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根據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以工代賑建設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急)》和四川省以工代賑辦公室《關于抓緊組織開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以工代賑工作實際,現就開展達州市以工代賑“十二五”規劃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義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各項扶貧工程全面推進的重要時期,也是全面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和促進城鄉統籌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以工代賑是改善我市農村貧困落后面貌、促進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實現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開展好以工代賑“十二五”規劃,對于明確今后一段時期以工代賑扶貧工作的基本任務、主要目標、投入重點,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意義十分重大。
二、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主要對象,以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為重點,以農業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為著力點,在不斷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的同時,積極引導當地貧困群眾參與工程建設,不斷提高收入水平。
三、總體要求和工作原則
1.搞好調查研究。各地要在認真總結“十一五”以工代賑建設經驗的前提下,以全面、扎實、細致的調查摸底工作為基礎,深入分析農村貧困地區發展形勢,認真研究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2.注重“四個結合”。一是與總體規劃相結合,各地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有關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和專項扶貧目標任務,認真結合“十二五”經濟社會總體發展規劃,切實做好與總體規劃和政策措施的有效結合;二是與其它相關行業規劃相結合,加強與有關涉農專項規劃的銜接協調,相互配合,突出以工代賑專項扶貧重點,避免專項包攬包辦,引導其它涉農投入更多地向農村貧困地區傾斜;三是與達州革命老區建設、秦巴地區脫貧發展以及災后重建相結合,把握以工代賑工作與扶貧開發、老區建設、秦巴地區脫貧發展以及災后重建工作的內在聯系和目標任務的一致性,綜合考慮我市貧困地區“老、少、邊、窮”和災害多發區的特殊性質和特殊困難,充分爭取相關政策和項目投資;四是與全市以“三村建設”為載體的新農村建設、“四區”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工作相結合,堅持“整合投入、整村推進、整體打造”,在以工代賑工程建設的同時,努力促進班子隊伍、人才科技、民主法治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推進新農村示范片區建設,促進民生改善。
3.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各地在規劃中要注重“點、面結合”,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切忌“照顧、平衡”,“撒胡椒面”,要注重培育典型,打造以工代賑項目精品工程,重點投入、重點管理、重點示范,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各縣(市、區)在未來五年要“一次規劃、連續投入、逐步擴大”建設一批高檔次的以工代賑基礎設施項目、效益顯著的農業產業化項目以及體現“經濟快速發展、政治文化先進、精神文明優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農村典型,樹立“有序、清正、民心”的以工代賑良好形象。
4.尊重民意,社會參與。在堅持政府作為規劃編制責任主體的同時,要引入專家咨詢和公眾參與機制,重大問題應征詢專家和群眾意見,統籌兼顧、科學合理,體現項目規劃與建設的群眾參與度。
四、編制范圍和建設任務
全市7個縣(市、區)均應編制“十二五”以工代賑建設規劃,此外,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萬源市、宣漢縣還要編制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十二五”規劃。市級匯總編制全市以工代賑“十二五”總體規劃。
建設任務主要包括:農田建設、小型微型水利工程、鄉村道路和易地搬遷工程建設等。
五、時間要求
各縣(市、區)要在2010年9月5日之前全面完成以工代賑“十二五”建設規劃編制和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十二五”規劃編制。全市要在2010年9月20日之前全面完成總體規劃編制任務,組織專家評審。
六、保障措施
為了順利完成以工代賑“十一五”規劃工作,市上成立由陳中華副市長任組長,市以工代賑辦主任何正平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以工代賑“十二五”規劃領導小組,各縣(市、區)委、政府要從以下方面給予規劃編制工作充分的保障:一是組織保障,要成立以縣(市、區)長為組長的規劃領導小組,便于與其它規劃統籌銜接;二是經費保障,各級財政要大力支持、充分保證規劃編制所需經費及相關設備;三是人員保障,由于此項工作任務繁重,要根據工作需要從相關職能部門抽調專門的人員集中開展規劃工作。
特此通知
二○一○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