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市農案函〔2024〕 號
黃斌委員:
你在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端牢中國飯碗的建議》(第327 號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函告如下:
關于“建章立制,激活利用閑置土地”的建議
一是嚴格落實各項惠民惠農政策。2023年落實到位強農惠農補貼資金8.5億元,出臺《關于構建撂荒耕地整治長效機制推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八條措施》《達州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十六條措施》,實行撂荒耕地整治獎補、規模經營種植獎補、農機購置累加補貼等惠農政策。2013年以來,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國家出臺了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當中晚秈稻收購價格低于國家最低收購價時,國有糧食企業將積極入市收購農民糧食,確保種糧賣的出,保護種糧農民收益。
二是發展適度規模。全市通過扎實推進農村土地規范流轉,農業發展資金向規模經營流轉大戶傾斜,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流轉土地發展產業,土地單位面積收益大大增加,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益;加強土地流轉中存在的風險防范,降低農戶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承擔的風險,促進土地流轉后的規模經營,農民不僅可以從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中獲得收益,而且還通過為承包者服務、外出務工或自主經商來增加收入。通過完善市場主體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流轉土地穩定經營。采取“龍頭企業 產業基地 專業合作社 家庭農場”的聯合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托管、代養等形式,使市場主體與農戶形成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帶動農戶增收。2023年,單個經營主體規模經營面積(30畝以上)161.89萬畝,規模流轉率達24.01%。
關于“合理規劃,發展生態高效益特色產業”的建議
根據各地資源稟賦,我局積極指導各縣(市、區)發展適度規模的特色產業,通川區重點發展磐石草莓、青脆李、蒲家藍莓等;達川區重點發展達川烏梅、雙廟蔬菜、晚熟柑橘、苧麻等;萬源市重點發展舊院黑雞、萬源富硒茶、萬源馬鈴薯、萼貝等;宣漢縣重點發展蜀宣花牛、廟安脆李、中藥材等;大竹重點發展糯稻、白茶、香椿等;渠縣重點發展晚熟柑橘、蜂糖李、黃花等;開江重點發展小龍蝦、大閘蟹、麻鴨等。各地均做到產業結構分布科學,不搞特大規模連片發展,有力提升了產業抗風險能力和鄉村產業發展能級。
三、關于“加強培育,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建議
一是通過補貼政策或項目支持助推經營主體壯大。實施惠民惠農政策補貼發放和政策激勵,有效降低規模經營主體的種糧成本,提高種糧收益,調動種糧主體種糧積極性。截止目前,共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農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五大主體等糧油新型經營主體2697家,種糧主體高質高效示范種植33.21萬畝。給予項目支持,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單產提升行動項目,2023年中央下達資金1669萬元,支持糧油類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創新組織方式、集成種植模式,實施糧油單產提升行動,充分挖掘地種水肥藥機各要素、耕種管收各環節的增產潛力,培育一批糧油規模種植能手和高產典型。實施生產設施條件改善項目,2023年中央下達資金3880萬元,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聚焦設施蔬菜、農機服務等,改善生產設施條件,應用先進適用技術,發展生態低碳農業,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保障“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安全。
二是強化人才引進。深入推進“能人治村”,選優配強村“兩委”干部,選派20名市直部門“85后”科長到鄉村振興任務重的鄉鎮擔任“一把手”,調任9名碩博人才充實到鄉鎮一線。大力回引培養本鄉本村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參與集體經濟發展;聚焦鄉村規劃師、田秀才、經理人、農民工、農場主、農機手、新鄉賢等7類群體開展“鄉村人才回引工程”,吸引5000余名有家鄉情懷的社會賢達參與鄉村產業項目建設。
最后,再次感謝你對農業農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達州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8月13日
(聯系人:農經科 劉晨晨,0818-3091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