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達州園區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行動號角吹響,通川區錨定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核心目標,以通川經開區為核心戰場縱深推進“筑巢、引鳳、護航”三大戰略舉措。如今,這片產業沃土已從傳統農產品加工集聚區,躍升為工業總產值超321億元、占全區工業比重92%的現代化產業高地,在智慧中醫藥、智能制造、農產品加工三大領域多點突破,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智慧中醫藥領域,通川經開區九州通川東北智慧煎藥中心的智能化場景頗具代表性。工作人員通過智能系統接收各醫院處方,全自動設備精準完成調配、煎煮、包裝全流程,藥品最終通過物流直達患者手中。作為通川區重點招商引資成果,該中心以“互聯網+智慧中醫藥醫共體”模式,助力醫療機構落地緊密型醫共體政策,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診、上下聯動”分級診療體系,破解“中藥保管難、藥房占地大、百姓取藥不便”等痛點,實現患者“看病、繳費、免費配送、全程追溯”一體化服務。“讓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是我們項目的核心目標。”達州九州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錄奎表示。
智能制造賽道上,通川經開區同樣搶占先機。全市首家氫能鏈主企業聚智(達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內,小型化氫能混合動力系統生產線已進入最后調試階段。“我們的核心技術處于全球前沿水平。”公司副廠長熊樹泉介紹,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元,建成后將形成20萬套動力系統、3萬輛整車的產能規模,助力通川牢牢占據氫能產業發展制高點。
作為傳統優勢產業,農產品加工領域的智能化升級同樣亮眼。達州禾豐二期項目現場,總投資5000萬元的智能化生產線已基本完成調試,專注于高原牦牛精料補充料等創新產品研發生產,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今年公司整體經營完成率已超60%,較去年同期增長21%。”達州禾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茍忠劍透露,項目建成后,企業兩期總年產值預計達25億元,年繳稅收1500萬元,將為通川打造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百億級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通川經開區已集聚企業37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62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專精特新”企業6家,先后獲評“國家級品牌建設示范區”“省級綠色園區”,躋身全國制造業區域品牌30強。
“我們將持續落實園區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行動方案,扛實主城擔當。”通川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陳超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加快項目推進、增強服務效能,深化“進千企、解萬難、促發展”活動,強化水電氣熱等要素保障,推動更多服務事項納入“一站式”幫辦,讓企業發展更舒心,奮力書寫主城工業振興新篇章。(魏磊 鄭俊 孫嬋)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信息公開入口 達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蜀ICP備05031156號 川公網安備 51170202000231號主管: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51170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