭全市2011年第三方物流營業額比2010年增長16%。(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二)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生產總值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
(三)全市物流業增加值增幅高于同期生產總值增幅1個百分點。(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
二、工作任務
(一)搭建第三方物流發展載體
1.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加快達州西外綜合物流園區和南外化工園區、達縣楊柳配套園區物流配套設施、信息平臺建設,提升服務功能,為全市提供經驗。大竹縣要盡快啟動物流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引進第三方物流企業入駐,渠縣、萬源、開江、宣漢等縣(市)要完成物流園區規劃,推進園區建設。達州公路物流港要加快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一期在三季度投入營運,年內啟動二期工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集群發展。實施制造業與第三方物流業聯動發展示范工程,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體,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高的物流產業集群。以宣漢普光羅家寨氣田、市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區為中心,加快培育和壯大磷硫化工、煤炭物流集群,以秦巴綜合物流園區,大竹、渠縣、開江、萬源物流中心和楊柳配套園區為中心,培育壯大特色農產品和生產、生活資料物流集群。(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構建五大物流網絡
1.建設商貿物流配送網絡。圍繞秦巴山區物流中心建設,鼓勵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強與中小流通企業的合作,發展同城配送和城際配送網絡;引導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建設區域性配送中心,進一步完善物流配送網絡,提高統一配送率,面向社會拓展市場空間,逐步發展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力爭2011年全市連鎖率達到22%。(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2.建設生產資料物流網絡。圍繞磷硫、煤炭、建材等大宗產品,深化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提升與產業配套的第三方物流配送能力,加快形成制造業與第三方物流聯動發展的新格局。(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商務局)
3.建設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圍繞新農村建設,加快發展適應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服務農民新生活的農資和消費品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圍繞農產品市場流通,加快發展面向全社會的農產品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局、市糧食局、市供銷社)
4.建設逆向物流網絡。圍繞構建節約型社會,達州中心城區及各縣(市、區)縣城和重點鄉鎮加快健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達縣開工建設市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全市著力培育一批大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各縣(市、區)推進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建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建設應急物流網絡。重點縣(市、區)加強建設應對嚴重自然災害、突發公共事件和鮮活農產品突發性災難的應急物流設施,基本形成快速反應、輻射全市的應急物流網絡體系。加強煤炭、成品油、天然氣等重要物資綜合調控、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工作。完善糧油、豬肉、化肥倉儲設施,健全儲備體系和應急調控體系。(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民政局、市糧食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培育壯大第三方物流企業
1.引進市內外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赴沿海城市等物流業發達地區舉行招商會和項目推介活動,積極引進市內外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在達設立辦事機構、分公司,推進我市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市內外先進企業的合作。重點幫助支持達州公路物流港加快引進第三方物流企業入駐經營。(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投資促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引導第三方物流企業整合資源。引導有條件的傳統物流企業開展第三方物流服務并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變。推動有條件的運輸、倉儲和代理企業向綜合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引導工商企業深化細化專業分工,實行主輔業分離,推進物流服務業務外包。(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工商局、市商務局)
3.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分類指導,引導第三方物流企業依照自身特點,圍繞重點服務的領域、行業和產業,做專做精做強。鼓勵和扶持骨干物流企業發展,充分發揮骨干物流企業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力爭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3戶,其中超過3億元的1戶。(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4.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品牌建設。加強第三方物流企業知名品牌的保護,鼓勵第三方物流企業申請認定四川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和申請國家A級物流企業評估認證。力爭2A以上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達到5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5.推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設備和物流標準,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程度。(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達州質監局)
(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1.實施制造業與第三方物流業聯動發展示范工程。建設改造一批為現代制造業基地和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物流設施項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實施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工程。建設改造一批面向農業農村服務的消費品、農資商品的物流設施和面向市場流通的農產品冷鏈等物流設施。(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局、市供銷社)
3.實施同城配送工程。鼓勵第三方物流企業采用“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改造建設3-5個區域性配送中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實施情況監督檢查
根據《四川省第三方物流體系建設規劃(2009—2012年)實施方案》和《達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08-2020)》,由市政府組織一次加快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情況檢查,市政府相關部門參與。(責任單位:商市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
(二)完善第三方物流運行監測制度
1.加強第三方物流統計。建立第三方物流企業統計直報制度,掌握第三方物流企業相關統計數據。(責任單位:市統計局、市商務局)
2.建立物流業運行監測制度,及時公布第三方物流市場運行情況,推動第三方物流持續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
(三)制定和落實扶持政策
1.建立第三方物流項目庫并實行動態管理。扶持政策優先支持在庫項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
2.市財政加大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項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重點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實施的更新改造物流設施設備、信息化系統建設、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標準等項目,加大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運輸車輛更新改造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集裝箱車輛、清潔能源車輛、低能耗專用車輛的補助支持。(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交通運輸局)
3.有條件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安排相關專項資金支持第三方物流業發展。(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對符合《達州市2011年推進服務業重點行業發展工作方案》(達市委辦發〔2011〕32號)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領軍人物按相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統計局、市商務局)
5.加大要素扶持力度。加強土地供應保障,對符合產業政策和土地審批要求的第三方物流產業項目實行“先期介入、預審協調、快速辦理”。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執行的電價、水價按國務院和省、市政府要求逐步實現與工業同價。(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
6.加大稅收扶持力度。對符合國家鼓勵類產業條件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市級稅務機關轉報省級稅務機關審核認定后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7.落實物流配送車輛優惠措施。研究制定便于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車輛(含快遞)通行及停靠的具體措施。(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