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達州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年一月十三日
達州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積極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重大變化的時期,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戰略目標的時期,也是加快我市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科學編制 “十二五”規劃是關系我市未來五年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為確保規劃編制任務的圓滿完成,根據國家和省上的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開放的視野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和趨勢,著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綜合競爭力,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全力推進達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立足實際,面向未來。以達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為基礎,加強對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理清發展的戰略思路、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編制既符合實際又高瞻遠矚的發展規劃。
(二)開明開放,開拓創新。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總體要求,在現有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開展編制工作。
(三)統籌兼顧,加快發展。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規劃編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精神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三、工作安排
(一)總體規劃編制
按照國家和省上統一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全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1.前期研究階段
(1)時間安排:2010年2月底前。
(2)工作內容:一是開展前期工作研究。組織有關部門和地方開展重大問題和規劃思路研究,組織召開座談會、專家咨詢會等,聽取部門、地方及社會各界意見。對“十二五”規劃涉及到的重要領域,分別設立相應的課題,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研究。2010年2月中旬前將研究成果報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二是形成基本思路。根據前期工作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十二五”期間我市發展的體制機制、發展環境、結構比例、創新發展等制度性、戰略性、全局性問題,準確判定發展方向、工作原則和發展目標,形成“十二五”期間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
2.規劃編制準備階段
(1)時間安排: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底。
(2)工作內容:一是根據國家和省上關于編制“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繼續深化重大專項課題研究。二是組織開展規劃綱要的研究起草工作,明確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基本思路、發展目標、比例結構、指標體系、重大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規劃綱要框架。三是圍繞綱要框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開展調研,召開相關會議聽取專家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3.規劃綱要起草階段
(1)時間安排:2010年8月至2010年底。
(2)工作內容:一是在前期工作研究和基本思路的基礎上,對規劃大綱進行豐富和完善,形成規劃綱要草案。二是組織開展規劃綱要草案征求意見工作,聽取各縣(市、區)、市級各部門、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各方面的意見。三是組織專家對規劃草案開展咨詢論證。四是經市政府審定后,提交市人大審議批準。
(二)專項規劃編制
專項規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定領域為對象編制的規劃,是總體規劃在特定領域的細化,是政府指導特定領域發展以及審批核準重大項目、安排政府投資和財政支出預算、制定相關政策的依據。根據省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及時啟動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發展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各專項規劃要以全市“十二五”規劃綱要為綱領和依據,由對應領域和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和聘請專家(或咨詢機構)開展編制工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另行文)
(三)地方規劃綱要編制
各縣(市、區)“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既要符合全省、全市“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又要與市重點專項規劃相銜接。各縣(市、區)“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應盡可能與市“十二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縣(市、區)發改委要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經本級政府審定前,就規劃綱要草案中的支柱產業、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布局、重要的資源開發項目以及其它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規劃內容,與市發改委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銜接。各縣(市、區)規劃綱要經同級人大審議批準后,送市發改委備案。
四、工作要求
(一)突出調查研究。要以開闊的視野加強調查研究,多借鑒其它地方的經驗,多吸收專家意見,多聽取社會各界建議,充分把握正確的研究角度和方向。課題研究要求覆蓋該領域需要研究的各個方面,可設立子課題。要深入分析當前該領域的發展現狀,比較達州在區域中的優劣勢,提出“十二五”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思路。提出的工作思路要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突出規劃重點。科學界定規劃編制領域,把規劃重點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職責的基礎設施、重要資源、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要認真分析“十二五”期間面臨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圍繞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重點區域以及重點項目等,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措施。對一般性競爭領域,政府規劃的內容主要是規范市場秩序,制定政策導向,以促進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突出重點項目前期研究。重點項目是落實規劃建設任務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重要手段,是規劃的重要支撐。要盡早啟動新建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政府組織實施的重點項目,明確“十二五”期間需要建設的公共產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項目,并做好論證工作,為做深做實專項規劃打好基礎。
(四)突出規劃間的相互銜接。做好市“十二五”規劃體系內總體規劃綱要與重點專項規劃、各地規劃綱要銜接,保證規劃思路的統一和規劃的可行性;加強與國家和省上各類規劃相銜接,充分體現國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發展尤其是重點項目建設獲得國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強規劃的全局性,加強部門間分工合作,防止規劃部門化,形成規劃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的合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空間規劃銜接,把各項規劃的發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實處。
(五)突出規劃編制的基礎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對本地本部門“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全面總結成功經驗,找準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為編制“十二五”規劃提供依據;同時,研究提出本部門“十二五”期間主要目標、重大戰略、重點任務和政策導向,形成本地本部門“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各縣(市、區)基本思路形成后報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編制“十二五”規劃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時間長,任務重,涉及面廣,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增強規劃編制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落實工作機構、工作人員。
(二)落實編制經費。全市“十二五”規劃綱要、重大專項規劃、重大課題研究等所需經費,列入市級財政預算;各地規劃編制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部門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解決。
附件:達州市“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研究
附件:
達州市“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研究
一、達州市“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
對“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分析我市“十二五”時期將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空間布局、指標體系和政策導向。(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參與單位:市統計局)
二、達州市“十二五”工業經濟發展研究
分析達州工業現狀和發展環境,按照工業強市的要求,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和有潛力的產業,研究新形勢下工業發展的重點及布局、工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式轉變、工業園區發展定位及產業布局,提出“十二五”時期工業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和措施。(牽頭單位:市經委。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辦、市商務局)
三、達州市“十二五”現代農業發展研究
分析達州作為農業大市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圍繞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間達州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牽頭單位:市農辦。參與單位: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食品局、市發展改革委)
四、達州市“十二五”促進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研究
分析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圍繞打造川東北和秦巴地區商貿物流中心、現代信息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促進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參與單位:市商務局、市規劃建設局、人民銀行達州中心支行、市科技局、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農辦、市衛生局)
五、達州市“十二五”生態環境建設及節能減排研究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節能減排要求,深入分析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及面臨的問題,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及節能減排的基本思路、約束性目標、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參與單位:市經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建設局、市交通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
六、達州市“十二五”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分析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重點研究新形勢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規律、趨勢與發展模式,及“十二五”時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對策措施及實施步驟。(牽頭單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參與單位:市人事局、市民政局)
七、達州市“十二五”統籌城鄉發展問題研究
分析我市城鄉統籌工作現狀與問題,總結通川區統籌城鄉試點工作取得的經驗,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市城鎮空間布局、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任務、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總體思路和對策。(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參與單位:市農辦、市規劃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局)
八、達州“十二五”實施充分開放合作研究
分析達州對外開放合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間達州加強區域合作、承接產業轉移、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牽頭單位:市投資促進局。參與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委)
九、達州市“十二五”人才發展戰略研究
分析我市人力資源和人才結構上存在的問題,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人才引進、培養方向和吸引人才的總體思路和對策措施。(牽頭單位:市人事局。參與單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十、達州市“十二五”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分析我市人口規模、結構及分布的變化情況,以及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市人口和計生工作的目標、任務、重點及措施。(牽頭單位:市人口計生委)
十一、達州市“十二五”提高綜合減災應急管理能力研究
分析經濟社會發展中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衛生安全等災害風險和突發事件的趨勢和危害,圍繞尊重自然和降低災害風險對人民生命財產威脅,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間完善災害風險和突發事件管理體制、提高綜合減災應急管理能力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牽頭單位:市應急辦。參與單位:市民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水利局、市氣象局)
十二、達州市“十二五”脫貧發展研究
分析我市貧困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困難及形成原因,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加快脫貧發展的對策,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扶持的辦法和重點。(牽頭單位:市扶貧開發辦。參與單位:市農辦、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市交通局、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市廣播電視局、市以工代賑辦)
十三、達州市“十二五”融入重慶問題研究
分析我市融入重慶的優勢和劣勢,找準達州的定位,并立足要素配置、產業發展、產業承接、政策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確立合作重點和突破口,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全面融入重慶的思路和對策措施。(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參與單位:市經委、市農辦、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市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