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路修好了,我們半小時就能進城,糧食、水果都能賣個好價錢!”近日,站在新修的通鄉公路上,開江縣新寧鎮袁家坪村村民張前配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條連接新寧、永興兩鎮,全長14公里的道路于今年6月竣工,不僅解決了兩地8000余名群眾“出行難”,更打通了農產品外銷“快捷通道”,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這是開江縣以黨建為引領,深耕農村公路建設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縣將農村公路建設作為鄉村振興關鍵抓手,推動黨建工作與道路建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讓昔日崎嶇山道蛻變為“暢安舒美”的致富路。
聚焦群眾需求,黨建領航破難題。針對袁家坪村道路制約發展這一“攔路虎”問題,當地黨委政府主動對接縣交通運輸局爭取項目資金,于2024年3月啟動道路建設,歷時15個月實現竣工通車。“這條路打通了村里的經濟‘大動脈’,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袁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張繼銘說。
探索“交通+產業”,激活鄉村新動能。在任市鎮,自2023年起便以鄉村振興為導向,用25公里美麗鄉村路串聯產業環線,帶動10個特色種養殖基地、5個示范點位落地發展,催生“農業+旅游”新業態。
“道路通暢讓珍珠、小龍蝦運輸更便捷,物流成本降低,產品能賣到更遠的地方。”開江民生漁業責任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吳賢政算了一筆“增收賬”。目前,任市鎮正立足萬達開區域次級交通樞紐“橋頭堡”定位,打造“一鐵路、兩高速、一環線、多支干”現代化交通體系,為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開江縣已建成農村道路2270公里,其中縣道417公里、鄉道749公里、村道1104公里。一張覆蓋廣泛、便捷高效的農村交通網,正通過“以路聯景、以路興產、以路富民”的疊加效應,讓鄉村振興畫卷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徐徐展開。(洪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