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謀篇布局的關鍵交匯點,也是大竹縣“重塑大縣榮光、建設美好竹鄉”的沖刺之年。面對復雜外部環境與艱巨發展任務,大竹縣委錨定“決勝十四五、沖刺百強縣”主線,以“超常之舉”拼經濟、以“攻堅之勢”破難題,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9億元,同比增長4.2%,在產業升級、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領域交出亮眼成績單。
產業升級:
雙輪驅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大竹縣立足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以“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為核心,構建“231”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能級持續躍升。
在綠色產業賽道上,大竹深耕竹麻新材料領域,打造全鏈條發展生態。西部首個竹纖維生產項目、全國首個竹纏繞管道管廊全產業鏈項目即將投產,高穴鎮葛麻山基地成功創建省級現代竹產業基地,亞緹紡織二期擴能、榮煜垣棉麻混紡項目順利落地,泰盛竹漿紙、天虹國際苧麻全產業鏈等重大項目全速推進。如今,大竹經開區躋身省級綠色工業園區,現代竹產業園區獲批省級園區,綠色產業成為縣域經濟“新支柱”。
科技創新領域同樣成果豐碩。圍繞OPPO、華為、臺達集團三大龍頭企業,大竹強化產業配套、融入核心供應鏈,高標準建設科創CBD,新增11個省市級科創平臺。通過“周末工程師”“揭榜掛帥”等創新模式,開展高分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領域科技攻關16項,推動28項關鍵技術成果轉化。西部首個以AI智能體與機器人產業配套為核心的科技園區簽約落地,并設立10億元“川渝AI與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新質生產力培育邁出堅實步伐。
制造業“突破性崛起”行動成效顯著。1至7月,全縣新開工工業項目20個、竣工投產12個,新升規入統企業11戶、居全市第一;制造業投資完成31.13億元、增速42.1%、增速全市第一,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持續凸顯。
鄉村振興:
產業引領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作為全國100個“鄉村全面振興工作聯系點”,大竹縣以產業振興為牽引,推動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協同并進。
糧食安全底線持續筑牢。小春糧食播種面積達38.2萬畝居全市首位,新增油菜種植面積1.17萬畝,出欄生豬40.02萬頭、補欄6.8萬頭,新增蛋雞存欄29.5萬羽,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5.8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全市第一,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大竹踐行“大食物觀”,因地制宜打造“平壩稻油小龍蝦、田邊地角種苧麻、高山蔬菜中山茶、椿竹成林產業化”發展格局,新建成“竹林+”復合示范基地8萬畝、稻蝦綜合種養基地3.1萬畝。“全方位挖掘資源潛力、多元化保障食物供給”的經驗做法,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并上報中央農辦,“產業中心+農業園區+龍頭企業”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業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鄉村運營模式創新升級。學用“千萬工程”經驗,大竹推廣“三美”未來鄉村建設,做響“趕村”文化體驗品牌,打造集餐飲住宿、運動健康、研學培訓、AI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新業態。1至7月,廣子“趕村”接待游客超15萬人次,營業總收入達1200萬元,帶動群眾增收150萬元,鄉村成為“近悅遠來”的休閑目的地。
服務優化:
消費升級與基建提速雙發力
依托百萬人口大縣與“雙30”縣城體量優勢,大竹縣以消費升級為抓手,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8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一。
消費場景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大竹提質升級金利美、幸福煌歌、北城新區等核心商圈,成功舉辦“千人萬面嗨起來”肉丁面主題消費、“大竹歡樂購”等活動,拉動消費近70億元。其中,大竹肉丁面品牌化運營成效顯著,創立“肉丁藍”色系、研發“面寶寶”文創產品,建成肉丁面文化交流中心,登錄《舌尖上的中國》與抖音熱榜,相關經驗被寫入國務院辦公廳直報點《重要成果專報》。“滋竹嘗樂”公共品牌持續做強,東柳醪糟、觀音豆干等非遺美食IP影響力不斷擴大。
數字賦能消費升級。在農貿市場等領域先行先試“竹福碼”,實現零散消費數據本地留存,貢獻產值超億元。全縣新增服務業市場主體2800戶、新培育規上服務業企業4戶,外貿進出口總額9.48億元、增速180.34%,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大抓項目:
發展支撐能力持續增強
大竹縣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以項目建設之“進”,支撐經濟發展之“穩”。1至7月,28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7.2億元、投資完成率居全市前列,切實以項目建設的速度,體現加快發展的熱度,傳遞共享發展的溫度。
基礎設施建設蹄疾步穩。西達渝高鐵(大竹段)建設進度全線領先,大墊高速、機場大道、環城大道北環線加快推進,大竹北互通、馬西路等項目順利建成,省交通運輸廳“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的21個交通項目全部啟動,鐵路建設經驗獲省發改委通報表揚。南城大道、體育大道北二段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車,11條微循環道路優化提升,城市北環線、高鐵大道等項目開工建設,城區雨污分流主管網基本建成,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民生項目惠及千家萬戶。村鎮全域供水建設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90%,引水入竹工程高效運行,土地灘水庫即將蓄水,加速推進水源補充與管網改造,解決52個行政村用水難題,城鄉供水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
福祉增進:
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大竹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超70%財力投向民生領域,扎實辦好十大民生實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
就業與社會保障堅實有力。“亞緹織造”創業項目獲第五屆“天府杯”創業大賽一等獎,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獲省委、省政府通報表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保參保率達98%,建成“中央廚房+助餐點”老年服務網絡,成功申報四川省2025年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點,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
教育醫療事業穩步提升。高質量召開全縣教育大會,實施“大竹中學三年提升行動”與“竹鄉名校領航計劃”,大竹中學特控線上線率全市第一,本科及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創歷史新高。縣域緊密型醫共體“雙五大中心”“十大管理中心”和“五大資源共享中心”建設完成,北城醫養基地、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加快推進,6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鄉鎮衛生院創建全省基層臨床特色科室,群眾“看病難、上學難”問題持續緩解。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深化生態環境保護“四五”大會戰,全縣空氣質量優良率超85%,6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可控,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綠色大竹”底色更加鮮明。
風好正是揚帆時,策馬揚鞭再奮蹄。當前,大竹縣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錨定“十五五”發展目標,持續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在重塑大縣榮光、建設美好竹鄉的新征程上奮勇前行,努力為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大竹力量”。(曹芮銘)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信息公開入口 達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蜀ICP備05031156號 川公網安備 51170202000231號主管: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