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
主管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出版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編輯室
地 址 達州市通川區永興路2號
電 話 0818-3091434
郵 編 635000

達州市人民政府 關于迅速落實穩增長措施努力促進全市經濟 追趕跨越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

達市府發〔2012〕35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國內、省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盡管我市經濟總體形勢較好,但部分指標增速呈現回落趨勢。各地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切實把穩增勢作為當前全市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穩增長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市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我市的比較優勢和潛在優勢,突出兩化互動、統籌城鄉、投資拉動、產業支撐四大著力重點,努力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入開展項目突破年活動,努力保持投資較快增長
 (一)確保完成全年投資目標任務。圍繞項目突破抓投資,圍繞投資突破穩增長。各地各部門要把握當前項目投資工作的階段性重點,突出,緊密跟蹤并精確對接國家和省上穩定投資的政策動向,找準選好項目,集中精力研究、包裝、上報、引進、開工、竣工一批重大項目,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提效。當前尤其要加大工業、水利、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領域投資力度,力爭工業投資達到322億元、城鄉建設投資達到265億元、交通運輸投資達到161億元,確保今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46億元以上,力爭達到900億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加快推進在建續建項目建設。各地各部門要及時跟蹤掌握在建續建項目進展情況,認真梳理和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切實做好要素保障和服務工作,在確保項目質量安全和施工安全的情況下,加快項目建設,確保達到投資進度,特別要加大120個市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和投資額,促進項目盡早竣工并投入使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境保護局、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林業局、市畜牧食品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局、市文廣影視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切實抓好項目謀劃儲備。積極對接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圍繞七個加快策劃組織一批重大項目,突出抓好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及社會事業、重大產業及節能減排、生態建設、扶貧開發和災后重建等重點領域的項目儲備,滾動充實項目儲備庫。做深做細可研論證等前期工作,確保達到規范要求提高項目準備的水平和質量。對成熟項目,要及時上報國家和省上。對已經上報項目,要組織專門力量,跟蹤落實,爭取盡快獲得批復。〔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國土資源局、市環境保護局、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抓緊新項目開工。繼續抓好“71”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每月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力爭全年項目開工1560個,其中重點項目開工50個,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達到300億元以上。各有關部門要建立新開工項目聯動推進機制,提前介入,主動服務,進一步完善并聯審批制度,加快項目審核進度,提高審核效率。優化招標工作流程和方式,加快完成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盡快啟動新的重大項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國土資源局、市環境保護局、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鼓勵引導民間投資36實施細則,堅持非禁即入原則,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進一步拓展民營經濟投資領域和范圍。加強民間投資運行情況動態監測,采取更加靈活有效的綜合配套措施,引導民間資金參與我市經濟建設。加強信息引導,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市場準入標準、國內外行業動態、投資管理規定等相關信息,加大引導民間投資的工作力度。搭建創業平臺,開展引鳳還巢工程,吸引民間資本回流,推動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的轉變。各地各部門要不斷豐富服務方式,積極主動為民間投資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深入實施九項民生工程。加快推進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等九項民生工程,確保年內完成投入83億元,促進各類民生問題有效解決。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發展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就業,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1萬人,力爭下崗失業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萬人。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全面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范圍和醫保、工傷保險覆蓋面,力爭五大社會保險覆蓋達到400萬人次。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加大農村沼氣池建設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給,確保全年新增保障性住房9924套,改造各類棚戶區7112戶、農村危房14458戶。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提高優撫對象、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和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城鄉低保月均補差(助)標準。〔責任單位:市政府督查室、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市民政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扶貧移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決扭轉增速放緩趨勢
  (七)促進工業經濟較快增長。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核心戰略,嚴格執行產業發展布局規劃,全面落實工業發展支持政策,主動防范和化解影響工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狠抓督查指導和綜合協調,建立大企業服務直通車制度。高度重視企業市場開拓,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幫助指導和支持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協調,關注工業用電量等先行指標,摸清行業發展動態,加強重點行業、困難行業的運行監測,認真研究對策措施,用好特殊時段豐水期富余電量電價政策,促進企業滿負荷生產,實現全年產、供、銷良性運行,切實遏制工業增速下滑的勢頭,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加快推動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發揮重大項目對產業優化升級的引領作用,全力確保香港玖源三聚氰胺、達興能源炭黑等30個重點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加快川東北高含硫氣田開發、地奧天府藥業、南國印染等27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進度,盡早開工建設川投天然氣發電等40個重點產業項目。推進技術創新和企業技術改造,大力實施150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確保完成技改投入255億元以上。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推進產業園區集聚集約發展,積極推進達州經開區創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縣(市、區)園區升級省級開發區創建工作。〔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資源局、市環境保護局、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九)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充分發揮工業發展資金引導作用,建立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貼息機制,幫助企業恢復信心,加快生產。狠抓企業扭虧增盈,積極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大企業大集團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大力實施成長型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積極支持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加快發展。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認真落實現行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提高,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提高,營業稅稅率降低等稅收優惠政策。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等各項優惠政策。針對當前企業融資難、財務費用居高不下的實際,加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行為整治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強和規范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管理,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地稅局、市國稅局,達州銀監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促進兩化互動發展。強化規劃聯動,促進土地、產業、基礎設施各規劃和城鎮規劃的融合與協調,抓好市、縣、城市及石梯、胡家、普光、任市等20個重點鎮的規劃建設。優化空間布局,積極推進通川區北外新區、達縣南外新區等四個新區建設,大力實施新村和新農村綜合體“1+10”工程,不斷創新產業園區與城鎮化互動發展模式。優化全市工業發展與布局,統籌三化聯動,發展園區經濟,完善“1+7”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城鄉統一、開放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建立健全區域間利益協調機制。〔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級相關部門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一)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推進“51133”科技創新工程,深入實施新材料、節能減排、中藥現代化、動植物新品種選育、農產品精深加工五大科技專項,實現重點技術的突破,切實解決一批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產品開發高新企業產業升級集群發展為路徑,研究開發系列創新型新產品。大力整合科技資源,通過政策、資金引導和市場化運作,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等。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省級創新型企業,形成創新型示范、試點、培育企業群。重點抓好企業自身成果轉化,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社會多層次多元化投入的轉化模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扎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十二)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圍繞創建全省非地震災區災后重建示范區,加強與省級相關部門的匯報銜接,積極爭取政策、項目、資金和技術支持。加快推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的實施,加強渠江流域以新村建設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確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重建任務。整合各項涉農資金,加強農民新村、基礎設施、產業支撐、功能配套、社會管理五大建設,確保全年建成新村聚居點249個(其中新農村綜合體47個)。做好“6.30”“7.4”“7.11”暴雨受災地區的群眾安置工作,及時啟動恢復重建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旅游局、市文廣影視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三)大力實施扶貧開發。認真落實《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強化財政、稅收、金融、投資、產業、土地、生態與資源補償、幫扶等8大政策措施的研究和對接,科學制定實施規劃。抓好扶貧項目的謀劃、儲備和上報,全力爭取中央和省扶貧專項資金,集中力量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切實推進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專項扶貧資金投入,確保全年啟動扶貧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30個,完成高寒山區、生態保護區群眾異地搬遷500戶,改善3.5萬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責任單位:市扶貧移民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級相關部門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白巖灘、劉家拱橋、寨子河三座在建中型水利工程建設,抓緊實施農村飲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水土保持、高標準農田、機耕便民道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土溪口、土地灘等大中型水庫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強力推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通達通暢水平。加快實施農村電網改造。著力改善農村用能條件。〔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資源局、市環境保護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五)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繼續推進農業四區建設,深入實施農業“4+8”工程。加強果蔬、茶葉、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基地、設施農業建設,確保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基地萬畝示范區13個,建成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特色產業基地15萬畝,新建成以鋼架大棚、滴灌、噴灌為主的設施農業2萬畝。推進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縣建設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確保年內新建成現代畜牧業養殖小區152個,主要牲畜規模養殖比例達到55%。加強現代林業產業基地培育,加快林業產業強縣(培育縣)建設。加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力爭新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2家,發展運作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市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選育推廣動植物新品種,加強納米土墑肥萬畝試驗示范工作,立足資源優勢,大力開展特色農業科技攻關,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加快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做響特色農產品達州品牌。〔責任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市科技局、市林業局、市畜牧食品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六)切實保障農產品供給。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嚴格執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切實抓好夏秋季農業生產,及時落實生豬收儲預案,加大農資價格、涉農收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確保糧油、蔬菜、生豬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大力開展糧油高產高效創建活動,抓好我市全省糧食生產重點縣建設。深入實施菜籃子工程,加快推進冷鏈運輸和生鮮農產品配送工作。〔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食品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擴大市場消費
  (十七)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圍繞建設秦巴地區生產性服務業中心,集中力量抓好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積極做好秦巴新區的規劃調整和產業布局,加快楊柳配套園區、各縣(市、區)物流節點建設。抓好汽車交易、再生資源等6個區域性市場建設,推進公路物流港二期、川煤物流等7個物流項目建設,加快天然氣化工、富硒食品等省級檢測中心建設,初步構建區域性要素交易市場體系。積極發展金融服務業,引進各類金融企業建立分支機構,加強投融資平臺建設,推動銀行、信托、融資擔保、小額貸款、保險、證券等金融服務業大發展。提升發展商貿服務業,整合本地商業資源,建立和完善中央商務區、縣(市)中心商圈等服務網絡。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圍繞建設川渝鄂陜結合部區域文化中心,加快建設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演展基地;充分依托巴山風光、巴人文化、紅色旅游三大資源品牌,加快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和重點旅游線路打造,將達州建設成為川渝鄂陜黃金旅游線上的重要目的地。突出發展職業教育,加快推進職教園區建設,加快建設川渝鄂陜結合部職業教育基地。探索發展外包服務業,創新發展咨詢設計業,爭先發展檢驗檢測業,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廣影視局、市旅游局、市政府金融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八)努力擴大消費需求。認真執行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積極落實國家節能家電產品補貼等促進消費的政策,支持自給式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拓寬和開發消費領域,積極培育信息、文化、養老、健身、家政服務等消費熱點,創新電子商務、服務消費、信貸消費、租賃消費等新型消費業態。鼓勵居民信貸消費,積極研究、制定和落實有利于擴大消費的信貸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集中推進汽車、住房、家電、教育、旅游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產業的信貸消費。積極開拓消費市場,精心組織第三屆秦巴地區(達州)等各類商品交易會、展銷會、美食節活動。繼續實施雙百新網工程,加快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大力開展農超對接。〔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九)著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堅持把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以落實藏區“9+3”學生、高校畢業生等政策性、群體性就業為重點,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開展就業援助,加強培訓統籌,改進培訓方式,抓好各類職業培訓,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推進創業促就業,穩定就業局勢,保障城鄉居民穩定的收入來源。全面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確保今年底前實現制度全覆蓋,提升居民消費意愿。加強市場物價調控,及時監測價格動態,做好重要商品產銷銜接和跨區調運,保障市場供應,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大力推進招商引資,積極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

(二十)加快融入重慶發展。強力推進《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貫徹實施,加大與重慶的對接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著力構建優勢互補、互動合作的發展格局。主動融入重慶城市群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加強與重慶的基礎設施對接、要素互動共享和產業配套合作。著力加快產業融入,打造重慶工業的配套基地、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和休閑度假旅游基地。認真落實與重慶有關縣(區)和部門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投資合作協議,對照年初分解下達的融入重慶工作目標任務,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投資促進局、市商務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農業局等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實完善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行業50強等企業信息庫,認真整理篩選與我市產業發展緊密聯系的相關企業,分類建立資料信息庫。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加強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的謀劃和儲備,夯實招商引資基礎。創新招商引資思路,深入推進小分隊招商,不斷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堅持招大引強、集群承接、延鏈引進,組織開展在川世界500強企業達州行投資促進活動,力爭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確保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00億元。創優招商環境,進一步健全政務服務體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繼續整治發展軟環境,著力解決不作為、亂作為等干擾項目建設和影響企業發展的各類問題,打造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發展軟環境。〔責任單位:市投資促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國資委、市商務局等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著力強化要素保障,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二十二)切實用好政府性資金。積極組織財政收入,提高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收入比重,確保圓滿完成全年財稅收入任務。加強財政預算執行管理,加快預算資金分配撥付進度,盡快下達年初預算已作安排基本建設資金、工業發展資金和民生工程、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新區建設、災后重建等各類發展性資金。加強匯報銜接,盡快落實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工程等項目中央、省預算內年度投資計劃。盡快落實地方債券資金,及時下達各項財政補助資金,使項目盡快發揮作用,見到成效。〔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三)引導信貸平穩增長。加強金融形勢分析,用好用足中央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的金融支持政策,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與上級的溝通協調,爭取加大對我市的信貸投放力度,確保年初信貸目標的完成。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準確把握信貸投放的標準和條件,加大對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支持,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條件,但資金周轉暫時出現困難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給予支持。以貫徹落實創建非地震災區災后重建示范區、秦巴山區集中連片扶貧開發等政策措施為契機,積極向人行成都分行爭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信貸調控額度。充分運用支農再貸款政策,促進全市所有農村信用聯社和村鎮銀行開展支農再貸款業務。積極爭取對達州市商業銀行開展中小金融機構再貸款試點工作,促進中小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經濟增長力度。〔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達州銀監分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十四)加強銀政銀企對接。建立健全重點項目融資信息溝通及協作機制,加強對重點項目資金平衡狀況監測和窗口指導,建立和完善對接信息平臺。加強項目儲備,做好項目推薦,積極組織開展多層次、多方式、多平臺的銀政銀企對接活動。加大今年銀企簽約項目的落實力度,確保簽約項目信貸資金盡快落實到位。用好用足國家和省關于政府融資平臺的有關政策,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積極穩妥發揮政府融資平臺作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政府金融辦、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達州銀監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五)強化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消除只存不貸存多貸少等問題。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確保實現兩個不低于的監管目標。繼續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規范發展融資性擔保公司,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或參股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在達州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加強財政金融配合,通過定額補助、獎勵性補助等方式,支持面向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要結合不同行業、不同成長階段小微企業的特點,不斷加強體制、機制、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綜合運用各類配套政策,靈活確定貸款期限、貸款利率、擔保方式和還款方式,提高對小微企業服務的針對性。〔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財政局、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達州銀監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六)積極拓展社會融資。大力推進企業擴大資本市場融資,進一步動員、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爭取上市融資,力爭今年在上市培育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債券融資,爭取今年區域集優直接債和企業債等債券規模達到10億元。大力發展股權與創業投資,引進有實力的股權與創業投資公司幫助我市企業實現上市融資。加大金融創新,推動信托、租賃等新型融資工具在我市的利用。積極通過BOTBT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各類項目建設,實現多渠道融資、多渠道投入。〔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財政局、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達州銀監分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七)強化建設用地保障。建立健全促進科學用地的利益導向機制,在制度安排上推動集約節約用地,促進集約發展。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挖掘土地潛力。積極爭取省級以上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項目,使用國家、省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統籌安排災后重建用地指標,合理使用年度計劃指標,提高土地審批效率,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城市新區建設和園區建設用地需求。加快實施土地開發整理,大力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嚴格規范土地開發、儲備和出讓等重點環節,加大閑置土地的清理處置力度。〔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八)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切實做好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供給,全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需要。加大煤炭安全生產幫扶和資源整合力度,爭取有更多的煤礦盡快恢復正常生產,增強全市電煤的持續保供能力。繼續加大電煤調運力度,充分發揮主網電廠主體作用。加強預警預測、調度協調和行業管理,確保全市成品油需求。積極爭取和落實用氣指標,全力保障全市天然氣用氣需求。加強與鐵路部門銜接,及時協調解決運輸工作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確保全市運輸需求。〔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要任務,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舉措,迅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達州市人民政府

20127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看视频| 日韩av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激情网|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6080yy免费毛片一级新视觉|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视频|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老子影院在线观看| 空白tk2一一视频丨vk| 波多野たの结衣老人绝伦|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性猛交xxxxx按摩欧美| 国语第一次处破女| 国产色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免费观看女子推理社|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在公交车里要了几次| 99精品视频在线|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jizzjlzzjlzz性欧美| 女人全身裸无遮挡图片|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欧美成人高清ww|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欧美巨大bbbb|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