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關鍵小事”,更是城市更新的“民生答卷”。今年以來,達川區以“補短板、惠民生”為核心,全力推進149個老舊小區改造,目前工程有序推進,昔日“老破小”正逐步蛻變為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的宜居家園,惠及居民1.7萬戶。
在達川區三里坪街道四合社區鑫源?四季花城小區,施工人員趁著晴好天氣,加緊推進庭院路沿石安砌、雨污管網溝槽開挖等作業。這個建成超20年的小區,基礎設施老化困擾居民多年,經過3個多月改造,新面貌已初步顯現。“線路規劃了,安全隱患排除了,環境整潔美觀了,還增加了活動場地,生活在這里更舒適了。”小區居民何治芬笑著說。
鑫源·四季花城小區的改造,是達川區四合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一期)的15個點位之一。該項目圍繞建筑、景觀、電氣、給排水四大類推進,涵蓋樓道翻新、雨污分流、消防設施更新、地面硬化黑化及景觀綠化等內容。“目前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樓道修繕、雨污管網改造均已完工,室外消防整治完成95%,廣場磚鋪貼完成90%,庭院景觀和園林綠化完成75%,計劃9月底全面竣工。”中恒建輝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羅華介紹。
同時,達川區翠屏街道南壩片區的老舊小區已提前“換新”。該片區改造項目(一期)涉及6個始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小區,改造內容包括雨污管網升級、地面鋪貼、道路改造及休閑健身設施增設,已于今年8月底完工。
“我們小區有50年歷史,是以前紡織廠的宿舍樓,過去污水橫流、雨天積水。現在貼了地磚、重修了污水管道,出行和生活都方便多了。”南壩社區居民黎達感慨道。
據了解,在危舊房改造過程中,達川區始終堅持“問需于民、問效于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內外兼修”模式推進,既扮靚小區“面子”,也做實居住“里子”。通過實施樓道翻新、道路院壩修繕、安防照明優化、雨污管網改造、消防設施增設、公共空間打造及停車位梳理等工程,全方位升級居住環境,助力居民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
據悉,今年達川區分兩批次啟動10個片區、149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住宅樓366棟、建筑面積168.27萬平方米。“后續我們會進一步加強項目統籌協調和要素保障,督促施工單位優化工序、加快進度,同時強化質量和安全管理,確保首批次5個片區80個老舊小區9月底前全部完工,剩余5個片區69個老舊小區年底前完成總工程量的40%。”達川區代建中心副主任李鋒表示。(唐明學 張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