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二屆十次全會的各項部署,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推進達州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決定》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的決定》等有關規定,特就加快政府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基本原則
堅持執政為民理念和以人為本原則,以增強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效能為出發點,以強化行政審批管理體制改革和保證政府信息公開需要為目標,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堅持一切從工作實際需求出發,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步實施,全面提升機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為企業和公眾等提供便捷的辦事渠道,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二)主要目標
在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政府信息化任務的同時,積極開拓創新,力爭用3—5年時間,使我市政府信息網絡系統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到2008年底,基本建成連通市級各部門、各政務服務中心、各縣(市、區)四大班子及主要部門的基礎網絡平臺。制定和完善有關標準和規范,完成和完善各重要應用系統和數據庫的開發及應用,建立長效機制,確保屬于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上網公開達到90%。
到2009年底,完成信息服務網絡基礎平臺與各縣級部門、公共企事業單位的連接。建設公共資源信息數據庫,以試點的方式逐步實現各信息公開平臺與各業務系統間的信息交換,部分實現在線查詢、在線受理和在線辦理等網上辦公服務。
到2012年底,全面建成覆蓋轄區各鄉鎮的政府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各業務系統全面實現網絡辦公。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與業務系統間實現安全實時的信息交換。建成市、縣兩級公共資源數據庫并實現資源共享。力爭實現行政審批、辦事服務等網上查詢達到95%,網上受理達到80%,網上辦理達到50%,應公開的政府信息網上公開達到100%,公眾對政府信息服務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二、建設內容
(一)建設政府信息服務基礎網絡
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完成市、縣、鄉三級政府和部門的政府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實現與公共企事業單位的網絡、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
各縣(市、區)要確保2008年4月底前已建成的電子政務外網基礎網絡平臺以及政務服務中心和監察機關接入本級電子政務外網平臺高效運行,確保各縣(市、區)外網平臺接入市政務外網中心平臺穩定運行,力爭5月底前建成政務外網中心機房和數據中心。
2008年底,市級部門全部接入電子政務外網。2009年底,縣級部門50%以上接入本級電子政務外網。2010年,縣級部門和鄉鎮全部接入本級電子政務外網。
(二)以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為重點,完善政府辦公系統
各政務服務中心實行集中受理,集中辦理,力爭現場辦結率達到90%;逐步實現行政審批、辦事服務等的在線查詢、在線受理和在線辦理。
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要確保2008年4月底前已建成的市、縣兩級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和省、市、縣(市、區)三級聯網順利運行,繼續做好相關人員培訓工作,全面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三)打造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進一步加強門戶網站建設
建立健全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內部考核、監督檢查、新聞發布等制度,并建立長效機制以保障政府網站信息的權威性、準確性、安全性和及時性。建立政府信息報審系統,凡屬于本級政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應全部在本級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
充分發揮政府網站與公眾交流溝通的橋梁作用,廣泛聽取公眾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探索建立網上依申請公開辦法、意見處理反饋辦法,大力推行網上監督、網上評議等方式,有效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四)部門業務辦理系統與門戶網站的信息共享
各業務系統主管部門與政府門戶網站管理部門要相互密切配合,制定公共信息交換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積極探索建立網上辦事咨詢受理辦法,逐步擴大網上審批、查詢、交費、辦證、咨詢、投訴、求助等服務項目的范圍,努力實現“一站式、一體化”、“人性化、個性化、專業化”網上辦事,為民眾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
(五)開發市、縣兩級政府信息公共數據庫
市公共數據庫主要采集、加工、整理和存儲來自市縣有關部門、鄉鎮、公共企事業單位的基本信息和數據,提供給市縣有關部門、鄉鎮、公共企事業單位共享??h級公共數據庫與市公共數據庫同步,接收和存儲來自市公共數據庫的共享數據,采集、加工、整理和存儲轄區相關的信息和數據,提供給本級有關部門和所轄鄉鎮、公共企事業單位共享。市、縣兩級數據庫同時為本級政府門戶網站提供信息服務。
(六)強化安全保護
在建設網絡基礎平臺、應用系統的同時,要加強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建設和管理,制定和完善安全保障方案,落實安全保護措施,建立安全規章制度,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七)落實機構和經費,保障人才隊伍
各縣(市、區)要落實機構和人員負責網絡和網站的日常運行維護工作,保障運行維護資金。積極開展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電子政務知識與技能培訓,引進培養熟悉政務管理和專業技術的專門人才,力爭到2012年底,全市黨政機關工作人員90%能獨立網上辦公。
三、組織領導與工作分工
(一)組織領導
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信息產業局、市政務服務中心、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中心等部門主抓,各縣(市、區)和市級各部門密切配合,協同建設。各縣(市、區)的政府信息服務網絡系統的建設由各縣(市、區)政府負責,應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具體組織實施。政府信息服務網絡系統的建設將納入目標管理,嚴格考核,逗硬獎懲。
(二)工作分工
市政府辦:負責全市政府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建設的總體協調工作;統一協調和處理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市信息產業局:負責市本級的政務外網網絡建設,統籌規劃全市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和管理,督促指導各縣(市、區)電子政務外網建設;牽頭組織制定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開發市級政府信息公共數據庫,建立信息交換平臺;參與政府信息公開需求分析,確定主要功能模塊的標準和描述;建立“中國·達州”主網站,為各部門建立子網站開設虛擬主機,并在中國達州(www.tube444.com)網站上提供鏈接。
市政務服務中心:負責市本級各部門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各種事項的集中辦理,負責對各辦事流程、辦事結果的公開。配合相關部門逐步實現行政審批、辦事服務等的在線查詢、在線受理和在線辦理。
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中心:負責政府公開信息在市政府門戶網站——“中國·達州”上的編審和發布工作;負責各地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和績效評測工作,負責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其他相關工作。
其他市級各相關部門:參與制定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開發本部門業務系統;建立本部門與政府信息服務有關的業務數據庫;參與定義并開發政府服務和政府信息公開與門戶網站的集成。負責發布本部門相關的政務信息以及相關事項的在線咨詢服務。
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市政府完成相關工作;按全市政府信息服務網絡系統的總體要求,完成本轄區的各項工作。
二○○八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