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緩解石油和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函〔2008〕367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市節油節電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節油節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全市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能源消費總量不斷增加,石油和電力供應緊張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雖然我市節油節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能源消費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狀況仍然比較嚴重,低效電機及相關設備、低效照明產品仍在大量使用,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型公共建筑、城市景觀照明以及家庭用電等方面還存在許多浪費現象。做好節油節電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緩解石油、電力供需緊張矛盾,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舉措,既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各地、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節油節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節油節電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全市節油節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二、節油節電主要措施
當前要突出重點,抓住車船、農機、鍋爐、電機系統、空調、照明等應用面廣、潛力大、見效快的關鍵設備和產品,采取綜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快高效節能產品和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用油、用電效率。其他領域也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明確重點和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做好節油節電工作。
(一)車船、農機節油措施。一是加快淘汰老舊車船、農機。老舊公交客車報廢期要在額定標準基礎上提前2-3年。嚴格執行漁船轉產、報廢工作,嚴控新增漁船。對達到報廢年限的農機具及時進行更新,加快新型節能型農機具的推廣應用。加快高油耗客、貨車退出道路營運市場進度,力爭到2013年年底前全部營運車輛達到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二是認真落實國家關于不同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政策,鼓勵推廣小排量乘用車。充分發揮我市天然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汽車,鼓勵汽車實施油改氣或油氣兩用。把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列入政府采購目錄,新購公務車及城市公交車應優先考慮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三是建立并實施強制性汽車燃料消耗量申報、公告、標識制度。汽車生產商和進口商要按照統一檢測標準測定并申報汽車燃料消耗量,新生產和進口汽車銷售時必須在顯著位置粘貼燃料消耗量標識。有關部門要定期公告汽車燃料消耗量指標。四是加強運輸節能管理。提高運輸集約化水平,開展運輸企業節能評估,加強車輛用油定額考核。合理控制運力增長,對客車實載率低于70%的線路,一般不投放新的運力。加快貨運車輛運力結構調整,積極引導貨運車輛向廂式化、重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嚴格執行掛車牌照管理、交通規費征收和保險制度,鼓勵發展甩掛運輸、集裝箱運輸。積極推廣使用公路聯網、自動收費等現代化收費方式。五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科學設置公交優先車道(路)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加強公共交通、區域內交通及對外交通的有效銜接,提高公共交通運營效率。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和補貼,降低公共交通成本,鼓勵更多群眾選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強出租車調度,完善預約制度,提高實載率。
(二)鍋爐(窯爐)節油措施。一是減少發電用油。把關停燃油機組作為關停小火電的重點,做好單機容量50MW及以下、以發電為主的燃油鍋爐和發電機組的關停工作。實施電網節能調度,燃油機組不得作為基礎負荷機組,只能作為系統備用調峰負荷機組。二是降低工業鍋爐(窯爐)燃油消耗。結合全省工業鍋爐(窯爐)改造,逐步停用燃料油,以潔凈煤、天然氣、煤制氣等替代燃料油,在煤粉鍋爐中推廣氣化小油槍、等離子點火等節油或無油點火技術和低負荷穩燃技術。積極推廣潔凈煤、窯爐保溫、富氧燃燒、余熱余壓發電等新技術、新工藝,降低油耗。加強對鍋爐設備熱效率的監測,對符合節能要求的特種設備應列入政府采購清單,鼓勵使用特種設備進行特種設備改造。
(三)電機系統節電措施。一是加快淘汰低效電機及拖動設備。認真落實國家低效落后電機及拖動設備目錄和省淘汰計劃,加快淘汰進度。二是推廣高效節能電機及相關設備。企業購置使用高效節能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高壓電動機、交直流永磁電動機、通風機、水泵、空氣壓縮機等產品,符合《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三是加強電機系統運行和控制。推廣電機系統變頻調速、軟啟動裝置、無功補償裝置、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合理匹配電機系統,消除“大馬拉小車”現象,實現系統經濟運行。四是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改造。以電力、鋼鐵、有色、化工、機電、輕工等行業為重點,大力推廣高效節能電動機、稀土永磁電動機,高效風機、泵、壓縮機,高效傳動系統和推廣變頻調速、永磁調速等先進調速技術。
(四)空調節電措施。一是加快推廣高效節能空調。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空調能效標準和能效標識制度,對達不到標準的禁止生產和銷售。鼓勵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空調,提高高效節能空調的市場份額。鼓勵發展非電空調。二是強化空調運行管理。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高于20度。新建公共建筑使用中央空調系統的,應對空調系統進行優化設計,空調系統建成后應進行能效測評。建立空調系統運行管理制度,優化空調運行模式。三是加強現有空調系統的改造和維護。積極采用變頻、變風量、流量可調系統、太陽能采暖制冷、地源熱泵、余熱源熱泵、高效冷卻塔和高效換熱器等節能新技術、新設備,對現有空調系統進行改造,提高空調運行效率。鼓勵并扶持專業節能服務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對中央空調系統實施節能改造。加強對中央空調系統的維護保養,每年夏季或冬季空調使用前,應按規定及時進行清洗和維護。
(五)照明節電措施。一是加快淘汰低效照明產品。進一步完善高效照明產品聯合推廣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淘汰低效照明產品、推廣高效照明產品計劃。2009年底前,市級機關和有條件的縣級機關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2010年底前,達州中心城區的各縣城道路照明、公共場所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加大利用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品的力度,2008年要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0萬支以上。積極支持高效光源、燈具等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研究采取稅收政策抑制白熾燈等低效照明產品的生產和消費。二是減少城市照明用電。做好城市照明工程施工圖審查、工程招投標、工程質量監督和工程驗收。科學制定城市照明規劃,合理劃分城市照明等級,確保以道路照明為主的功能照明,嚴格控制裝飾性景觀照明。功能照明建設項目要嚴格按照照明設計標準及照明能耗密度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三是加強照明節電管理。優化照明系統運行,改進電路布設和控制方式。白天盡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公共區域照明逐步安裝自動控制開關。
(六)辦公節電措施。一是引導購買節能型辦公產品。嚴格實施國家關于辦公產品能效標識和節能認證制度,鼓勵和引導用戶購買納入能效標識實施范圍的計算機顯示器、復印機、計算機、打印機等節能型辦公產品。二是強化辦公節電管理。各級行政機關要制訂節約用電制度和節電改造計劃,明確節能監督員,監督節電制度和改造計劃的落實。辦公用電設備要設置成節能模式,長時間不使用的要及時關閉,減少待機能耗。
三、強化管理和監督
(一)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各級發改委和經委要嚴格執行《四川省基本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意見》(川發改地區〔2007〕749號)和《四川省技術改造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川經辦〔2007〕74號)有關規定,全面推行實施獨立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將節能評估和審查作為項目審批、核準或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符合條件的備案項目在辦理完備案手續后必須依據有關規定進行節能評估審查,未通過節能評估審查的,一律不得審批、核準或開工建設。
(二)強化重點用油用電單位管理。市經委、市交通局、市質監局等市級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年耗油1000噸以上、年用電500萬千瓦時以上的重點用油(氣)用電單位的監督管理,建立重點用油用電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和能耗統計報告制度,組織開展重點用油用電單位能源審計。重點用油(氣)用電單位必須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有關要求配備用油(氣)相應的計量測試裝置,油(氣)流量計、流量表必須經質監部門批準的計量技術機構檢定、校準,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要組織開展對主要耗油耗電設備和工藝系統的檢測,2009年年底前要完成所有重點用電單位電平衡測試,并實施用電實時在線監測,對高耗能單位要及時采取改進措施。石油、發電企業和輸配企業要努力降低石油、電力自用率,減少石油、電力損耗。
(三)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切實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用電,停止不符合產業政策、違規建設和淘汰類企業的用電。各縣(市)區和電網企業要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電力錯峰、避峰和有序用電方案。用電企業要積極參與用電高峰時段避峰。開展對電力經營單位供用電管理專項監察檢查,督促其進一步提高供用電管理水平,實施節電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的輸變電裝置設施,降低電能輸送線損率,提高輸變電效率,強化供用電管理。加強無功管理,變壓器總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上的高電壓等級用電企業的功率因數要達到0.95以上,其他用電企業的功率因數要達到0.9以上。鼓勵利用余壓余熱發電。在電力供應上,堅持以煤以水定電、以電定用、有序用電、節約用電的原則,制定與發電出力相匹配的用電調控方案。
(四)落實促進節油節電的價格政策。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市經濟發展情況。認真落實對鐵合金、鋼鐵、電石、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差別電價政策。進一步完善峰谷電價,合理調整峰谷價差、時段和實施范圍,有條件的地方可實施尖峰電價。在有條件的地方,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式電價,加快戶表改造進度,提高到戶率。
(五)加快節油節電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加大節能技改和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節能技術、產品的力度。重點用油用電單位要認真抓好“四改”:一是改革落后的生產工藝;二是改造低效率高耗能的設備;三是改進操作技術和優化產品設計;四是改進用能技術。積極采用太陽能、空氣能、地源熱泵空調、余熱回收、煤制氣代電代油技術、水煤漿代油燃燒技術及綜合利用等新技術。扶持節能重點領域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高效節能產品研發,加大對應用十大節能技術(產品)的獎勵力度。
(六)強化監督管理。各級節能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節油節電管理,加大監管檢查力度,依法查處各種浪費行為。組織開展能效標識、空調溫度設置、國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產品和設備、城市景觀照明,以及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辦公節能等專項檢查活動,對查出的問題要依法處理(罰),加強整改。依法打擊虛假能效標識,規范標識行為。質監部門要定期檢查終端用能產品的生產銷售情況,依法查處產品能效不達標的企業。
(七)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新聞宣傳、廣電、文化等部門要以節油節電為重點,廣泛深入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普及節能知識,解讀節能政策,推介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宣傳節能先進典型。報紙、網絡、電臺、電視臺等各類媒體要開設節能宣傳欄、專題。教育部門要加強大中專院校及中小學學生節油節電宣傳教育、知識傳授和實踐培訓,積極將節油節電知識技能納入教學活動及試驗培訓之中,促進青少年養成節油節電的良好習慣。在廣大企業中開展節油節電合理化建議活動,樹立節油節電模范標兵。組織開展節油節電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編印節油節電宣傳手冊、指南等,向公眾介紹、傳授節油節電的方法和竅門,提高全社會的節能意識和能力,形成全社會節油節電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各部門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節油節電工作,把節油節電作為抓好節能工作的重要舉措,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務求取得成效。市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各地、各部門節油節電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指導,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組織實施,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研究解決節油節電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市經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和建設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水利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物價局、市質監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科協等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積極落實各項政策措施。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對本地節油節電工作負總責,明確職責分工,落實第一責任人制度,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監管到位,為節油節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