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系列新成效、新進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提升法治建設質效。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始終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在重要突出位置,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市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引領各級行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學法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二是抓緊首要職責。切實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定期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匯報,研究解決仲裁委員會組建、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國家工作人員旁聽人民法院庭審、達州楓橋學院建設等法治領域重大問題。將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作為年度述職重要內容,以述法促履職,市縣述法工作實現全覆蓋。三是全程跟蹤問效。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中期評估和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督導解決法治建設具體問題43個。全覆蓋推行“法治賬圖”,制作法治導圖2.1萬余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開江縣“智慧法律服務平臺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獲評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二)凸顯良法善治作用。一是地方立法引領推動保障愈發顯著。制定《達州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規章程序規定》,進一步規范政府立法程序。推動出臺《達州市農貿市場管理條例》《達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達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達州市違法建設治理辦法》進行后評估。二是行政規范性文件監管持續強化。修訂《達州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編制《達州市合法性審查要點指南(民生保障類)》。全年經合法性審查制定市政府規范性文件11件,對28件縣級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1件市級部門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審查;對27件行政規范性文件實施情況進行后評估;清理市政府規范性文件65件,清理市級部門規范性文件32件。三是行政決策法治保障更加充分。修訂《達州市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規定》,對市政府156件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進行合法性審查,對26件重大決策實施情況進行后評估。全面完成市黨政法律顧問團換屆,加速推行公職律師制度,市、縣兩級公職律師納入黨政法律顧問團統籌調配使用。
(三)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一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嚴格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審批“0011”集成改革。辦理各類跨省事項3萬余件,實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保、民政、交通等100余個高頻事項“掌上辦”,承接落實“川渝通辦”事項311項,新增萬達開特色通辦事項31項。二是縱深推進招投標治理。建立完善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招標人責任終身追究、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監督問責等機制,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監管平臺和信用信息平臺。通過熔斷機制暫停發布中標結果公告或暫停簽訂中標合同11個,對涉嫌圍串標的30個項目參與市場主體給予行政處罰和誠信懲治。深化公共資源交易“1+2+3”監管體系改革,做法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三是多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建立行政執法分類檢查事項目錄制度,強化包容審慎柔性監管。全市辦理首違免于、不予處罰案件162件、免罰270.7萬元,非強制性手段執法占比同比上升60%。開展涉企行政執法案件專項評查,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9個。落實助企紓困系列政策,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為企業減稅降費17.1億元,出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21條”,民營經濟發展綜合評價全省第一。
(四)規范行政權力運行。一是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開展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深化行動,細化縣級派駐鄉鎮機構管理措施,執法工作納入鄉鎮統一調度管理,建立健全縣鄉綜合執法協調配合機制,做實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與重慶市萬州區、開州區建立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生態環境領域跨區域執法協作機制,推動“萬達開”跨區域執法一體化協同發展。二是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常態化開展“春雷行動”“鐵拳行動”等專項行政執法行動,強化涉民生重點領域執法。扎實開展人民群眾最不滿意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承諾整改活動,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全市查核處理問題線索370條,教育處理202人次。開展行政執法評議,評查行政執法案卷1661卷。三是積極發揮監督作用。深化政務公開,推進財會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依法接受司法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91件、政協委員提案552件,辦結率滿意率均達100%;全市共發生行政訴訟案件418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98%;辦理司法建議219件、檢察建議163件,按期辦復率100%。
(五)構建社會法治良序。一是提升行政復議案件辦理質量。在全省率先出臺國家工作人員旁聽人民法院庭審辦法,高規格召開府院聯席會議,開展行政復議質量提升年活動。全市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417件,行政復議后再訴率低至7.39%,1件行政復議案件被省委政法委評為“五年百佳案例”,1件行政復議案件被司法廳選為全省指導案例。二是提升普法與依法治理質效。在全省率先出臺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實施辦法和指標、率先舉行履職評議活動、率先建立《法律明白人履職事項指導清單》,成功創建省級“法律明白人”實踐工作站27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個、全國“民主法治村(社區)”3個,入選全省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試點市,并代表四川省參選首批“全國守法普法市(縣、區)”示范地區。三是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專項活動,創新組建達州楓橋學院,授牌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商事調解中心達州分中心,在接邊鄉鎮建成56個邊界聯調中心,在全省率先實現邊界聯調全覆蓋,建立的“335”邊界聯調機制被全省推廣。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二、存在問題
2023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設雖取得新成效、新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短板。一是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推進不平衡,基層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鄉鎮(街道)不會執法、不愿執法、不敢執法的問題還需進一步解決;三是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還有差距,“放管服”改革還不夠徹底。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鞏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推進市停車管理、電動自行車管理、摩托車管理立法,修訂《達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深入開展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
(二)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規范行政審批服務,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協同推進川渝政務服務一體化,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強化監管執法協同聯動。
(三)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推進市縣鄉三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大力提升行政執法水平。
(四)縱深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結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進一步完善行政復議相關配套制度,全力推進行政復議與信訪銜接全國試點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楓橋學院作用,推進仲裁委員會實質化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