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高新區管委會,達州東部經開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國辦發〔2024〕54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25〕18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確認并公告行政檢查主體。實施行政檢查的主體必須具備法定資格。行政檢查主體包括具有行政執法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依法接受委托實施行政檢查的組織。嚴禁不具備行政檢查主體資格的組織實施行政檢查,嚴禁超范圍實施行政檢查。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應于每年4月底前對本級行政檢查主體資格進行確認并向社會公告。鄉鎮、街道等行政檢查主體資格由所屬縣級司法行政部門確認并公告。
二、定期清理公布行政檢查事項。各級行政檢查主體應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以及行政權力清單和行政檢查實施情況,于每年5月底前清理本領域現有行政檢查事項,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后,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和涉企行政檢查公示專欄向社會公布。未經公布的行政檢查事項,一律不得實施。各級行政檢查主體要根據公布的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同步調整已公布的分類檢查事項目錄。分類檢查事項目錄是年度檢查和專項檢查計劃制定的依據。根據行業風險等級、違法行為發生后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等標準,劃分一般檢查事項和重點檢查事項;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監管對象的信用等級、投訴舉報、違法違規記錄等情況,結合日常監管需要,劃定一般檢查對象、重點檢查對象。
三、實行行政檢查計劃管理。各級行政檢查主體要根據日常監督管理工作需要,結合分類檢查事項目錄和檢查對象綜合評價結果制定年度檢查計劃,于每年2月底前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和涉企行政檢查公示專欄向社會公布,并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鄉鎮、街道的行政檢查計劃應當報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后公布實施。各級行政檢查主體可對某一地區、領域的突出問題制定專項檢查計劃,除上級部署的檢查事項外,專項檢查計劃須報本級人民政府或實行垂管的上一級主管部門批準,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后,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和涉企行政檢查公示專欄向社會公布實施;鄉鎮、街道原則上不得部署開展專項檢查,確有必要的需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并按規定備案和公布。檢查計劃應當明確檢查時間、事項、方式、比例和頻次等內容。
四、嚴格執行檢查頻次和檢查標準。各級行政檢查主體應嚴格落實上級主管部門關于本系統對同一企業實施行政檢查的年度頻次上限要求,因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數據監測和企業申請等開展的行政檢查,可以不受頻次上限限制,但不得明顯超過合理頻次;能夠與年度檢查、專項檢查任務合并實施的,應當合并實施,杜絕不同層級檢查主體對同一企業實施重復檢查、多頭檢查。要嚴格執行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本領域統一檢查標準,對有明確一致檢查標準的,可形成一張綜合檢查表單的簡單事項,實施“一表通查”。不同領域行政檢查標準相互沖突的,有關主管部門要按照規定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協調。
五、規范現場檢查行為。現場檢查實施前,要制定檢查方案并經行政執法主體負責人批準。情況緊急、需要當場實施的,要及時報告并補辦手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現場檢查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和檢查通知書。執法人員應當告知檢查對象有關權利義務,聽取檢查對象意見,記錄現場詢問和檢查情況。實施現場檢查,不得妨礙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非必要不得約見企業主要負責人或者要求企業負責人出面接待陪同。不得以觀摩、督導、考察等名義行檢查之實,切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
六、大力推行“綜合查一次”。對對象相同、內容相關、時段相近的檢查計劃,應當統籌整合,切實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各級行政檢查主體須按照同一行政執法主體對同一檢查對象實施多項檢查,應當合并一次進行的要求,制定年度檢查計劃和專項檢查計劃。各級司法行政部門要根據各部門(單位)報備的檢查計劃,對不同行政執法主體對同一檢查對象在相近時段內實施檢查的,按照“誰主管誰牽頭” “誰為主誰牽頭” “上級優先牽頭”等原則提出開展聯合檢查的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審定后實施。能合并實施的,不得重復檢查;能聯合實施的,不得多頭檢查;能通過非現場檢查方式開展的,不得實施現場檢查。
七、規范行政檢查結果應用。各級行政檢查主體應根據行政檢查的不同情況,及時告知檢查對象檢查結果。發現違法行為需要立即制止或者責令改正的,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責令改正。發現違法行為需要采取登記保存、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的,應當嚴格依法按程序實施。發現違法行為需要實施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進行處罰。發現違法行為輕微可依法采用提醒、告知、勸阻等方式處理的,要按照包容審慎原則不罰或者免罰。發現本單位對違法行為不具有管轄權的,要依法移送有管轄權的行政執法主體;對涉嫌犯罪的,要嚴格按照《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辦理。
八、推行“天府入企碼”應用。嚴格落實國家關于“掃碼入企”規定要求,加快推行“天府入企碼”。各級行政檢查主體在開展行政檢查前,須按程序申請“天府入企碼”;執法人員進入檢查對象生產經營場所開展現場檢查時,應當主動出示入企碼接受監督;檢查對象遵循自愿原則,掃碼核驗檢查信息、評價檢查情況、提出服務需求、進行投訴舉報;各級司法行政部門通過“天府入企碼”高頻次預警、投訴舉報預警、否定性評價預警、監督數據分析等功能,對行政檢查行為進行全程監督。
九、強化行政檢查監督評估。各級行政檢查主體應當按照上級主管部門關于本領域行政檢查實施情況評估標準,開展質效評估,促進行政檢查提質增效。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通過預警監測、統計分析、案卷評查、案例指導、制發“三書一函”等方式,及時發現并糾正檢查頻次過高、檢查方式不規范、檢查結果不透明等問題。
各地各部門(單位)要加強對規范行政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檢查計劃,合理確定檢查方式,既要防止檢查過多和執法擾企,又要保證必要的檢查有效開展,確保執法監管到位。對違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涉企行政檢查“五個嚴禁” “八個不得”和省市關于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要求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7月18日