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2019年,達州市人民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四川省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監管工作年度考核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進一步深化公開內容,拓展公開渠道,完善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一)加強信息主動公開。2019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67000余條,其中:通過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149200余條,通過政務微博公開信息66300余條,通過政務微信公開信息28500余條,通過其他方式公開信息23000余條。
(二)規范辦理依申請公開。進一步規范依申請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接收、登記、辦理、答復等流程,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2019年,全市總共受理依申請公開123件,2018年結轉2019年辦理1件。辦結122件,結轉2020年繼續辦理2件。因依申請公開引起行政復議17件,引起行政訴訟11件。
(三)強化政府信息管理。嚴格落實保密主體責任,按照“先審查、后公開”和“一事一審”要求做好保密審查。堅持每日值班讀網機制,并綜合運用網站信息內容技術監測手段,建立錯別字和關鍵字庫、依托機器掃描技術,對信息進行動態監測,有效保障政府信息公開的安全性和時效性,確保發布的信息表述規范、內容準確,無失密泄密事件發生。
(四)完善公開平臺建設。一是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將全市31個政府網站和495個政務新媒體納入日常監管。按時辦理“政府網站找錯”平臺網民留言50件。建立達州市政府網站清理臺賬,清理規范全市80個政府網站域名,為市級31個部門網站統一分配了市政府門戶網站的二級域名。二是加強市長熱線(信箱)辦理。市長熱線受理市民有效來電17950件,接收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轉辦件7件,接收四川省12345政務服務熱線轉辦件495件,回復率100%。市長信箱受理市民有效來信2804件,回復率100%。收集433條“群眾最不滿意的十件事”建立臺賬。編發《市長熱線工作簡報》三期,對部門辦理情況公開通報。
(五)夯實監督保障機制。一是將政務公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納入年度政務公開目標績效考核,考核分值為2分。二是全年開展4次政府網站普查、3次政務新媒體普查,對檢查不合格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進行通報,限期整改。三是編制、發布《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初步形成市、縣、鄉三級差異化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四是開展“政務信息應公開不公開”專項整治工作,切實整治“政務信息應公開不公開、企業查詢政策難”問題。五是加強業務培訓。組織有關縣(市、區)和市級部門工作人員參加省公務員培訓中心舉辦的政務公開與網絡理政專題培訓班,舉辦了全市政務公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專題業務培訓。六是加強監督檢查。多次到各縣(市、區)和市級有關部門指導、督促、檢查政務公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工作,不定期暗訪檢查鄉鎮政務公開欄建設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規章 | 2 | 2 | 3 |
規范性文件 | 102 | 102 | 1532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556 | 8 | 1365621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1423 | 117 | 6056762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9046 | -387 | 83774 |
行政強制 | 360 | 1 | 3920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40 | 0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政府集中采購 | 1917 | 220274.69萬元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19 |
|
| 1 | 2 | 1 | 123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 |
|
|
|
|
| 1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59 |
|
| 1 |
|
| 60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14 |
|
|
|
| 1 | 15 | ||
(三)不予 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2 |
|
|
|
|
| 2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1 |
|
|
|
|
| 1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
|
|
|
|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
|
|
|
|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1 |
|
|
|
|
| 1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
|
|
|
|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1 |
|
|
|
|
| 1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3 |
|
|
|
|
| 3 | ||
(四)無法 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28 |
|
|
| 2 |
| 30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 |
|
|
|
|
| 1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2 |
|
|
|
|
| 2 | ||
(五)不予 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1 |
|
|
|
|
| 1 | |
2.重復申請 | 1 |
|
|
|
|
| 1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
|
|
|
|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
|
|
|
|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
|
|
|
|
|
| ||
(六)其他處理 | 4 |
|
|
|
|
| 4 | ||
(七)總計 | 118 |
|
| 1 | 2 | 1 | 122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2 |
|
|
|
|
| 2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3 | 7 | 7 | 0 | 17 | 1 | 2 | 0 | 3 | 6 | 4 | 1 | 0 | 0 | 5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19年,我市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進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主動公開內容不夠深入,依申請公開辦理有待規范,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工作有待提高,公開力量保障不足等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改進。一是深入推進政府信息主動公開。進一步抓好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細化落實,深入推進“五公開”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內容、拓展政務公開方式。二是規范辦理依申請公開。進一步加強依申請公開的受理、審核、辦理、答復、郵寄歸檔等環節,確保工作規范。三是加強對全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的普查,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切實消除“僵尸”、“睡眠”等現象,不斷完善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進一步豐富內容,提升質量。四是加大政務公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工作培訓力度,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水平。督促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工作保障力量,鼓勵有條件的部門設立政務公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開展政務公開工作。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