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秋冬播種關鍵時節,達州各地搶抓農時,全面開展油菜、小麥等作物播種。新技術的深度應用與新模式的廣泛推廣,為糧油豐產、農民增收筑牢根基,繪就出秋日田野上的“希望圖景”。
在萬源市黃鐘鎮冉家壩村,連片農田間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有條不紊地推進整地、育苗、施肥等油菜播種環節。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開展技術指導,將關鍵種植技術送到農戶手中。“今年我栽了五六畝油菜,農技部門給我們提供了優質品種和種植技術,出苗率大大提高,為來年豐收打下了好的基礎。”村民冉啟宣說。
“我們重點推廣油菜適時早播、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等關鍵技術,預計畝產可達200公斤以上,較傳統種植增產10%。”萬源市黃鐘鎮農業中心農技專家周玉坤介紹道。該鎮以“黨建引領、支部帶頭、黨員示范”統籌推進種植工作,目前全鎮1萬多畝油菜已完成3000余畝播種,力爭11月中旬全面收官。與此同時,萬源市積極推廣“糧油輪作”模式,推動“冬閑田”向“增收田”轉變,并探索“賞花+”農旅融合新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科技賦能讓秋冬播種跑出“加速度”。在達州東部經開區麻柳鎮,植保無人機成為小麥播種的“新主力”,裝載種子、設定路線、一鍵起飛后,便在高標準農田上空精準作業,大幅提升了播種效率與均勻度。“以前一家一戶播種要半個月,現在用無人機一天就能播完,并且播撒均勻,出芽率更高,成熟期也一致,方便成片收割。”當地一合作社負責人范美君細數機械化播種帶來的好處。
據悉,今年麻柳鎮計劃種植冬小麥5000畝,當地通過“技術指導+社會化服務”模式破解農戶科技應用難題。“全程機械化播種,農技人員全程指導選種、精準施肥與病蟲害統防統治,全力護航豐產增收。”麻柳鎮黨委副書記楊成表示。(魏磊 陳緯 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