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市農議函〔2024〕89號
欒道云代表:
你在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更好的規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建議》(第340號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函告如下:
關于你提出的2023年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時很多排灌渠都是土渠、生產便道都為泥結碎石路,更多為土路,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政策文件要求。2023年,我省出臺了《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規范》(DB51/T3062-2023),明確要求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要堅持綠色生態原則,田間道路路面材質,采取泥結石、碎石路面、素土路面,在坡度較大、連續彎道的山路或易受暴雨沖刷的區域,可采用混凝土路面。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因地制宜設計,減少田間硬化工程設施。二是投資標準限制。達州市是典型的丘陵山區,自然條件差,建設難度大。經過多年建設,條件好的區域已經基本建完,近年項目選址多位于丘陵、山區,土石方開挖量大、運輸成本高、二次搬運多等因素導致建設成本居高不下,現有畝均3000元投資標準遠遠不足。各地充分利用有限資金,盡可能增加改造面積,采取硬化路面與非硬化路面相結合的設計方式,因地制宜開展田間道路建設。
針對你提出對一些坡地、坡田的生產便道的設計應硬化,渠道應用水泥塊進行砌筑的建議,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改善:一是進一步優化規劃設計。規劃設計前,深入實地踏勘,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對群眾農業生產影響較大、易受暴雨沖刷的道路,優先采取混凝土路面,方便農業生產。二是逐步提高投資標準。積極向上級呼吁提高農田建設補助標準,鼓勵地方通過發行債券、融資貸款、統籌土地出讓收入等加大資金配套力度,提高投資標準。三是爭取涉農項目支持。鄉鎮村社可以爭取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機化項目等涉農資金,對土路、泥結路、碎石路面進行硬化,也可通過引進業主發展產業,投入資金改造道路設施,提高通行能力。
最后,再次感謝你對農業農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達州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