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第二批達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公布于后(共63處)。
達州是巴渠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文化底蘊厚重,文物資源豐富,是四川省的文物資源大市之一。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于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各縣(市、區)、市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為加快推進達州由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強市跨越做出積極的貢獻。
附件:第二批達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二○一○年十月十三日
附件:
第二批達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共計63處)
一、古遺址(共6處)
編號 名 稱 時 代 地 址
1 萬家碥遺址 東周至漢通川區西外鎮西河村
2 八廟場驛道 清通川區蒲家鎮樂云村
3 大成寨 清宣漢縣大成鎮石筍村
4 鳴石壩遺址 東周至漢宣漢縣黃金鎮斑竹村
5 寶蓋寺遺址 唐宣漢縣柏樹鎮三合壩村
6 峨城寨 明、清開江縣回龍鎮何家梁村
二、古墓葬(共10處)
編號 名 稱 時 代 地 址
7 李家山崖墓群 東漢開江縣廣福鎮夏家廟村
8 箭口埡宋墓 南宋開江縣永興鎮箭口埡村
9 張家山墓群 清開江縣講治鎮光明寺村
10 趙家巖崖墓群 東漢通川區羅江鎮高石村
11 熊文詩墓 清萬源市絲羅鄉鄧徐壩村
12 郭思珍夫婦墓 清萬源市秦河鄉老鷹寨村
13 馬三品墓 清萬源市曾家鄉曾家村
14 陳顯勛墓 清達縣花紅鄉梓桐村
15 程來儀墓 清宣漢縣南坪鄉花園村
16 黎純墓 清達縣石橋鎮任家山村
三、古建筑(共22處)
編號 名 稱 時 代 地 址
17 天觀橋 清通川區盤石鄉川主廟村
18 永安橋 清萬源市河口鎮方斗寨村
19 井壩民居群 明、清萬源市虹橋鄉孫家河村
20 文筆塔 明、清達縣南外鎮梧桐梁社區
21 高拱橋 清達縣大風鄉所在地
22 文昌宮 清渠縣貴福鎮寺埡村
23 渠縣曾家祠堂 清、民國渠縣匯東鄉山清村
24 蒲氏宗祠 清渠縣三匯鎮重石村
25 舒氏支祠 清渠縣望江鄉搭蓮村
26 李鄧氏節孝坊 清宣漢縣鳳林鄉斜坪村
27 宣漢曾家祠堂 清宣漢東林鄉曾家村
28 塔河壩文峰塔 清宣漢縣塔河鄉所在地
29 王三槐故居 清宣漢縣桃花鄉蓮池村
30 江國霖故居 清大竹縣童家鄉童家村
31 楊氏節孝坊 清大竹縣周家鎮新勝村
32 李氏節孝坊 清大竹縣楊家鎮龍臺村
33 張胡氏節孝坊 清大竹縣神合鄉紅五月村
34 李靖埡奎閣門 清開江縣普安鎮玉皇觀村
35 仁德橋 清開江縣梅家鄉仁德街
36 姜吳氏節孝坊 清開江縣普安鎮羅家院村
37 回龍橋 清開江縣回龍鎮街道
38 林桐山文筆塔 明、清開江縣新寧鎮林桐山村
四、石窟寺及石刻(共9處)
編號 名 稱 時 代 地 址
39 火燒坡千佛巖摩崖造像 清大竹縣柏林鎮觀音村
40 鳥橋摩崖造像 宋、明、清大竹縣柏家鄉烏橋村
41 伍家巖摩崖造像 明通川區羅江鎮洞巴村
42 中山寺甬壁石刻 明達縣龍灘鄉玉坪村
43 心安碑 清大竹縣鳥木鎮廣子村
44 觀音巖摩崖造像 清宣漢縣桃花鄉三基坪村
45 平政橋碑 清開江縣普安鎮寶塔壩村
46 水洞門摩崖造像 清開江縣廣福鎮石板灘村
47 高觀音摩崖造像 宋達縣檀木鎮夾柏村
五、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共13處)
編號 名 稱 時 代 地 址
48 鯉魚石紅軍石刻標語 1933年萬源市石窩鄉古社坪村
49 大坎溝紅軍石刻標語 1933年萬源市河口鎮行縣坪村
50 喻家灣紅軍石刻標語 1933年渠縣義和鄉五星村
51 寶石水庫 1958年開江縣寶石鄉
52 回龍灣碉樓 民國開江縣梅家鄉云龍橋村
53 烏木水庫及紀念碑 1960年大竹縣東柳鎮清風寺村
54 巖峰公社八大隊辦公室舊址 1977年渠縣巖峰鎮書灣村
55 洞子溝碉樓 民國渠縣嘉禾鄉堰塘村
56 梨樹坪紅三十三軍軍部舊址 1933年宣漢縣黃石鄉三灣村
57 大石板紅四方面軍指揮部舊址 1933年宣漢縣隘口鄉煙燈村
58 巴山魂 1992年通川區朝陽街道辦事處塔坨社區
59 抗洪紀念碑 2007年通川區朝陽街道辦事處塔坨社區
60 石橋毛主席語錄碑 1968年達縣石橋鎮魯家村
六、其它(共3處)
編號 名 稱 時 代 地 址
61 老三溝恐龍化石群遺址 侏羅紀至白堊紀 開江縣新寧鎮壓橋亭老三溝
講治鎮雙飛、伍家寨雷公廟等
62 桃花貢米產地 唐 宣漢縣桃花鄉劉家溝村
63 朱一善、朱順珍墓 1936年 大竹縣周家鎮太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