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15〕45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衛生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實施細則的通知》(川辦發〔2011〕27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6〕48號)等文件精神,推動社會辦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平發展,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合理設置規劃,為社會辦醫預留發展空間
(一)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14號)和《達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印發達州市“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達市衛辦發〔2016〕237號)要求,各縣(市、區)在制定本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其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規劃時,為社會辦醫預留發展空間。全市按每千常住人口1.5張床位(康養床位除外)對社會辦醫進行總量和結構控制,各縣(市、區)在不突破全市“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前提下,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具體數量、類別和地點等限制,優先設置非營利性和資源稀缺的??漆t療機構?!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公開規劃設置情況。出臺或調整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市、縣兩級衛生計生主管部門要利用官方網站或新聞媒體在規劃出臺或調整后1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開公布,明確各地社會資本可舉辦醫療機構的規模和布局。對涉及新增或調整醫療資源的,包括新建城區等,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必須落實保基本的責任,同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和運營醫療機構。未公開公布規劃的,不得以規劃為由拒絕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或配置醫療設備?!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合理控制公立醫院規模。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規模適度的原則,根據國辦發〔2015〕14號要求進行合理控制,嚴禁擅自增加床位和擴大規模建設。各縣(市、區)要結合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制訂工作,明確政府辦醫的范圍和數量,落實政府投入責任,嚴格限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在縣域內,社會辦醫要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相結合,發揮公立醫院主體作用和社會辦醫補充作用,相輔相成?!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辦醫。鼓勵社會力量投向市內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舉辦二級以上婦兒醫院、康復醫院、精神病院、腫瘤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等醫療機構,以及美容等高端醫療、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等新型業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類專科醫院、中醫門診部及中醫診所,加快社會辦中醫類機構發展。鼓勵香港、澳門、臺灣及境外服務提供者在我市設立合資合作、獨資醫療機構,引導社會辦醫向高水平、規?;较虬l展,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放寬準入條件,提高社會辦醫審批效率
(五)清理社會辦醫許可。全面清理、取消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登記注冊方面法律、法規無明確規定的前置審批事項、審批條件和申報材料,取消社會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限制。推進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立審批的屬地化管理,床位在100張以上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以及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醫院、??萍膊》乐螜C構、婦幼保健醫院、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等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由市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床位在100張以下的綜合醫院、門診部、診所等其他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由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簡化行政審批流程。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整合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執業許可等審批環節,在法定審批時限基礎上,按照提速50%的要求壓縮行政審批時限,探索統一聯審或并聯審批,逐步實現社會辦醫審批一站式服務,加快社會辦醫項目審批,提高審批效率?!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創新社會辦醫模式,構建多元化辦醫格局
(七)規范公立醫院改制。按照《達州市“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6—2020年)》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重點辦好公共衛生機構和一所人民醫院、一所中醫院、一所婦幼保健院。在堅持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和公益性的前提下,在公立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開展公立醫院改制試點,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通過合作、兼并、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組改制,優先支持醫療實力強、管理規范、社會信譽好的機構參與改組改制,同時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障職工合法權益?!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養老服務業領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市級相關部門在市場準入、土地使用、財稅價格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健康養老服務業領域。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及老年康復、老年護理等專業醫療機構,支持企業圍繞老年人的預防保健、醫療衛生、康復護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積極開發安全有效的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中醫藥、溫泉、山水等優勢資源,積極培育健康服務新業態。〔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九)支持開展社會化檢查檢驗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獨立的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基因檢測和疾病篩查等檢查檢驗機構,并面向所有醫療機構開放。健全醫療質量控制標準,推動醫療機構信息數據互聯共享,對檢查檢驗機構開展的達到認定標準的檢查檢驗服務項目,全市醫療機構互認結果。支持社會辦醫學檢查檢驗機構與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醫療協作,支持其承接公立醫療機構的相關服務項目。〔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辦醫模式。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引入社會辦醫領域,建立健全創業扶持機制,完善財稅金融政策,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以眾創、眾籌和合伙人等方式舉辦名醫診療中心、名醫工作室、名中醫館,支持發展醫生集團、護士集團、家庭醫生集團等醫療健康新業態,鼓勵醫生自主或聯合創業。〔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拓寬投融資方式,為社會辦醫提供資金保障
(十一)加強財政扶持。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發展健康服務業,鼓勵各縣(市、區)探索建立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舉辦者的激勵機制。將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范圍,在臨床重點??平ㄔO、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補助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承接當地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以及政府下達的相關任務,并逐步擴大購買范圍。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急救網絡,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并按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獲得政府補償?!藏熑螁挝唬菏胸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二)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到新三板、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范圍,加大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信貸支持。鼓勵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醫療領域創新型業態、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藏熑螁挝唬菏姓鹑谵k、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達州銀監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完善相關政策,優化社會辦醫發展環境
(十三)落實稅收政策。對符合規定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規定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自其取得執業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社會辦醫療機構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獲得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的,對其符合條件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企業、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捐贈,按照稅法規定予以稅前扣除。對符合《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條件的,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減按15%繳納?!藏熑螁挝唬菏袊惥帧⑹械囟惥郑骺h(市、區)人民政府〕
(十四)清理規范收費政策。嚴格執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減免養老和醫療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77號),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醫療機構減半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在接受政府管理的各類收費項目方面,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執行相同的收費政策和標準?!藏熑螁挝唬菏邪l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五)完善土地政策。給予非營利性社會辦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的用地支持政策。經主管部門認定的非營利性社會辦醫項目用地,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營利性社會辦醫項目用地,采取出讓等有償方式供地。對閑置土地依法處置后由政府收回的,規劃用途符合要求可優先用于社會辦醫項目。支持社會力量利用存量房產和原有土地興辦醫療機構,土地用途和使用權人可暫不變更,連續經營1年以上,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項目可按劃撥土地辦理用地手續,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采取協議出讓方式辦理用地手續?!藏熑螁挝唬菏袊临Y源局、市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六)落實醫保政策。將符合準入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范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政策,報銷比例按相應級別的公立醫療機構執行,不得將醫療機構所有制性質、醫保定點機構數量已滿等非醫療服務能力方面的因素作為醫保定點的前置性條件。規范各類醫療收費票據,出臺并細化不同性質醫療機構收費和票據使用與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的結算辦法、指導意見等。〔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七)落實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政策。落實社會辦醫在職稱評定、科研課題招標和成果評價、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平ㄔO項目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有同等待遇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申報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師定期考核機構、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等。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各醫學類行業協會、學術組織、職稱評定和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在符合要求的條件下,可提高人員占比,擔任與其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相適應的職務。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組建醫療聯合體,在醫聯體框架內享有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促進資源共享,不斷提高社會辦醫水平
(十八)破除限制條件,優化大型醫療設備配置。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充分考慮社會辦醫發展需求,將其納入全市大型醫用設備指標申報計劃,不得將醫療機構等級、床位規模、門急診人次等業務量評價指標作為前置條件,重點考核機構人員資質與技術服務能力等指標。優化大型設備配置使用程序,簡化流程,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配置“中國制造”。按照非公立醫療機構設備配備不低于20%的比例,預留規劃空間。嚴格控制公立醫院超常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大型設備配置飽和的區域不允許包括公立醫療機構在內的所有醫療機構新增大型設備?!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九)整合現有資源,促進大型醫療設備共享。鼓勵各地整合現有大型設備資源,支持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實現相關信息互聯互通,強化標準統一和質量控制,在確保醫療安全和滿足醫療核心功能前提下,實現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等結果互認和醫療機構消毒供應中心(室)等資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大型設備共用、共享機制?!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推進多點執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流動。進一步放寬醫師多點執業條件,簡化審批流程,探索醫師區域注冊和多點執業備案管理制度,探索多點執業醫務人員可作為社會辦醫審批和大型設備配置等時的人力資源配置計算。吸引市外、省外、國外符合條件的醫師來我市多點執業,鼓勵醫師在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之間規范流動,鼓勵醫師到醫療資源稀缺地區和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確保多點執業醫務人員在學術地位、職稱晉升、職業技能鑒定、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不因多點執業受影響。鼓勵醫療機構和醫師個人購買醫療執業保險,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養老保障水平以及解決醫療職業傷害保障和損害賠償問題。〔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一)探索合作方式,加強人才交流與業務合作。鼓勵大型公立醫院利用品牌、人才、技術等優質資源與社會資本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積極探索加強業務合作的有效形式和具體途徑。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開展對口支援、遠程醫療、人員進修、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從技術、管理、人力資源、學科發展等方面給予社會辦醫療機構全方位扶持,提高社會辦醫整體水平。鼓勵具備醫療機構管理經驗的社會力量通過醫院管理集團等多種形式,在明確責權關系的前提下,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管理?!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七、加強監督管理,促進社會辦醫規范發展
(二十二)完善監管機制,明確獎懲措施。堅持“誰審批、誰負責”,嚴格落實社會辦醫療機構監管責任,探索大型社會辦醫療機構“上劃一級”監管制度,實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統一的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德醫風、誠信服務等考核和管理評價標準。完善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的約談整改制度,建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退出機制,落實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本地區醫療服務信息平臺,定期公布社會辦醫療機構工作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建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用記錄,依法推進信息公開,明確懲戒措施。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引導參加醫療責任險。完善醫療機構分類管理政策,出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管理細則,明確監管辦法?!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十三)加強業務指導,引導行業自律。支持和鼓勵有關社會組織在業務范圍內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進行業務指導,維護社會辦醫療機構合法權益。加強對社會辦醫療機構負責人及有關管理人員的培訓,促進規范管理,提高經營水平。引導社會辦醫療機構加強自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弘揚救死扶傷精神,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藏熑螁挝唬菏行l生計生委〕
(二十四)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微博微信微視頻、手機報、移動客戶端等媒體,大力宣傳解讀社會辦醫療機構發展的方針政策,宣傳社會辦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社會辦醫,宣傳和表揚社會辦醫療機構中涌現的先進典型,擴大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影響,對促進社會辦醫取得的成效及經驗進行及時總結和宣傳報道,形成有利于社會辦醫療機構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藏熑螁挝唬菏形麄鞑?、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社會辦醫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社會辦醫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市、區)根據本實施意見要求制訂符合本地實際的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和分工,探索開展差別化、多樣化改革,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門要及時細化完善配套措施,并對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分析,建立重點工作跟蹤機制和定期督導制度,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本實施意見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期滿自行失效。已有相關規定與本實施意見不一致的,以本實施意見為準。在有效期內,法律、法規、規章或上級規范性文件另有規定,或者已按程序對本實施意見作出廢止、修改、失效決定的,從其規定或決定。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